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访 ;>>正文

柳云龙:关心“商业”,更重“立意”

image

  柳云龙

  这世上,有人习惯被生活选择,然后按既定的轨迹走下去。有人喜欢主动选择生活,然后朝着未知走下去。
  
  柳云龙应该属于后者。
  
  当演员最“好”的年龄,他离开下海经商去了;当歌手最“红”的时候,他也离开了,重新回来当演员,顺带当起了导演。不停地选择,不停地告别,便有了《暗算》的出炉。
  
  也正是这部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暗算》,让观众熟悉并记住了他的名字。然后,又对他的下一部作品充满了期待。
  
  《暗算》之后,由柳云龙自导自演的《血色迷雾》已经制作完毕,将在2008年贺岁之际推出。不久前来沪宣传其主演电视剧《功勋》的柳云龙,把更多的热情倾注在《血色迷雾》。
  
  对演员柳云龙来说,他有很多作品;对导演柳云龙来说还不算多。
  
  “我的座右铭就是向上向前看。”柳云龙如是说。
  
  一个“向上向前看”的人是不会满足于过去的成绩的。《血色迷雾》之前,《暗算》带给柳云龙的除了喜悦,还有烦恼:“很多时候,我自己都很想翻过《暗算》这一页,可是观众和媒体就是不许,这两年我脑门上都快被贴上‘暗算’的标签了,为此我高兴又沮丧。”
  
  沮丧之外,还有对新作品的一点焦虑。“《暗算》成功后,做其他作品有点害怕,也很谨慎。大家对你的期待值那么高,就更要把准备工作做足。”
  
  终于,新作品《血色迷雾》将正式登场。与《暗算》的反特题材不同,《血色迷雾》走的是悬疑剧路线,寻宝和抗日成为该剧的关键词。自嘲“王婆卖瓜”的柳云龙说:“我对《血色迷雾》很有信心。它几乎具备了电视剧的一切商业元素如枪战、武打、暗杀、尔虞我诈等等。观众将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柳云龙也强调,《血色迷雾》不只是“有意思”,而且还很“有意义”。“故事的主人公是上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一个‘自由职业者’,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人中的普通一员,不归属任何党派。正因为如此,他的抗日事业显得更加可贵。”
  
  柳云龙直言:“我不希望我们的电视剧只有打打杀杀的热闹。电视剧应该传递一些主流价值观,能让人看完之后产生敬意。不能全都跟偶像剧一样,哭过笑过就完了。通过电视剧向观众传递积极的主流思想,是这个行业里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保证思想立意的作品,在现实中就有可能“错过”商业利润,甚至赔本。“有人问过我,如果明知是赔本的买卖,你还会做吗?我说,我宁愿赔本。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我有多崇高,只是对自己的要求罢了。或者说是荣誉感。我们做这个职业需要这种荣誉感。”渴望荣誉,追求完美
  
  荣誉感,和小时候他在父亲抽屉里发现的“秘密”有很大的关联。
  
  “那会儿,我父亲房间里有一个老式的写字桌。这个写字桌有一个抽屉是上锁的。我那时小,对大人不让看的东西反而特别好奇。我就常常想,这抽屉里放的是什么东西?怎么才能打开这个抽屉?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把旁边的一个抽屉拿出来放到桌上,再把手从旁边的这个洞伸进去。”
  
  有一天,趁家里没人,柳云龙的这个“预谋”成功实施了。
  
  “我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红色丝绒面上写着‘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再掏,又拿出一个本子,红色塑料皮的。就这样大概掏出了20多个本子。我还真有点失望:就这些东西!可是在把它们放回去时,我想:我上学怎么从来也没得过奖状啊?我要是能像爸爸一样该多好啊!”
  
  抽屉里的“秘密”,后来一直影响着柳云龙,而父亲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也同样传染给了柳云龙。
  
  柳云龙从来不否认自己苛求完美。“我是一个特别理想化的人。拍《暗算》,可能对其他导演来讲,墙面上的年代感差不多就行了,但我总觉得达不到想要的感觉,就自己拿着小喷壶一点点喷,很累。”
  
  诚然,一部作品能否成功,细节很关键。但追求细节,一则累,二来工作中难免显得有点“难弄”。“我是一个比较拗的人,我希望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要做一个好的制片人和导演就得坚持,坚持,再坚持。拍摄的过程就是不断遇到困难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困难克服了,作品也就完成了。”
  
  “必然”演员,“偶然”导演
  
  柳云龙的演员之路开始得很顺利。高中毕业后,他以整体气质分满分的成绩通过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入学考试。然而,属于柳云龙的星光大道并未就此展开。1993年,柳云龙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面临大部分年轻演员都会碰到的共同问题。“当时话剧舞台给年轻人的机会很少,我又不习惯拿着自己的简历到处找戏拍。”带着几分傲气,柳云龙选择了辞职,南下做生意。期间,凭借良好的嗓音条件又当了歌手,一首《总想留住爱过的人》获当年十大金曲奖。
  
  “那是一段游戏的时光,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以唱歌为职业。歌手的经历我没有过,这就像体验生活一般。很快,我的生活又回到原来的轨迹。当广州一位名制作人准备全力打造我的时候,我回北京了,去拍吴天明导演的电影《非常爱情》。”
  
  这一段与表演的离别,让他明白了自己无法割舍的是什么。“让我割舍不掉的,是一种精神领域的东西。那种感觉,就是你演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觉得,哇,我居然还能演这样一个人。就像《公安局长》里我看到钟六一死的时候,真的是流下了眼泪,自己演的角色能让自己感动,就是做演员的精神动力。”
  
  当演员是柳云龙内心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而当导演就纯粹是柳云龙的“无心插柳”之举了。“《暗算》是我自己的公司投拍的,从改编剧本,到选景、选演员、搭建制作班底等,我都亲自参与。后来真的做起《暗算》的导演,发现自己的想法、理念等都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施展,这更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
  
  现在,“导演”柳云龙除了《暗算》《血色迷雾》外,又着手投入根据大仲马小说《基督山伯爵》改编的电视剧《神秘的人》的工作。
  
  多重角色,乐在其中
  
  《神秘的人》是柳云龙导演的第三部作品,他还出任主演。
  
  既导又演,就经常处于自我“分裂”的状态。“我常常是自己跟自己打架。作为演员的我和作为导演的我,他们会在心里说悄悄话。比如一段戏结束时,演员的我会对导演的我说:导演,差不多了,收工吧。”
  
  处理完导演和演员的自我角色“分裂”,柳云龙还要处理剧情中角色的“分裂”:在《暗算》里他一人分饰钱之江和安在天,在《功勋》里也是一人分饰高桥浩和廖飞。对此,柳云龙有自己的秘诀:“每次角色需要转换时,我都会自己对自己说,换了换了。然后想象自己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当然,这种转换很累,但从创作而言,是非常兴奋的。”
  
  柳云龙说:“虽然过程很累,但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感觉很快乐。”
  
  柳云龙完全可以选择“复制”《暗算》,但是他不愿意。他说:“《暗算》后,我看过很多反特剧剧本,但如果不能创作出超越《暗算》的作品,意义就不大。”柳云龙很自信:“我会再拍谍战片,我不会以任何作品作为下一部作品的参照物,包括《暗算》。我希望我导演的每部作品,都能达到自己预期的高度,甚至比预期的更高。”

选稿:陈群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君娜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