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作家阎延文与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同学们见面,就抗震救灾诗歌热潮,进行了一场题为《从汶川抗震救灾诗看网络时代诗歌复兴》的讲座。 阎延文谈到,2008年5月12日下午,地处祖国西南的四川盆地,一下子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聚焦点。每个中国人都感到了锥心刺骨、鲜血淋漓的疼痛,而诗人作为最敏感的人群,是民族疼痛最真诚的书写者。诗人们在地震后迅速作出反应,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次诗歌书写。据报道,人民网文化读书“心系汶川”征文近4000篇的投稿就有70%是诗歌。此次抗震诗歌数量之巨大、参与人数之众多、热情之高,传播之广,特别是诗人的写作速度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结合网络热传的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阎延文表示,“我个人认为,这首诗的价值也许不在于它精湛的艺术造诣,而是写出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下的中国情感。而这首诗的创作与传播过程,则展示了此次抗震救灾诗歌热潮的典型模式:1.以网络为主要平台,展现了无限扩容的诗歌版图。2.大量非专业诗人构成庞大的创作群落。3.惊人的创作速度和情感力度,彰显网络诗歌参与生活的即时性、互动性和社会责任感。” 汶川地震的次日,也就是24小时后,阎延文在新浪博客里发出了一篇倡议书《灾难中,中国作家应拿起笔记录民族的疼痛和坚强》。人民大学的同学们浏览了倡议书下的作品,刚刚印刷的《中文新世纪抗震特刊》,其中相当一些作品就选自阎延文博客的抗震诗文。谈到倡议书发出后收到的700余份作品回帖,阎延文表示:在《诗刊》工作十几年的职业训练,使自己对诗歌抱有职业的冷静。但这次,在阅读这一篇篇抗震救灾的动情诗歌时,却再也无法控制波澜汹涌的感情。我一次次关闭电脑,害怕泪水流到触摸屏上。这些与抗震报道同步、与救援勇士进军同步的诗歌,写出了13亿中国人的热泪、热血与热忱。更令人感动的是,很多抗震诗歌就来自救援前线。成都诗人李威,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连续工作三个昼夜后,在5月15日晚7点给我发来一首诗。作为震区前线的救援人员,我感到诗人的心在流血,在痛苦地痉挛。诗人们不仅在写作,也在行动;诗人们并非坐而论道,一首首诗歌如集结号般激励着大家。在倡议书的留言中,不少人纷纷表示:我去献血了,我去捐款了,我去报名参加抢险救援队了……署名“心底无私7766”的诗人则写下诗歌《我多么想去四川》,强烈地表达这种真情。 结合近年来诗歌的边缘现状,阎延文认为,上世纪80年代的热潮后,诗歌一度处于低谷,诗歌“堕落”、文学“死亡”等成为诗人关注的话题。一方面,诗歌刊物销量持续下降,成为某些人自娱自乐的俱乐部;另一方面,在文学边缘的某些诗人无奈中选择了吸引眼球的出位表现:“梨花体”、诗人“伪自杀”、《色戒》女主角汤唯当选年度“诗性人物”等……纷纷以炒作噱头吸引大众眼球。诗歌向何处去?曾是中国诗人最沉重的追问。 现在,经历了抗震救灾诗这一特殊时期,中国诗歌已经在民族的疼痛中,在民族精神的飞升中,重新体现出了自己的博大力量和史诗价值,重新回到了人民,重新回归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价值体系,重新找回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阎延文认为,抗震救灾诗歌大潮,已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次文艺复兴。二十多天来的诗歌热潮,是中国诗歌史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诗歌文化在世界面前的一次宏大阅兵和丰硕凯旋。这次热潮的形成,既是诗歌回归了人民,也是人民选择了诗歌。因此,抗震救灾诗歌不是偶然的热情爆发,而是诗歌回到人民的开始。 阎延文最后谈到,此时此刻,有关地震的诗篇还在继续,中国在雄起,诗歌在辉煌。如同前线救灾的军队、武警、医疗人员和志愿者们一样,在这些开赴灾区的十万大军身后,也有数以十万计的中国诗人们,在用笔分秒必争。他们书写着民族的灾难和顽强,凝聚13亿人的泪水、心血、呼唤和呐喊,感天动地,声达上苍。与前线的十万大军相比,我想,这支诗歌大军同样值得尊敬,因为他们记录了民族的良知和伤痛,也写出了民族的豁达和坚强。当世界向中国注目,当人们一次次向救援部队的战士们致敬时,我想也应向我的这些诗歌同道和诗友们敬礼。是他们,使民族精神在文字中鲜活起来、凝聚起来,纪念碑般树立起来。我相信,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当人们已经无法确知汶川大地震的伤痛时,这些诗歌将用文字,向未来人们讲述今天的感人故事。 讲座唤起了中国人民大学同学对诗歌的极大兴趣。这些绝大多数出生于“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针对讲座提出的“抗震救灾诗歌大潮与诗歌回到人民”的话题,在讲座结束后与作家阎延文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