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东韵向记者展示她的作品
一样的宣纸,一样的毛笔,一样的墨,中国人的书法是写出来的,而瑞士艺术家Renata
Schalcher是画出来的,而且画得很有特色。4月18日至29日,她的近百幅作品将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这是上海美术馆开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第一次“登堂入室”,在此办“书法展”。 Renata
Schalcher是瑞士的雕塑家、画家。十多年前,她接触到中国文化,被中国的哲学,尤其是老子的思想深深吸引住了。自然而然,随后就接触到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的空间概念,黑白精妙布局令她耳目一新。于是,她拜在一名瑞士籍日本书法教师门下,潜心钻研,一学就是十年。 朋友给Renata
Schalcher起了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萧东韵。有意思的是,萧东韵不懂中文。她说自己是在画字,不是在写字。“画”字时,拿着一支大笔在地板上走。前两天,在莫干山路的工作室里,萧东韵向记者展示了她即将展出的作品。一张大大的宣纸上是个“鼠”字,仔细看,这个字有好几个层次,块垒奇崛,线条质感极具张力。有些作品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字,可能是一个西方人对中国书法的印象。 东韵的本行是雕塑和绘画,学贵融会贯通,她的字里有雕塑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子。而她的绘画作品上,有些笔触分明透着中国书法的飘逸。朋友们说,萧东韵非常勤奋。来中国后,专门到西安碑林“看”了一回字,而不是像一般人随便走走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