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画史漫说之六
元代是戏曲杂剧的鼎盛时代,尤其是元代兴起的一种韵文戏曲“元曲”的影响更大。据史料记载,知道姓名的元曲杂剧剧目作者就有八十多人,作品达五百多种,今存约一百七十种,大都收藏在明人臧晋叔编的《元曲选》和近人隋树森编的《元曲选外篇》中。
元曲杂剧和宋代杂剧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即宋杂剧大都只是一场戏的独幕剧,人物亦少(最多时五个角色),而元曲杂剧已是“四折一楔子”,除了有四场正戏之外,还有一个序幕,人物亦比宋杂剧多。现存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下院隔壁的水神庙(又名龙王庙)里,在庙堂的南壁有一幅完整的元代彩色壁画,真实地描绘了元曲杂剧的演出形式:戏台上有台幔,台幔上褂有作为布景的画在布面上的图画。戏台上端的横额上写有“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其意思是——“大行”指太行山(原称大行山)一带地区;“散乐”原指“百戏”,即歌舞和杂技相结合的演出形式,此名沿用到元代,元曲杂剧亦通称“散乐”;“忠都秀”指主要演员的艺名,元代女艺人多以“秀”字命名,如当时的著名女艺人有珠簾秀、天然秀、芙蓉秀、燕山秀等等,“在此作场”即指在此演出。从这幅壁画所描写的演员褂名“忠都秀”来看,说名这个元代的戏班子,是以女演员忠都秀为首组成的。从褂在台幔上的布景,画有喷火的青龙,以及手持利剑的武士在与青龙搏斗的情景来看,似乎剧情表现《周处斩蛟》的故事。然而,戏台上的演员还只是开场时的集体亮相意识,究竟下面演的什么剧目,很难推断。不过,作品对于戏台上逐个人物的刻绘还是相当传神入微。第一排的中间的人,带官帽,穿圆领大袖的红袍,手持朝笏,脚上穿着乌靴,是一个显赫人物,分明是剧中主角。此人面目清秀,两耳坠有金环,说明是由女性扮演,此人大概就是戏班中挂头牌的女演员忠都秀。第一排右面两个演员,面目都很秀气,身材苗条婀娜,显然亦是由女性所扮演。第一排的左面两人,以及第二排、第三排的五人,可以看出都是男性,既有演员,亦有音乐伴奏者。元曲杂剧的演出形式,演员和音乐伴奏者都在戏台上同时出现,同样与观众直接见面,这在壁画中描绘得很清楚。壁画中还画出,戏台左方有一个未加化妆的女性,用手指悄悄地撩起台幔,向外窥视,说明台幔两侧是演员可以出入的地方,亦就是传统戏台中通常所说的“上场门”和“下场门”的地方。这种“上场门”和“下场门”的戏台形式,迄至今日,在一些地方剧种的传统剧目演出中还保留着,由此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渊源关系。
另外在河南省焦作出土的元代砖雕杂剧人物中,有头戴高帽的舞蹈者,有正在吹口哨的乐舞者,有滑稽表演者等,亦可见到杂剧表演的多姿风采。
还有在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的壁画《戏班赶场图》可以看到,一个戏班子的两名男演员和一名女演员,正手携乐器道具等物急急赶场子,说明当时的戏班子,为适应观众欣赏的需要,是随时流动的。这是中国戏剧班子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近现代中国民间戏班子中依然传承保存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