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访 ;>>正文

韩美林:为千家万户送福音

image

  岁末年初,我从天津采访冯骥才回来几天后,马不停蹄,进驻了“书房之旅”的第二站——走进著名画家韩美林的书房。

  读书——“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当我走进韩美林的“书房”,我才认识到书房不是一般意义上“空间”的概念,而是在思想与书对话的时候,身处的空间就是书房。于是,我在韩美林家中看到了客厅、卧室、画室……几乎每一个房间都有占据一面或两面墙的书架。书架很高,几乎贴到了天花板,需要借助梯子才能够到高层的书,书架上“挤靠”着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的书,有的隔板都在书籍的重压下变了形。韩美林向我们介绍:“我什么书都有,古文字的、哲学的、书法的、中国的典故,连小孩儿的我都看。我设计福娃,我不能不知道孩子的想法,我绝对不能不和孩子有共鸣……”

  韩美林拥有的书籍自己都无法清点,恐怕他自己都说不清在这个家中有多少本书,更不用说还有在北京通州和远在杭州的书房。在我眼中,这里是个宝藏,边边沿沿的发现都会让人惊喜。“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都是他“亲生”的“孩子”……中国国航的每一架飞机上都有他的“凤凰”……他画在纸上的小猫小狗、小马小猴,小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中国人喜欢,世界各国人民都喜欢……当我们亲眼看见福娃设计的手稿,看到了陪伴韩美林30多年“天书”的原稿,看到了……深深地感受到的是一个视中国文化为全部生命意义和尊严的大师。

  韩美林认为,人的间接知识是主要的,一本书就代替了你好多的实践经验,人的很多思想都是从这些书里面来的,因此读书是必要的;他说:“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他的知识升华,知识升华了以后他就跟动物不一样了,他的需求也不一样了,他的境界,甚至他的举手投足都不一样了。这就是靠文化的积淀,所以要多读书。”于是,他为我们写下了朱熹的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怎么样读书才算得上“善读”呢?

  韩美林说:“读书也要有一个最起码的出发点,要不你就别读这个书。”韩美林说:“读书要有个主心骨,主心骨没了的话你等于白读。”韩美林还说:“读书脑袋瓜要清醒,你要不清醒的话你就会上当了。”

  在韩美林看来,在中国发展腾飞后,我们读书的目的中必不可少的一条就是要去捍卫中华文化,这就是他说的读书的出发点和主心骨。他说:“现在不读书是不行的,不读书就会忘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文化可怕,没有我们民族文化的文化就更可怕。过去许多年我们的观念里面就一直在否定我们民族的东西。我们中国宝贝的东西太多了,世界上现在除了《圣经》发行量最大,发行量第二的就是《孙子兵法》。21世纪中国腾飞,回来了不少海归派,致力于我们国家科学艺术发展的人大有人在,但也有人在外面混了几年以后就把外国的文化强加于中国,用他们学来的那点浅薄的知识,回来就教训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就这点来讲,读书还不如不读,你出去吃些洋饭以后你还不如不出去。你回来以后改变中华民族这样几千年的传统是不可能的。”

  韩美林率性爽朗,直言快语,但苛责中是痛心,是惋惜,更有着一种责任的力量与美好的期待。他告诉我们,中国的语言是最动听的,中国的文字是最优美的,中国的文化是最深厚的。他语重心长地说:“必须得读书,要读很多的书,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下来,一个人认识也有他的局限,但起码在你的周围你能应付得了就够了,多读多记多付诸实践。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的是结结实实的、沉甸甸的文化。”

  《天书》——“那是我的神鬼造化”

  幸运的是我们在《天书》出版的第一时间看到了它。书全部是用白纸印出来的,即便是黑底白字也都是用纯白的纸印的,据说印书用掉了880公斤进口黑墨,书很大、很厚、很沉,墨香浓重。

  在过去的30多年中韩美林从甲骨、石刻、岩画、古陶、青铜、陶器、砖铭、石鼓等各种古代文物上收集到了无数的古代符号,其中很多不知道出处,不知道声音,不知道含义,韩美林还是像宝贝一样珍视着它们。看不懂就当成画去研究。汉字的特点在于它的象形。“天书”,称之为书法也可,称之为绘画也可,视之为文字也可,视之为符号也无不可。

  韩美林说自己是个记忆力很好的人,写散文从来不用查找资料,文章中都会有着很多资料性质的东西,他甚至能把马路上墙角处哪儿有块砖头,砖头旁边两棵迎春树开得好的在左边,开得不好的在右边这样的事情记得一清二楚。仰仗着如此好的记忆力,他清清楚楚地记住了儿时最初的那段“天书奇缘”。

  六七岁的时候,韩美林和小伙伴们没事儿跑到土地爷后面去玩,看看土地爷后面有什么东西,没想到一掏掏出了印章、刻刀,还发现了书,一本《六书分类》、一本《说文古籀》,还有一本《四体千字文》。如获至宝的韩美林从那以后就喜欢上了古文字,开始研究古文字,没有人引导,韩美林就把这些谁都不认识的字当成画来看,照着样子刻印,刻得手上都是血。

  13岁时韩美林参军,这些书就留在了家里。家里很穷,奶奶就把书翻过来给弟弟当了练习本,又把有的剪了鞋样子。韩美林回家看到自己的“宝贝”成了这般模样,伤透了心,决定此后再不研究古文字了。

  “文革”后出了监狱的韩美林腿断拄着双拐,去上海参观福州路,在福州路的书店,一下子看到了这些书,韩美林说:“当时就觉得书像在那儿叫我‘韩美林,韩美林’,我把双拐往那儿一扔,什么都顾不上了,哇哇大哭。”

  当我们第二次来到韩美林的书房,看到了书案上一尺多厚30多年前就已配齐了的28本,书页泛黄了,有了被时间蚕食的缺损,有了陪伴韩美林共度的30余载光阴的痕迹,韩美林像是拍老友肩膀一样拍着那摞都成了“书饼”的书,告诉我:“现在我走到哪儿就把书带到哪儿,这就是我的战友,虽然它不会说话。这本《天书》出来都有它们的功劳。”

  启功先生看到了韩美林收集的这些字,说:“太漂亮了,你怎么收集起来的?”韩美林回答说:“这些都是无家可归的散兵游勇,古文字学家不要了,书法家也不要了,我看着挺漂亮的我就把它记在本上,虽然它不会讲话,也不知道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但是它是个美人。”启功先生鼓励韩美林说:“你把它们写出来吧,会有用处的,我写不了,这得有绘画基本功才行,象形字都是带画的,你最合适。”就这样韩美林在启功先生的鼓励下开始写“天书”,韩美林写啊写,手磨破了,手磨烂了,就像小时候刻章刻破了的手,我不忍心去看他留下的手的照片,然而对于韩美林这些伤痛根本不算什么,但在他心中却留下了一个无法弥补的伤痛:“还没写完,没想到启功老师就去世了,我给启功老师磕了三个响头,说我没有完成您对我的期望。”启功老师的辞世,让这样的重托深深地压在韩美林的肩上,此后韩美林凭着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完成了天书。

  韩美林告诉我,这本书出版后,好多人都哭了。

  天书是书,里面浓缩的是韩美林几十年来对中国古文字的研读和理解;天书是画,天马行空,无迹可寻,书如其名,“此书只应天上有”。如今,迈入古稀之年的韩美林,又创造了奇迹。“美哉,天书!奇哉,天书!妙哉,天书!”著名词作家阎肃写了一首《天书赞》。著名国学家冯其庸沉静地说:“我读懂了天书……我感到美林是一座时时在喷发的活火山……他画马可以一口气画上百张不同的马,他拿起画笔可以彻夜不停通宵达旦地画……《天书》不知有多少字我没统计,但只让我感到如面对着汹涌的大海,我是站在海边,望不到岸。”我记起《神鬼造化》一文中韩美林写道:在对待古文化的取舍上,我也认为宁取不舍,留下来再说,淹没了可惜。这本书形、音、义都不俱全,这不是文字工具书,是中华古文化给艺术家一点“提炼”和“概括”的启示,这是古智慧、古字源,这是世界遗产。

  中华文化——“一生追随都没见到你的真面目”

  韩美林这样讲:“我把所有学到的东西都放在‘用’上——寻找我们的国魂,如何成为我们民族培养出来的艺术家!虽然我学的是洋画,但我花了几十年甩掉洋画,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有外国人说我是中国的毕加索,我不乐意,我是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发来了贺信,说:“我爱读美林的文章,每每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我爱听韩美林谈话,常常语出惊人、妙语连珠。今天又见到韩美林的《天书》,更是大开眼界,撼人心魄。”

  韩美林说:我是个有一滴水就能活的人;我的这个性格,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的这个性格,也使我拥有了很多朋友。我现在用《天书》报答大家,此外还有一部《中华文字大典》。明年的这个时候出《天书》的下册。

  韩美林热情又爽朗,他家里总是人来客往。第二次去采访,北京下了初冬的第一场雪,我们还没开始采访,就看到几个年轻人背着抱着大大小小的瓷罐瓷盘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戴帽子的老人。老人姓苗,已经77岁了,这次是带着儿子专程从河南来北京给韩美林送自己试验成功烧好的瓷器的。

  各式各样的瓷器摆了一地,色彩丰富,光泽夺目;老人操着地道的河南口音,指着最大的、足有一米多高的瓶子,说:“韩老师,您看看这个侧面的图案像不像一个牛,牛劲冲天!”韩美林拿起瓷器,细细端详着,他说:“你看这釉子烧得多漂亮啊。中国有5大名窑,官哥汝定钧,钧是老大,被评为众炉之首,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都是钧窑的瓷器,这个叫雨点釉,本来是以山东为主烧的,现在山东都烧不了了,苗老师反而烧出来了。”

  放下瓷器,韩老师对着镜头,拉着老人的手说:“七十七了,为这个钧瓷还这么鞠躬尽瘁,你说你不感动啊?你们一定要多拍一点这样的人,中国为这个中华民族鞠躬尽瘁又默默无闻的人多得很。”

  他摸着桌案上摊开的教案,说:“中央电视台请我去国学讲坛谈谈中西文化的碰撞,我不是讲国学的人,我也不是学国学的人,但我看到咱们国家上百个美术院校没有一个是中国的,都是在画素描,画大卫;我也看到我们有着最漂亮的文字,在商业美术中寻寻觅觅却找不到中国的东西,我心里感到很不好受。我觉得再不提中国的国学,中国的东西,汉学就湮没了。”

  他如同朗诵诗歌般动情地说:“神秘的中华文化,我怎么一生追随都没见到你的真面目呢?我们中国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们根本用不着外国来替代我们。学了外国的东西我们可以当成营养、当水、当雨、当露都可以,但扒了我们的根重新栽你的这样不可以,我说我们中华民族这4个字我们所有的公民都应该起来,来认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身的价值。我感到这是义不容辞的!”

  韩美林——这个名字像一封印制精美的信笺,寒暑不断,日夜不辍,给世界各国人民,给中华大地的千家万户寄送着“福”音。

选稿:陈群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黄殿琴 孙维媛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