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和他执导的影片《左右》
1993年,王小帅自筹资金拍摄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被英国BBC评为电影诞生以来的100部佳片之一,同时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从此,他成为“第六代”和“体制外”的代表之一。
2001年,他的《十七岁的单车》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一举拿下评审团银熊奖和最佳新人奖,但影片因违规参赛,无缘国内银幕。
2005年,捧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青红》成为他首部公映影片,此前他曾被网友评价为内地的零票房导演之一。
2008年,他在“福地”柏林凭借《左右》再获青睐,领取最佳编剧银熊奖时,他一再强调,希望更多国内观众能够走入影院观看这部影片。
十余年间,“第六代”导演群体在被不断诟病“墙外开花墙内不香”的同时,也正一步步从“地下”走向“地上”。王小帅的历程无疑具有典型意义。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小帅透露,这些天一直在为推迟上映的《左右》能尽快排上档期而努力。“可能是4月3日或者10日其中一个日子。既然获得了这个机会,不管影院的空间有多少是为我准备的,我都要全力以赴。”
期待《左右》收票房
自1994年带着处女作《冬春的日子》参加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起,王小帅已经是各大电影节的常客,捧回的奖杯也不少,今年的柏林又带给他一座最佳编剧银熊奖。
尽管“之前也拿过一些电影节的导演奖,只因不是三大电影节而不太受到关注”,赢得这座银熊,王小帅承认意义不凡。一来,去年的金熊已经授予中国影片《图雅的婚事》,在这样一个“并不算好的参赛时机”能够获奖就已是惊喜,二来,编剧奖也是对其个人工作的充分肯定。
获奖后,王小帅表示:“目前大投入的商业影片在中国电影票房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希望《左右》的获奖能让国内电影公司、投资人和院线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有新的认识,希望更多的观众能买票进影院看这部影片。”
回国后,王小帅以“太官方了”调侃自己的这番获奖感言。“剧组一行10多个人到柏林后相继病倒,其间我还去了一次巴黎商谈卖片事宜,上台领奖时头脑发热,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不管这份感言是一时灵感还是精心准备,这一次,王小帅对《左右》国内市场是十分看重的。而多年前,与贾樟柯、王全安、田壮壮被并称为国内四大“零票房导演”之一的他,既以“零票房代表还有上升空间”化解过尴尬,也曾宣称过“票房刺激不了我的神经,因为票房好坏并不与影片好坏挂钩”。
谈起《左右》的国内市场前景,王小帅表示:“国内票房能不能回本并不是我最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只想争取尽量多的观众。靠我们的努力及能力让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看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对于海外卖片进展顺利的王小帅们来说,国内票房与其说是一种现实压力,毋宁说是他们自我证明的内心需求。“我们拍的片子实际上都是表现中国人的情感,讲的是中国人的故事,拍得也很认真。对于观众来说,这应该是娱乐性大片之外的另一种很有意思的选择,是另外一道菜。”
棋盘小卒不可缺
“‘第六代’也已经不年轻了,怎么还在参加比赛!”听了记者的这句玩笑话,王小帅笑道:“参赛不参赛其实由不得导演,要对方选中你。电影节上不分年龄,获奖的既有新锐的年轻导演,也不乏白发苍苍的老导演。别人不会笑话你怎么又来了,反而认可你的作品一直保持着艺术的活力。”而在目前中国电影的市场环境下,走低成本路线、拍摄艺术片的“第六代”导演们似乎还只有参赛—拿奖—卖片的华山一条路。“以前参赛得奖更多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现在我更在乎得奖对影片发行的推进,能为我们争取更多观众,开拓更大空间。”
与其前几部作品相比,《左右》的改变不仅在于从少年视角转化为中年题材,从剧情上来说,它也更像通俗剧,更商业化,不少人将其评价为王小帅的转型之作。对此,王小帅解释,《左右》会让观众以一种正常的节奏去看,而不会有一般艺术影片在叙事上支离破碎的感觉。但衡量一部影片是不是商业片,并不是能够简单言说的。商业片首先得具备可看性,从这个方面来说,《左右》具备商业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商业片与文艺片的差别还在导演地位上。“很多文艺片的导演同时担任编剧,在片中占主导地位,影片的投资和发行就围绕导演的特点做;而商业片在操作程序上,导演的个性要放得靠后一点。但商业片真要做到一定程度,还是要找有个性的导演,在规范的操作中能够冒出十分智慧的火花,这样才能做出好的商业片。”
王小帅认为,每个导演都有找寻自己位置的过程,而且相当漫长。即便是拍摄所谓的商业片,也不是按照某种固定模式,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有人说,中国电影就像一张巨大的棋盘。在这张棋盘上,斗得你死我活的是大片、商业片,王小帅们更像站在远处的小卒,虽不是战场上的主力,但也是这盘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王小帅表示,自己更愿意以一种下围棋的心态看待目前的产业。“中国电影需要一种全局观念,局部的厮杀是必要的,对于高手来说,视野要更广阔。几年前我在上海观看田壮壮的《小城之春》。影院里,《小城之春》放得很安静,人不多。我很感动有人能够这么清醒、平和、坚定地去拍这样一部清新的、不着急的电影。就像下围棋似的,大家都在争地夺子,你在棋盘空白的一角‘啪’放一个,将来就会起作用了。我相信我们现在做的一些事情,也有这个效果。”
培育市场是关键
用一句话总结“第六代”导演群体,王小帅说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大家的电影质量不错,获奖很多,但影片的票房始终上不去。对于“第六代”导演作品“墙外开花墙内不香”的现实,王小帅没有回避:“确实,‘第六代’导演要想撑起目前国内的电影工业,还需要作出很大改变。我们现在好比是红酒,要支撑一个工业就得变成白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酒。”
至于目前支撑市场的“白酒”是否也是从“红酒”而来,王小帅认为,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现实条件下,这种转型其实也是一种责任。比如张艺谋拍《英雄》,这是国产商业大片的发端。当时,中国电影改革和市场状况正处于僵持阶段,他有条件、有能力搅动这个市场,也做到了。
在王小帅看来,习惯的培养和市场的培育是目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国内观众还没形成在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近十几年来,观众在美国商业大片的培养下才慢慢开始到电影院看电影。普通百姓看大片图个热闹,要让他们接受小成本文艺片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像欧洲,他们有上百年观看文艺片的习惯,许多人甚至只看独立制片,而不选择美国大片。柏林电影节上,可以看到不少观众打着铺盖通宵排队的情景,你会以为他们等的一定是好莱坞大片,其实不然。电影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会形成一种语言系统,显示一个人的知识程度和趣味,变成一种社会生活。柏林电影节在欧洲就是这样一种社会活动。中国电影还得慢慢来。‘第五代’导演已经以他们的努力和尝试慢慢冲击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第六代’导演也有这个责任。”
承担责任并非意味着改变风格迎合市场。“我们中的有些人是没有必要改变的,比如贾樟柯,他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很好的系统。至于我自己,很多人觉得我具备商业潜质,没准哪天我就冷不丁地吓大家一跳,变成一个商业片导演,但前提是影片的题材必须是我感兴趣的、愿意表达的。靠一两个英雄式的导演改变风格、带动这个市场实际上是‘比较中国特色’的一种想法。我还是愿意做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耕耘好我这一方田地。我相信,当我们的电影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观众和市场对不同类型的影片都会有需求。我们有责任让观众有更多的窗口接触、了解我们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