在隆隆的机翼声中,年轻的美国人从加州海岸被运往金兰湾,他们像植物的种子一样撒在越南的丛林中、沼泽间和大山上。美式战斗直升机一次次地俯冲又拉起,火光迸射处是绚烂的血花与痉挛的肉体。与之相伴的是恢宏的瓦格纳的交响乐。这是电影《现代启示录》中的一幕经典场景,影片中的交响音乐出自音乐巨匠瓦格纳的歌剧代表作———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下称《指环》)。记者提前获悉,今年9月16日起,德国科隆剧院原班人马将带着全新制作的歌剧《指环》在上海大剧院进行2轮共8场演出。
如果说歌剧是古典艺术的王冠,那么,瓦格纳的《指环》则是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因此,该剧也被音乐界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歌剧”。《指环》的到来,世博期间的上海舞台将迎来一场重量级的文化盛宴。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分4部分,序幕的《莱茵河黄金》、首部的《女武神》、续集的《瑟菲烈》和结局篇《神类的黄昏》。歌剧《指环》是空前绝后的大手笔,其规模巨大,需要4个晚上才能演完,而且必须有特殊的超大型剧院才能容纳其规模庞大的舞美和演员。
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出现的交响乐,出自《女武神》第三幕中的一段《女武神的飞行》,这也是《指环》中最著名的乐曲。乐曲表现了女武神们骑着带翅膀的骏马在云霄之间驰骋,她们的武器在闪电中闪烁,她们怪异的谈笑、呼喊声与雷鸣声混成了一片……在这段乐曲中,瓦格纳充分发挥了以长号、小号为主的铜管乐器的音色,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宇宙空间的感觉。这段音乐也是最能体现瓦格纳音乐风格的作品之一。
《指环》问世后的130多年间,不断有新的版本问世。尽管它制作难、演出难、指挥难,却是当今日渐式微的西方歌剧的救命灵丹。这些年,《指环》更是在世界各大歌剧院争相上演。某种程度上,完整演出四联剧《指环》,在乐迷心中几乎成了一座剧院甚至都市文化级别的象征。因此,此次来沪的德国科隆歌剧院版本的《指环》目前尚在排练中,今年6月才将在德国首演,但上海主办方已经决定将它引进。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告诉记者:“此次《指环》能来沪演出,是因为上海世博会的机缘。科隆市政府希望在世博期间向全世界推广这一德国文化的代表作。”
相关链接
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指环》的剧情,最早见于1200年前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瓦格纳在整理《尼伯龙根之歌》后,决定将其改编成歌剧剧本。然而,此举招来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庞大的剧本,根本无法配成音乐、写成歌剧。但瓦格纳痛下决心,陪上他人生中最黄金的岁月,去完成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
瓦格纳根据歌剧剧情的需要,亲自操刀创作剧本,最终形成了比原著更生动、更戏剧化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来推进剧情的发展,并创作了200多个旋律主题来贯穿全剧。
为《指环》,瓦格纳耗费了整整20年,剧中设置的一些场景超越了当时剧院硬件设备的技术极限。为了艺术的完整体现,他筹措着要为《指环》度身打造一个剧场。幸运的是,当时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是瓦格纳的“粉丝”,在国王的支持下,《指环》有了自己的专用剧场———拜罗伊特节庆剧院。剧院将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13日,《指环》在拜罗伊特节庆剧院首演,分4天上演,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这部旷世巨作连演3周,就此征服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