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陶书法展”近日在位于上海新天地的中央美院油画廊举行,共展出草书、行书作品23幅;展出的作品线条沉稳自然,节奏跌宕起伏,气势酣畅淋漓,令人过目难忘。然而,谁又料想,如此随意自如的书法作品,作者弘陶习书至今仅4年有余,此前几乎未曾碰过毛笔。因此,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的弘陶更被称为“异军突起的书法家”。 日前,弘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吐温文尔雅,思维缜密,有条不紊中自现真知灼见。谈起学习草书,他特别提到了往往被忽略的性格问题,“习草书者不宜拘谨。常说的人品和书品其实关系不大,但书法却是一张性格心电图。” 三件小事刺激提笔 “我一直不会写毛笔字,更不用说书法了。”弘陶说:“我用毛笔的一点可怜基础,就是在小学上过大字课。老父亲在世时曾经遗憾地说过,‘两个儿子,没有一个把毛笔字练出来。’” 不过,像许多人一样,当年弘陶也很不以为然,认为工作中不会毛笔字并没有任何不方便,毕竟他是搞理论教学研究的。但是,2002年下半年,弘陶走上宣传工作领导岗位,题字请求经常不期而至,而他却偏偏难以满足别人的愿望,陷入尴尬的境地。当时,儋州市出诗集,要弘陶题词,结果他只能勉强用粗碳素笔写了“诗乡歌海”四个字;又一次,他考察文明生态村,基层干部要他为一块景观石头题字,他脱口说出一个“起”字,大家都说好,要他题写,可石头刻字是再无法用碳素笔写了,结果人家另找了书法家代笔;再一次,海南省书协筹备展览,请他为书展题字,他在百般无奈之下勉为其难地生平第一次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字是写了,但因为不会,过程和结果都很别扭。” 连续经历三次刺激之后,弘陶毅然开始于2003年提笔学字。 两个奇迹成就今日 一般来说,学习书法通常是从楷书或魏碑开始,而弘陶却径直从草书入手;此外,草书创作通常横批要难于竖轴,而弘陶习书却对横批创作表现出一种天然的悟性。因此有书家称此为两个奇迹。不过,弘陶自己解释,之所以起手就练草书,是因为“怕受不了一笔一画的规矩,怕没有一丝不苟的耐心,怕经历由楷书而行书、由行书而草书的漫长过程。我不想也不可能成为书法家,也就不必正草隶篆了。全由着兴致来,对什么感兴趣就练什么。” 当弘陶在书店里第一次见到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千字文》时,简直如获至宝,此前他还真不知道草书有标准写法。“这本书,我先后临了几十遍,还在临。”弘陶说。但说是临,他主要还是学草字的绕法、布局,“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临得像谁,也像不了。而且,有时我甚至怀疑,临得‘像’、‘形似’甚至‘逼真’这样的书法教学原则是否必要、科学。但有一个原则我是信守不移的,那就是坚持草有据、笔有源,不会写就查字典,自己从不生造一个符号,以确保自己的草书规范。” 四个疑问从容解答 4年时间,从不碰毛笔到跳过楷书直奔草书韵致,这对很多爱好书法、想学习书法的人而言是一条诱人的捷径。这种从草书入手的书法学习,是否适用于普及书法呢?弘陶表示:“这种学习仅适用于特定人群,即习书者对汉字的间架结构、字形字义有比较好的把握,有较好的硬笔书法基础,具备一定的文化层次,并且性格洒脱。而像小孩子、硬笔字没有过关的、性格拘谨的,都不适合。”性格对于书法的关系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弘陶强调:“人品与书品其实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性格与书法却是有关的,书法好比是人的心理脉冲、性格心电图,是一种“纸上的舞蹈”,我们可以从书法中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那么,这种打破常规,不习楷书,直接学习草书的方法是否会违背书法学习的规律呢?弘陶说:“我曾请教过很多人,多数认为学习草书应该有楷书功底,否则提按、使转、点画可能不到位。但是,草书的起笔、落笔和楷书基本不一样,可以说是运笔独特,独成线路,因此先学草书,在草书掌握到一定程度,再注意提按也为时不晚,我自己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弘陶指出,草书与汉字是一套不尽相同的符号系统,学习草书就等于是在学习汉字的另外一套表现形态。不过,弘陶自我评价说:“我把草书是写熟了,但我的点画线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于目前人们对绘画的青睐与喜欢似乎要远甚于书法的问题,弘陶认为这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绘画和书法这两门艺术的不同特点决定的。绘画是生活的直观反映,绘画之美与人的视觉审美有天生的同构性,人们对绘画很容易发生兴趣,很容易理解,进而喜欢;书法虽然也是视觉艺术,但是比较抽象,色彩也比较单调,影响人们对它的接近———西方抽象画至今多数人不喜欢,就因为太抽象。其次,对绘画的欣赏虽然也需要一定水平,但相对直白得多,不识字的人也能看画,但却难于看懂书法,而即使识字但不熟悉草书符号的人,也看不懂书法作品。最后,从创作过程而言,绘画过程更费事、费时,是门艺术没有疑义,而书法一挥而就,是不是艺术还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 这边书法是实用还是艺术尚在争议中,那边各种形式的书法已经流行开去。目前流行的双笔书法和大字书法,究竟对书法创作有何作用呢?弘陶表示:“现在很多人对于用头发、拖把写大字表示愤愤不满,我认为大可不必,应该允许创新、探索,正像画也有指画、烙画、绣画、织画一样。但是,有一点不能忘记,书法之所以成为书法,一定离不开传统。比如戏剧怎么创新,也不能背离传统,过了就成歌剧了。所以书法也一样,应该有所建树,但过了就不叫书法,可以叫做别的什么艺术,传统绝对不能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