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视角 ;>>正文

李树建:高亢悲凉唱“程婴”

image

  豫剧似乎一直是旦角一统天下。常香玉、马金凤、陈素真、崔兰田、闫立品……众多名旦流红吐绿,带着豫剧飞落全国。“生”行,声息近无,角色不名。近期《程婴救孤》的出现,改写了豫剧舞台的历史,主角李树建的表演令人对“生”行刮目相看,成就剧坛一段传奇。

  《程婴救孤》围绕着赵氏孤儿的生死存亡,程婴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与奸贼上演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残暴的比拼。

  《程婴救孤》前几天在京参加“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展演。中华民族最值得弘扬与传承的“大仁大爱”,被现代手段处理得感人至深。饰演程婴的二团团长李树建的表演和演唱尤其出色。话剧影视表现手法,现代声乐技法,李树建创造性地融会贯通。他的表演细腻老到,唱腔高亢苍凉。他最拿手的是以情带腔,以腔传情,声音里翻卷着激情与波澜。为表现程婴的满腔悲愤,他一连唱出10多个“为救孤”……如江河决堤,一泻千里。哭诉16年抚孤之苦,唱到“为救孤我忍辱含诟16年”时,他反复吟唱:“16年哪,16年,哪一年不是啊,360天!360天哪!……”高亢激越,低回悠长,质朴的唱词,无华的旋律,宣叙与咏叹融于一体,人物的幽愤和委屈鲜活地跃然于舞台之上,豫剧声腔的醇厚之美也随之弥散开来。

  李树建40出头,面容显得比年龄苍老,接受采访时,他用一口河南口音聊起了前尘往事。淬炼一个艺术家的悲壮和艰辛令人动容。

  初捧豫剧这碗饭的时候,行家认定他“有嗓子但不会表演”。17岁的他跑到省城连考17个剧团,居然一个也没录取。穷困潦倒的少年借了一辆自行车骑了100多公里回到农村老家,患晚期癌症的父亲大放悲声,小脚老太太的母亲却很坚强,拉着架子车卖了一车红薯,赚回26元钱,给老头子留下10元钱治病,给小儿子16元钱继续上路求艺。

  一路行来,看遍人生各种风景:到北京中国京剧院做旁听生勤工俭学,住过小旅馆、油毛毡棚和地下室,早起打扫停车场,中午擦桌又端饭,被人当作要饭的……辛酸处少年也“大放悲声”,哭过了仍然每天3点起床练功,一跑就是100圈。

  “一定要当演员,一定要当艺术家”的信念,就是那时在他心头扎下了根。有人说,《程婴救孤》中,李树建演出了“一个悲剧人物的心灵颤抖”。其实对艺术执着不舍地追求也描摹出李树建艰辛奋斗的心路历程。缘于这种精神,唱念做舞样样精彩的李树建,让《程婴救孤》赢得专家、观众的齐声喝彩,剧作名列国家十大精品剧目、文华大奖等诸多奖项榜首,迄今演出500多场。所演之处,“满城争说程婴”。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玉琴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