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联机关职工赴福建霞浦摄影创作作品点评
点评人简介:
朱钟华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主任、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上海函授站常务副站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员、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界国家级专业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
作品一 窥 摄影:唐晓聪
点评:一座深褐色古老宅院的大木制门虚掩着,不经意间冒出一只花白色小猫的脑袋,竖着耳朵,机敏的目光警觉地注视着前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动一静富有灵性的画面,作者不失时机,迅捷按下快门,定格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瞬。尽管是在散射光下拍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又很小,但作者借助了色调的对比与反差,白色的小猫跃然之上,构成了画面的视觉中心,体现了作者过硬的临场构图能力。整幅作品,影调细腻,色彩简洁,主陪体和谐,充满情趣。可见,以拟人化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表现小动物,定能拍出灵动的作品。
作品二 滩涂 摄影:赵芸
点评:一幅成功的彩色摄影作品,不一定要色彩还原得多逼真,或者画面铺陈得多艳丽,只要它的整体色彩富有表现力,或者色调和谐统一,就会是一幅彩色摄影佳作。这是-幅展示海边清冷滩涂的照片,作者是在阴雨天较弱的散射光下完成拍摄的。由于色温的原因,近处的滩涂呈现一种冷灰色,远处的海面及景物呈现平和的蓝色调。按彩色心理学的“感情色彩”理念,这种色调会给人一种宁静、孤独而落寞的感觉。但作者显然没有拘泥于此,画面中,一根根排列有序、疏密相间、充满着韵律的黑色竹杆和弯曲穿越的透亮水槽一起,与滩涂、海水相互映衬,给这静谧的画面陡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在表现形式上,这幅作品显然有着中国画白描风格的韵味,足见作者在构图控制和影调运用上较强的把握力。当然,如果整幅作品采用横构图拍摄,效果可能会更好。
作品三 韵 摄影:吴世英
点评:这是一幅乡土气息较浓重的作品。暮色笼罩着的暗淡水面之上,三只可爱的长着洁白羽毛的红脸小鸭,排着整齐划一的队列,在水面上悠然前行,细致的倒影和变幻莫测的水波组成了一幅充满节奏与韵感的有机整体,给人-种属于故乡的温暖而熟悉的感觉。作者使用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画面空间,突出了主体。在取景时,采用对角线构图,不仅考虑到小动物的自然形态在画面中的前后比例关系,还考虑到整体环境和主体的节奏,比较完美地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作品四 收网 摄影:葛锦林
点评:呼应是摄影艺术中表现效果最为理想,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有效手段。画面中的物体常常是因为巧妙的呼应,而有了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是作者刻意而为的一种表现手法。这幅作品,作者用俯视的角度截取了一大片海滩,将正在劳作的渔民为前景,用渔民手中操动的渔网的自然曲线作为视觉的引线,将观众的目光引向远处,让人联想。图中,大海、渔民、渔网互相呼应,富有变化的造型,带动观者的视觉注意力在画面之中来回流动,从而引导观者的思绪朝画面要表达的含义一步步靠拢。这幅作品虽然没有奇异的光影和夸张的角度,但突出了作品的造型表达与视觉美感。画面没有多余的东西,却令人遐想回味。
作品五 生命 摄影:梅平
点评:摄影不仅仅是图像的简单记录,摄影真正的功夫是在记录之外能否表现其背后的特殊含义,让读者从影像中读到更多的信息。这是一幅寓意较深的自然小品,色彩斑驳的砖墙上,生长着一棵叶疏而根系强盛的小树,其灰白色、蛛网般粗细有致的树根,顽强地扎根在红砖缝隙之间。为表现“生命的顽强”这-主题,作者采用近距离、大特写的拍摄手法,将焦点对准了盘枝错节的根系之上,主体素质锐利,视觉中心突出,使主体与环境细节表现-览无遗。构图时,作者有意将砖墙上的窗口留出,一则能使画面更具环境特点,二则能使图像“透气”,不沉闷,产生装饰效果。把普通的生命的燥动化为一曲生命的赞歌,可见作者独特的表现能力,能化平凡为神奇,以自己特有的视角诠释在严酷环境下生命的顽强与抗争。
作品六 归 摄影:魏忠善
《静谧的港湾》
点评:这是一幅反映沿海船民“原生态”纪实生活的作品,地域特色较为鲜明,近处停泊着的-艘艘渔船与远处锚泊在海面上的几条小船遥相呼应,组成了一幅特有的船民生活图。也许,这时正值“休渔”时节,多数船舶都驻歇在宁静的海湾里,+分详和。就在这时,不远处,-位挑着行李的渔民刚刚上船,准备出海……画面上,尽管船民所占的位置很小,但他肩上挑着的那个色彩斑斓的行李包却成为作品视觉的-大亮点,也给静谧的画面平添了几份生气。作者取景快捷、随意,不修饰,不矫揉造作,给人-种平朴、真实、自然的感觉,生活气息浓郁。
作品七 海上花 摄影:万栋梁
点评:如何使创意类作品带给人们新的视觉享受?除了需要观念创新,还必须要有设计理念,要熟悉相机镜头的性能,对摄影视觉语言能正确把握,这样就能在遇到一件不起眼的景物时,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拍出一幅精妙的作品。这张照片,作者就是利用了极为普通的几朵小花作为主体进行创作构思。为了达到突出主体、虚化背景的目的,拍摄时作者利用“景深”原理,将相机设定为“光圈优先”模式或手动模式,将镜头光圈放大,把焦点对在前面小花的花瓣上,使主体与陪体间的景深恰到好处,前景锐利,背景虚化抽象,虚实对比适度。特别是在浅蓝色的背景上,座落在水中模糊的小山,仿佛一顶厚实的帖帽,前后映衬,十分奇特有趣。不过,如果拍摄时能将空白环境再放大一点,将小花放在画面正中央,不要让花枝倾斜,整体感觉会显得更有精神,效果会更好。
作品八 岁月留痕 摄影:赵勤力
点评:这幅作品中最先引人关注的,就是那一级级承载着厚重岁月,已陈旧湿滑的石阶,由底部向前延伸着。台阶两边的石墙与木质建筑结构的廊道,给人一种风雨飘摇的历史感,反映了这里的古老建筑亟待人们去重视去关注,去加以修缮和保护。面对这种文化底蕴较深的典型环境,作者用稍加仰视的角度,采用直构图方法拍摄,将环境充满整幅画幅,本来就很小的视觉空间,又被远处的人物遮挡,形成变幻的剪形符号。这样的画面,易给观众产生压抑感,引发深层思索。这幅文化类纪实作品,作者未加修饰,而是强调画面的客观性与真实感,值得提倡。不过,由于拍摄时相机不够稳定,图像锐利度欠缺,景深还不够。最好用三脚架和较小光圈拍摄,画面的景深就有保证,图像也会更为清晰而精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