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电影圈二十余年的著名编剧芦苇不久要进入西安曲江“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学习,与两位来自好莱坞的教授切磋。 昨日,芦苇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人总有局限,所以需要永远学习。对于参与编剧的《赤壁》,芦苇称自己也不知最终的故事走向,但曾把陈凯歌推荐给吴宇森,觉得他演曹操很合适。 再当学生忙充电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叶大鹰的《红樱桃》、周晓文的《秦颂》……这些获得国际电影大奖的作品均出自芦苇之手。作为“老三届”,上学、下乡、招工,芦苇都经历过,后来学美术,当编剧,这些丰富的经历无疑让其作品更具感染力。 此次报名参加“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芦苇希望继续给自己充电,“一个人会有局限,你永远需要学习、补充自己。好莱坞电影占领了全世界电影的75%到80%,好莱坞在电影节里称王称霸,是有它的道理的,吴天明导演把他们请来,学习他们的经验,做这个科学研究非常有必要。” 编剧被漠视成习惯 谈到编剧的地位,芦苇直言不讳地说:“被漠视了,时间长了就成习惯了。我们也习惯被漠视了,他们接受鲜花,我们觉得也正常,我们就应该在幕后呆着,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失落的。” 在芦苇看来,一旦编剧升华到明星,可能他的创作灵感也会被鲜花、掌声磨灭,“这种情况我也见得比较多,这在影视圈里面是一个规律。接受胜利,你要知道胜利前面是一个陷阱。”对于导演或制片方的修改意见,芦苇说自己都能欣然接受,“面对不同的要求都可以写得很精彩,甲乙方案,如果甲方案不要了,可以做乙方案,同样可以做到同样的水准。有时有争执也是非常正常的,不争执就出不来好东西。另外,电影编剧不对作者负责,只对影片负责。” 曾推荐陈凯歌演曹操 颇受关注的电影《赤壁》,芦苇也在其中参与编剧工作。“我知道的起码有三个编剧,一个是写《卧虎藏龙》的台湾女编剧,一个是写《千里走单骑》的周编剧。”虽然共同参与《赤壁》创作,但最终呈现给大家的故事他却不清楚,“我们是单独创作,不让我们见面的,我只对我写的那一稿非常熟悉,最终如何统筹的,在三个剧本中采取哪部分,我都不知道。” 芦苇还透露,写剧本时吴宇森只给他讲了一些设想,他还推荐陈凯歌给导演,“我觉得陈凯歌适合演曹操,外形和气质上都有相似之处,我个人认为他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