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将镜头对准双年展上的作品。
上海摄影的2004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以“影像生存”为口号的上海双年展,吸引了无数艺术家的目光,也带来了对上海摄影的深层思考。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对上海的热情投入,以及上海本土摄影家对自身环境的思考和所做出的努力,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影像在当今世界的独特地位,以及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中的无穷魅力。当然,有成功也有遗憾,上海摄影正在艰难地走向世界。
主题:影像凸现时代
9月,以“影像生存”为主题的2004年双年展,在上海美术馆掀起了一场视觉革命。开幕式那天,人们诧异地发现美术馆外墙上出现了一道奇异景观:一面用电视机垒起的高30米的荧屏墙上,播放着一个人不断从下到上反复攀爬的录像。抬头看,由生活在上海的非上海人照片群像组成的一组影像作品高挂半空。头顶上,美术馆钟楼的大钟正一反常态地飞速运转。这三个充分利用美术馆现场意义布置的作品,分别出自上海艺术家胡介鸣、温哥华艺术家顾雄、上海艺术家徐震之手,从而以不同的方式,揭开了“影像生存”的序幕。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这一届双年展汇集了目前国际上最具创意的影像艺术。而把“影像生存”这一主题贯彻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则是当天晚上的开幕式。这天,正好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主办方在人民公园内举行了历时4个多小时的开幕晚会“上海月正明”,从晚上八点一直持续到午夜,天空那轮满月就是最现成的照明。20位艺术家以影像、音乐、装置、舞蹈等多种方式,构成一个充满现代感的、盛大的跨媒体感性现场。
长达两个月的展览除了展示目前国际上最具创意的影像艺术外,还特别邀请了一批世界和国内名人的作品,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著名的“甲壳虫乐队”灵魂人物约翰·列侬的遗孀小野洋子,以及王小帅、刘冰鉴和贾樟柯等国内新生代导演。在小野洋子的专场中,展出的6件作品,其中包括《愿望树》和《天空》两件作品,以及著名的《苍蝇》、《货车》、《末端》等4部电影短片。特别是温馨宁静的《愿望树》,显示了艺术家女性化的一面。小野洋子不仅仅因为与约翰·列侬惊世骇俗的恋情闻名,她在文学、哲学和电影创作等方面显示出的不俗才情,也使她成为当时纽约艺术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双年展的学术主题之所以定为“影像生存”,其目标定位就是致力于探讨可视世界的制像技术,呈现影像的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影响,着眼于在人文关怀中思考技术的发展,在技术发展中建立人文的关怀。作为这届双年展的核心概念,“影像”大致可以被阐述为以下三层意义:
首先,“影像”是一种图像。从传统的剪纸、皮影到现代的摄影、电影……“影像”具有丰富的艺术史资源,从人类文明早期的对“影”制像,到当代不断创新的各种影像技术,作为图像的“影像”构成了古今中外艺术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作为图像的“影像”,我们可以从古到今地打通艺术史上的多种形态。
其次,“影像”是一种文化意象。既包含了人类文化创造的丰富经验,更是中国古代文学颂咏和艺术表达的重要主题,通过作为文化意象的“影像”,我们可以从外向内地打通艺术与中国传统美学经验的关系。
第三,“影像”是一种当代视像。当代丰富的媒体技术正在塑造着人们日常视觉积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与记忆正被无处不在、时刻流动变异着的影像所建构,“影像生存”已成为当代都市人群的一种日常状态,“影像”逐渐在当代生活的地平线上确立起了一种全新的主体和现实。通过作为当代视像的“影像”,人们将从内向外地打通艺术媒体与当代视觉现实之间的关系。
当然,让真正意义上的摄影人感到迷惑的是,摄影在其中其实只扮演了一个普通角色,它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其他的影像作品相比,似乎显得有点单一。尽管展厅中不乏气势很大的摄影制作,比如在二楼的主展厅中,面对面的两组完全不同题材的作品,都以数平方米巨幅制作的方式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一组是邵慕农的《大礼堂》,以完全经典的纪实目光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遗迹;另外一组是刘铮的《9·11》,通过虚拟的方式显示了人类命运的残酷无比。前者的纪实因为时光的流逝给人带来超现实主义的恍惚,后者的虚拟却在某种程度上凸现了心理的真实。但是这样具有力度的摄影作品似乎还少了些。浏览在展厅中,你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摄影与其他媒体的分化融合,将是未来影像空间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如何在观念上更进一步,是每一个摄影人都无法回避的。
其实,在这以前,一个题为《聚焦——中国当代摄影和录像展》就已经于2月18日到3月31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展出的摄影和录像是中国年轻艺术家近几年创作的,作品中体现着中国文化景观的飞速变化,充满着感性和智慧,既有对未来的预见,又洋溢着怀旧色彩。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来自美国荷顿·斯克尔德收藏机构,是荷顿·斯克尔德夫妇的个人收藏,这也是国外大型艺术收藏机构首次将其收藏的中国摄影和录像作品带回中国大陆展出。该展览在全球巡回展出,上海是第二站。在此之前,展览已在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美术馆和圣地亚哥美术馆展出,之后还将移师墨西哥。
从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近20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清晰地呈现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历程,使整个世界为之瞩目。中国的艺术家,特别是从事摄影和录像创作的艺术家们,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显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的作品虽然接受了西方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但在创作内容和审美取向上又保留了独特的本土特征,因而不断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肯定和赞誉。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摄影和录像艺术最大的专题回顾展,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摄影与摄像之间的分化融合。上海美术馆近1000平方米展厅中超过50件的摄影和录像作品选自14位当代中青年艺术家:曹斐、陈劭雄、冯梦波、洪浩、施勇、翁奋、向利庆、徐震、杨福东、杨勇、杨振忠、赵半狄、郑国谷、张培力。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曾先后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日本横滨三年展、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森美术馆以及中国的许多美术馆中展出。上海的艺术家不仅在其中一显身手,同时展览也对上海摄影的多元化发展空间打开了值得鉴戒的空间。
多元:理论实践并进
7月20日上午,《中国·上海第七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在光大会展中心隆重揭幕。由市文联、市摄协举办的这次大展,堪称展示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的平台,参展的400幅佳作从6100余幅参赛作品中遴选出来,获奖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时代感强、贴近生活,其形式感和视觉感显示了当今摄影艺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和大展同时举行的还有《奥地利超级巡回展》等六个国际摄影精品展、《放眼杨浦》等都市题材摄影比赛以及反映上海公安警察生活的《走进警营》摄影赛等。此外,还有5000多件征稿作品,分别在黄浦、金山、青浦区文化馆,上海植物园、三山会馆等处展出,显示出上海摄影多元化的格局。
《中国·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已经连续两届获得了世界两大摄影组织——美国摄影学会(PSA)和英国皇家摄影学会(RPS)的认证。这次接纳了41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个省市的6100余幅作品参赛,评委来自于加拿大、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及国内的资深人士,32个奖项被11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者获得。尽管有评论指出,这次参赛作品整体素质不如以往,构思相似,手法雷同,形成了跟着优秀作品走的思维定势,但这也是中国摄影目前所面对的相似的困境之一,需要假以时日才能解决。
而在9月,中国摄影界唯一的国家级大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第六届)在京揭晓,并于国庆节在贵州都匀举办了盛大的颁奖仪式。中国摄影金像奖设立于1989年。1997年,根据中宣部的决定,中国摄影金像奖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成为中国摄影界的专业最高奖,也是惟一的国家级摄影奖。这次的创作金像奖一共评出10名,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摄影家张善夫占得了其中的一个席位,而且也是惟一获此殊荣的商业摄影师。
在中国的商业摄影界,说起上海的张善夫,恐怕是无人不知的。大胆准确的创意风格和精湛纯熟的数码合成技巧,尤其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飞驰而来的帕萨特轿车,已经成为张善夫镜头中的标志性形象。作为中国摄影界最早在商业领域使用数码技术的先行者,十多年的积累与创新,使张善夫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地驰骋在高手如林的商业摄影界,并且在国际商业摄影圈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这次摄影金像奖的获得,更是对他创意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显示出上海商业摄影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特殊地位。
上海的摄影理论在这一年也有了收获。四年一度的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在内蒙古通辽召开,在经过半年多的论文征稿,入选这次理论年会的二十多篇论文中,上海就占了六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不同的摄影观念,不仅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其中邱晨的《理解纪实摄影》一文还被全文刊载在《中国摄影报上》。理论与实践的齐头并进,显示了上海摄影发展的良好势头。
发展:上海摄影杂志
作为上海大都市的摄影形象推广,专业的摄影媒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上海一直没有一份固定出版的专业摄影报刊杂志,从而难以整体反映上海摄影的面貌,也使上海的摄影家和理论家缺少了一片百家争鸣的绿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代摄影》,到1988年改名后的《摄影家》,以及在2001年重新恢复的专业摄影杂志《上海摄影》,可以说是几经坎坷。这份杂志先是由上海画报出版社提供刊号,并在2002年改为双月刊正式出版。但不久,由于诸多原因,不得不改为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提供书号以丛书的样式出版,几经调整仍不尽人意。然而,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并没有放弃。2004年4月,作为丛书样式出版的《上海摄影》再一次全新改版。
改版后的《上海摄影》聚焦社会热点,反映都市生活,注重发现和推出摄影新人。尤其是以高品位人文审美趣味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编排风格,精美的印刷质量,使其成为专业性、可读性强,典雅清新的高档次摄影专业杂志。杂志设立了“艺术评论”、“作品博览”、“海纳百川”、“信息吧”等多样化栏目,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上海摄影乃至中国和世界摄影的风貌,尤其注重摄影新生代的摄影视角,以图文相间的多重空间,力求增加杂志的文化厚度。四期杂志出版后,很快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国外摄影界的专家和媒体对《上海摄影》更是赞不绝口。在7月举办的《中国·上海第七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许多国外摄影专家都对《上海摄影》做了肯定的评价。英国专业摄影学会执行主席洛德·瓦利充满激情地说:“《上海摄影》为全世界的城市摄影提供了伟大的展示机会——让摄影家为他们(自己)说话吧!”英国专业摄影学会评委会主席提姆·弗莱克更是对《上海摄影》赞誉有加:“《上海摄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展示的机会,《上海摄影》在西方人眼里是一本很难看到如此简洁的杂志,让摄影家们真正地为摄影而欢呼。”美国摄影学会欧洲事务委员会主席迪姆斯·迪莫登以专业的目光评价说:“你们的杂志设计得非常好,而且图片很有分量,排版清晰、简洁,具有良好的阅读感。”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主席约翰·彼奇以及日本摄影协会主席田沼武能也对杂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杂志因此还吸引了众多国外摄影家的目光,几乎每周都有来自日本、韩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的摄影家找到编辑部或通过其他的联系方式,送来他们的优秀作品,主动为杂志投稿。
近来,《上海摄影》正在组建理事会,吸收理事会会员,吸引各方面的财力资助,听取更为广泛的意见和建议,力图在杂志的商业化和艺术化的轨道上并进,探索杂志经营的全新模式,将《上海摄影》办成一本真正凸现海派风格的、具有人文精神厚度的专业性摄影杂志。
画廊:爱普生影艺坊
上海曾经有过的第一家专业摄影画廊——原点画廊,因为资金原因,在2003年8月底无奈地撤出了黄金地段巨鹿路,如今还在寻觅新的立足点。稍后开张的另一家摄影画廊——上海星光摄影家画廊,依托长阳路星光照材市场的雄厚实力,在2003年也推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展览。但是限于画廊的地理位置,在作品的商业化运作上,缺少了原点画廊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进程缓慢。就目前来说,它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对照材市场进行一定的宣传和推动。
于是,这一年我们又将目光聚焦于“爱普生影艺坊”,这家成立于2003年12月15日、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淮海中路、思南路口的画廊,是一家展示数码输出摄影作品的专业场所,每隔4至6周推出一个新的展览。画廊内展出的作品都由爱普生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输出,品质优异,无论是色彩表现力,还是亮部及暗部的细节,都完全可与传统照片相媲美。除了国内外优秀摄影师的作品展外,影艺坊还不定期举办面向不同层次摄影师、摄影爱好者的讲座、作品交流会、数码知识培训等活动,其目的就是为国内外的摄影师、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摄影艺术和数码影像技术的场所,并为其在中国的发展繁荣尽一份努力。
的确,已有160多年历史的摄影在今天遭遇到数码影像技术的冲击,这是过去任何一次相机、胶卷或摄影技术的革新所不能比拟的。源自解决方案而创造出来的科技,刺激着那些新的视觉表达者的想象,更使得表达的渴望和新的构思油然而生,继续开拓摄影世界的无限可能。毋庸置疑,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和当今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国家之一的中国,“爱普生影艺坊”的出现,必将在这一领域树立起其独特的姿态。
在短短一年里,画廊推出了十多个摄影展,不仅展示了世界顶尖摄影师的优秀作品,如格里格·高曼巨幅的美国明星画像,杰·马歇尔色彩斑斓、光影出众的都市写生,同时还推出的一批中国优秀摄影家的创意之作,如缪晓春《过去对现代的访问》,是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姜健的《主人》,是一份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视觉文献;颜长江的《三峡》,以诗意的方式叙说了一段历史沉重的叹息。还有一些中国知名摄影家的联展,以《长城万里》和《大地长歌》为主题,展现出气势逼人的自然风韵。这些展览还包括见证历史辉煌的《太空回响》,以及上海摄影家的《秋荷与风光》等,将上海的摄影艺术画廊装扮得多姿多彩,同时也将数码摄影的最新理念和技术融入了专业摄影和摄影爱好者的广泛空间。
关注:上海人家写照
上海摄影家对上海自身的关注,也是这一年上海摄影的热点之一。比如上海摄影家胡杨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完成了一组题为《上海人家》的组照。从300多幅照片中几经提炼精选出来的画面,的确构成了21世纪上海人家的真实写照:从最为豪华的生活设施到一地鸡毛的琐碎空间,从自足自乐的神态到无可奈何的镜头注视,生活在上海屋檐下的芸芸众生在这里集体亮相——多看几眼就会令人百感交集。正如胡杨所说,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是一份当今“上海人家”的影像档案资料——不过还需要几倍甚至更几十倍努力的不断充实。这些图像打开了一扇门,从这里进去,走入客厅,绕过书房,进入卧室,或者就是直接面对方寸之地的一片狭小空间,我们都能看到上海人家的丰富多彩,看到上海人独有的生存智慧。其实每一个家都是一个独立的天地,都有一段或荡气回肠、或愁肠百结的故事。静静地面对画面,你可以读出其中的一些情节,然后加上想象的力量,完成对上海人家的未来展望。海纳百川向来是上海兼容并蓄的“海派”胸怀,读完这些照片,也许就会对上海有更为刻骨铭心的认识。
然而这是一位摄影师看到的上海,是胡杨带给你的“上海人家”,因此必定会有摄影师的影响力在其中。诚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苏珊·桑塔格所说:“在这个社会里,摄影师的实践是一种外来的侵入:摄影师只能是一个观察者。”胡杨在他踏入每一个家庭的刹那,就已经用他的目光为这些照片做出了定位。因此我们在胡杨的“上海人家”中,还可以读出一位关注上海生存的摄影师的心态。也正如胡杨所说:这批照片从社会学角度而言,是对当今“上海人家”的解读和描述。是胡杨通过他的中画幅相机和传统的彩色负片,以精确的视点在数十分之一秒快门的凝视中,找到了一个介于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契合点。胡杨一边与上海人家的主人闲聊,一边紧张地注视可能发生的一切。有时候他会出奇不意地按下快门,有时候却会循循善诱上海人家的主人进入最为默契的瞬间。他想在这些画面中讲述尽可能精彩的故事——哪怕是一处家居的细节,或是一抹散乱的光影,都希望传递出更多的信息,为上海人家的最新版本,注入厚实的文化魅力。尽管他也明白,一张照片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瞬间,它不可能承载太多的道德文章——但是这样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尤其是画面中丰富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细节一旦被主人的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动作串联起来之后,上海人的生活也就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这组作品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亮相,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被各类媒介一再提及,并被邀请在爱普生画廊展出,以十多个页面的篇幅在《中国摄影》杂志上刊登。
论争:人体摄影风波
一次普通的人体摄影艺术比赛,酿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当事人和人体模特儿被治安拘留,在2004年的上海摄影界引发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缘起——由上海星光摄影之家俱乐部组织的“人体摄影比赛”,其初衷是给人体摄影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氛围,同时也为规范人体摄影市场做出有益的探索。这次“人体摄影比赛”的地点,锁定在上海星光照材市场四楼,采用收取象征性的报名费(50元)的注册手法,根据报名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人士的数量和层次进行分组编排,在两个摄影棚中以限时、灯光定位和模特儿自由发挥以及现场抓拍的方法,加上专业摄影师的现场监控,给每一批参赛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分别接触两位不同风格的人体模特,了解人体摄影的基本范畴,发挥现场的创意想象能力,为以后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摄影者都可以从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到人体摄影的魅力。
主办者计划在整个拍摄完成后,一周内制作出参赛作品,由专业摄影家和资深摄影评论家进行评选,并对部分参赛作品进行点评,帮助拍摄者在今后的创作中加以提高。由于一二三等奖的奖金高达5000多元,加上模特的出场费用和其他的组织、场地、灯光、化装等费用,远远超出了注册费用的收入。因此,星光照材市场拿出了很大一部分资金。正如市场经理周斌所说,此次“人体摄影比赛”的目的绝非盈利,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为上海的人体摄影找到新的出路。
意外——由于是第一次在上海进行如此规模的人体摄影比赛,因此在整个策划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考虑上的不周。比如,尽管在7月3日比赛当天,四楼的楼层为配合人体摄影比赛,基本停止了正常营业,但却没有采取严格的封闭措施,为风波的发生留下了隐患。整个拍摄过程是在两个临时搭建的完全封闭的摄影棚中进行,参赛者必须持有参赛证明进入,并且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但由于摄影棚中没有卫生设备和化妆设施,因此人体模特需要补妆或方便时,不得不经过四楼的一个过道去卫生间或化妆室。由于整个拍摄过程十分紧凑,模特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在补妆或方便的过程中,仅仅披上了一件轻薄的纱衣穿越其间。结果,一些媒体的炒作,导致了事件向人们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模特最终被定位于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第二项,因“扰乱公共秩序罪”被治安拘留三天。主办单位的负责人也因相关的责任,被处以五天的治安拘留。
风波的发生,引发了业界的诸多思考。
思考之一:如何有序地规范人体摄影市场。人体摄影之所以在中国步履艰难,正是由于长期封闭的结果。一直笼罩在云里雾里的人体摄影,自然让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结果反而形成了神秘感,造成了所谓的“一放就乱”的现状。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一旦开放到了一定的程度,“热度”就会下去,真正有见识的摄影师和爱好者才可能冷静地思考人体摄影的得失,从而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人体作品。
问题的关键是,至今在中国,对于人体摄影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没有相关的条例和措施保证它的健康发展。直到今天,我们依旧没有一个被任何条例规范许可的人体模特代理机构,没有正常渠道的操作范例。一旦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往往就套用其他可能相去甚远的条例,结果就构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因此,尽早出台一个完整的人体摄影规范条例,并且全方位保证人体模特的合法权益,是当务之急。
思考之二:如何区别人体摄影和色情活动。在国外开放的国家,从事人体摄影并非是少数人的创作,且不说日本的人体摄影群体创作现象,就是在巴黎,你可以看到许多专业的人体模特广告,一般的爱好者都能雇上几个小时拍摄。这些模特的素质,无论从气质到身材,都远远优于中国人体模特。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给中国的人体模特以宽松的环境——她们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远非人们的一般想象。老是用另类的目光打量她们,其实能证明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如何造就一个健康的艺术环境,催生一批优秀的人体模特,创作出世界一流的人体摄影作品,这不仅仅是摄影家和模特的事,重要的是需要更多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需要更多观念、意识方面的变革与努力。简单地将人体摄影神秘化,或者色情化,是完全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大潮流背道而驰的。
思考之三:新闻媒体的态度。就这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说,新闻媒体的介入和一些新闻记者的炒作,是导致此次事件向不正常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此次拍摄活动中,一些媒体采取了客观中立的报道方式,就事件本身进行了报道。一些专业的摄影报刊如《人民摄影报》也从理论角度,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客观的思考和报道。考虑到这是第一次正规的人体摄影比赛,主办方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媒体的报道采取了谨慎的封闭态度。不料这反而惹怒了一些报刊的记者。于是他们就采用了以偏概全的报道方式,对整个事件进行了片面的报道,从而导致了风波的发生。
这里不妨摘录一段媒体的评述:“上海天宏律师事务所于大江律师认为,这一事件本身暴露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商业行为中如果涉嫌淫秽或色情的成分该如何处理在我国法律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对商场或相关人员依照上述法律规定处理有些牵强。……而现行法律规定对于她(模特)这种行为的定性和处罚均是不太完善的。“(摘自《上海星期三》2004年7月28日)。
其实,上海的人体摄影不乏成功之作。比如在2004年年初,上海的顶层画廊就举办过一次成功的人体摄影展,一个叫《解构经典》的中国古画和现代人体结合的别致展览,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和观众的目光(后来这个展览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也引起了轰动)。画面既利用了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渊源,又加入了现代人体摄影敏感的元素。尤其是将中国古典绘画与现代人体的“肆意”嫁接,不仅构成了视觉上的反叛效果,还可以引发社会心理层面的联想和冲击——对经典艺术无疑是一次“莫名其妙”的解构。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个体创作者的意义,也许远远超越了创作本身的价值。在制作工艺上,选择了爱普生“世纪虹彩”墨水打印的丝绢画面,可以保存75年以上且遇水不变,按中国传统绘画的装裱方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还出版了装帧精美别致的画册。
应该看到,众多有识之士正在为中国人体摄影的发展孜孜不倦地努力,上海的人体摄影环境也同样期待着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改善。
这一年的上海摄影依旧有许多让人舒心的故事。经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办公室讨论批准,上海又有34位摄影者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新会员。《新民晚报》记者刘开明曾在1992年8月22日、一代伟人邓小平88岁华诞那天,走进了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省广安县牌坊村,用镜头聚焦小平同志的乡亲们。2004年8月22日的12年后,在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刘开明再次来到小平故里牌坊村,以新旧照片对比的方式,展现出牌坊村的巨大变化,并且以感人的镜头语言获得了一片喝彩。同时,一个题为《上海,上海陆元敏摄影展》于6月19日至7月14日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展出60幅照片分为四个部分:“上海人”、“苏州河”、“联体照片”、“近作”。这是上海美术馆第一次为上海本地的摄影艺术家陆元敏举办个展,部分作品也将史无前例地藏入上海美术馆,它标志着中国优秀摄影作品已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国家级艺术殿堂。比它稍早一些的5月30日到6月6日,一个题为“传承与发展中的摄影家的视觉思考”的摄影展(中国·尔冬强/德国·塞风)在上海尔冬强艺术中心举行,中国摄影家镜头中的德国和德国摄影家镜头中的中国,将“传承与发展”的视觉思考贯穿其中,引发了一次文化的跨地域对话。此外,标志着以“全新视野、创新生活”为主题的“2004上海青年数码大赛”在下半年拉开帷幕。这次大赛组织了一系列的主题摄影活动,包括以上海新老建筑为拍摄内容的“上海·城市的年龄”、以表现时尚元素和色彩为拍摄内容的“时尚上海”,以年轻人学习工作生活为拍摄内容的“记录青春”等。大赛还组织了以“小镜头、大视野”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系列活动。这次大赛不仅凸现了数码摄影的强劲势头,同时也将上海作为摄影的关注对象,使摄影的视觉空间更为时尚化和都市化……
上海摄影正在自身的蜕变中走向成熟,当摄影家能够静下心来,将镜头对准自己身边的世界、并且下决心深入挖掘其中的魅力时,上海摄影一定会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从中国走向世界,又回归到人类心灵的隐秘之处。盘点2004上海摄影,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信心。
(林路
文艺评论家、摄影家。出版摄影作品、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60多部,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与传播系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