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筱文滨创办的文滨剧团
眼下艺术表演院团正在酝酿进行新一轮的文艺体制改革,大家都在探讨剧团究竟应该怎么办好。这使我不由想起了六十多年前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筱文滨在上海创建的曾经办得有声有色的文滨剧团。回顾这个被人称为“水泊梁山”的大型剧团的人员组成、创作演出和经营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也许对今天文艺体制的改革不无参考价值。
一
文滨剧团是在筱文滨和他的夫人、著名沪剧艺人筱月珍创办的文月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月社曾经是申曲四大班社之一,一度办得相当兴旺。由于“八一三”事变,剧团纷纷停演。进入“孤岛”时期后,经济畸形发展,演出日益活跃。1938年9月筱文滨决定把文月社改名为文滨剧团,演出场子从游乐场向专业剧场发展。文滨剧团成立初期先后进恩派亚、小皇后、新都和大中华(恩派亚戏院解放后改为嵩山电影院,位于淮海中路、嵩山路。小皇后戏院在新世界南部,位于南京路西藏路。新都剧场在新新公司六楼,即现在食品一店。大中华在福州路、西藏路,即现在的上海旅行社)等拥有700只左右座位的专业剧场演出。这些剧场大多设备条件较好,有的夏天还有冷气开放。申曲演出从此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逐渐向剧场艺术靠拢。剧团最初演出的《碧桃庵产子》、《白艳冰雪地产子》和《冰娘惨史》都相当轰动,特别是《冰娘惨史》情节曲折,有一点机关布景,创造了“飞尸告状”的效果,再加上筱月珍在戏里有大段的唱工,声情并茂、余音绕梁,观众屏声静气,全神贯注,连嗑瓜子的声音也一点听不到。有一次吊“飞尸”的钢丝突然断裂,筱月珍被甩在台上,痛得钻心。但她仍坚持伏着唱完全场。观众看了十分感动,报以热烈掌声。这个戏在恩派亚连演连满一个多月。
初战告捷,使筱文滨十分兴奋,他雄心勃勃,要把文滨剧团办成上海第一流的文艺团体。为此他首先壮大演员阵容,抱定宗旨广收名流,不搞清一色的独家流派。1939年夏王筱新、王雅琴的新雅社在东方第二书场演出,由于人员波动准备散社。筱文滨闻讯赶去与王筱新商议,经双方同意,新雅社并入文滨剧团,扮相秀丽、唱腔幽雅、蜚声剧坛、曾被观众选为“申曲皇后”的王雅琴成为文滨剧团的主要台柱,这使文滨剧团的实力大大增强。王雅琴和筱文滨首次搭档演出的《碧玉簪》又一炮走红,奠定了两人日后长期合作的基础。
筱文滨不仅关注当时象王雅琴那样如日中天的当红明星,而且把目光投向开始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提携和造就了申曲舞台的一批又一批新人。他的学生邵滨孙一直得到他的青睐,在文滨剧团创办之初已挑起了大梁。王盘声虽不是他收的学生,但他一视同仁,很早就对王盘声十分欣赏,不断加以点拔,正是在他的影响下,王盘声逐渐走红,成为一代名家。袁滨忠是筱文滨收的关山门弟子,慧眼识英才,筱文滨及时发现了袁滨忠的潜力,打破陈规,在未满师之时就放他去爱华沪剧团,使他得到更多的锻炼,日后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三位青年演员都对筱文滨怀有很深的感情,都十分热爱筱文滨创造的文派艺术,正是在对文派艺术深入研究、深刻领会的基础上,创造了各自具有独创性的邵派、王派和袁派艺术。
筱文滨虚怀若谷,爱才如渴,使文滨剧团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当时申曲界的名角红星都以加盟文滨剧团为荣,丁是娥、凌爱珍、石筱英、杨飞飞、顾月珍、汪秀英、赵春芳、解洪元、筱爱琴和丁国斌等先后聚集到文滨剧团旗下,再加上原有的筱文滨、筱月珍、王雅琴、邵滨孙、小筱月珍、王盘声、杨月英和陈阿东等。文滨剧团可以说名角荟萃、人才济济、盛极一时。当时被称为“水泊梁山”,拥有108将。其实文滨剧团全盛时期演职人员进进出出处于流动状态,但基本阵容已超过220人,成为申曲界人员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名副其实的“托拉斯”。
二
筱文滨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而且是一个极具改革意识的经营管理专家。在领导文滨剧团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大胆的改革措施,不断把申曲艺术推向新的高度,并且逐渐形成了沪剧历史上又一次新的发展高潮。
在行政管理上,筱文滨组建了团委会,经常在散戏后到他家开会,边吃夜宵边商议业务上的事。并以前后台分工为界,分别设立了经理室和剧务部两个机构。经理室负责票务财务和接洽剧场,剧务部分管剧目创作和排练演出。他对剧目创作极其重视,亲自担任剧务部主任,后来又委派邵滨孙负责,大力加强编导力量。除三顶帽子外,还陆续引进赵燕士、田弛、宋掌轻、刘谦、莫凯、乔红薇、苏丹和叶峰等。在剧目题材上,他大力倡导表现当代都市生活的时装剧,也就是人们后来常说的西装旗袍戏,使西装旗袍戏逐渐成为文滨剧团演出剧目的主流。为了提高演出质量,他尝试逐步以剧本制来取代原来的幕表制,同时设立专职导演,他和邵滨孙都身体力行,积极参加剧本编写,多次担任导演工作。他还实施奖励制度,对演出剧本设立金牌奖和银牌奖,凡是上座客满达到一定场次的可获金牌奖,以此鼓励创作人员编演好戏的积极性。
文滨剧团演员众多,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筱文滨把剧团分为两个队,同时在恩派亚和大中华两个剧场演出,然后定期轮换对调。他还提倡为演员写戏,要求编剧根据不同演员的不同戏路和风格进行创作,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三
文滨剧团的演出在综合艺术上也有很大的改进提高。筱文滨主张向话剧学习,舞台装置从软片发展到用立体布景,化装以油彩代替过去的水粉,灯光也从过去仅用照明灯到开始用五彩灯和聚光灯。同时根据剧目的需要,添置了许多西装、旗袍、古装和清装,道具也远比过去讲究。当时服装道具的箱子有21只之多。在音乐上,除原来的四大件外,还先后增加扬琴、秦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有时甚至尝试过用钢琴伴奏。乐队除了为演员演唱托腔拉过门,还要演奏开场音乐和气氛音乐,使演出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文滨剧团的广告宣传也进行了改革和强化,不仅剧场门口张贴大型海报、精心制作五光十色、引人注目的霓红灯,还把海报贴到曹家渡、提篮桥、老西门等边缘地区,扩大宣传。同时充分利用上海的现代化传媒手段,在申报、新闻报、罗宾汉报等主流报刊和名家电台不断发送演出消息,争取更多观众。
当时筱文滨既要登台演出,又要唱电台、唱堂会,还要管理剧团,真是忙得团团转。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唱七只电台、十五只堂会。为了赶时间,只能每天写好一张节目单,写明每档活动时间地点,不时翻看,以免误时。他开始自备一辆三轮车,由于嫌速度慢,改叫祥生出租汽车。后来干脆买了一辆旧的福特牌汽车修一修,专门用来赶场子。他的汽车牌号为7383,大家戏称为“七开八开”。
筱文滨为人豁达四海,进行剧团管理时,很注重感情投入,关心大家的生活和福利。演职员一个月满勤,加发一天工资。凡是经济上有困难的,他总是慷慨解囊,热心相助。得知演员生日,他邀集同人发起公贺。他曾开办药厂,增加剧团收入,还组织足球队,亲任领队,活跃业余生活。团里员工有病,可持他的名片到一些名医那里免费看病。正因为这样,文滨剧团具有很强凝聚力,吸引了各路英才。
在筱文滨带领下,文滨剧团业务蒸蒸日上,一个又一个新剧目在观众中打响。尤其象《情天血泪》、《恨海难填》、《秋海棠》、《空谷兰》、《大地回春》、《天下父母心》、《原野》、《叛逆的女性》、《碧落黄泉》和《铁骨红梅》这些时装剧卖座更加红火。在根据电影《桃李劫》改编的《恨海难填》中,筱文滨扮演男主角张仲衡,学习借鉴话剧表现手法,演来更加细腻传神,当他在狱中发出“清白人反为四下困”的悲鸣时,观众无不潸然泪下。这个戏产生轰动效应,经著名导演应云卫推荐,被搬上银幕,成为筱文滨主演的第二部申曲电影,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叛逆的女性》则成为邵滨孙、石筱英创造的邵派、石派的代表作。至今仍盛演不衰。《碧落黄泉》更使王盘声一炮走红,戏中的“读信”唱段在上海街头巷尾到处传唱不息。
文滨剧团的成功带动了整个申曲界的改革创新。各个专业团体纷纷仿效他们的做法,改进舞美音乐,竞演西装旗袍戏,自觉适应都市观众新的审美需求,使申曲舞台出现了难得的繁荣兴旺的景象。1941年申曲开始改名为沪剧。从申曲到沪剧,不只是剧种名称的简单变化,它标志着以西装旗袍戏为主要特征的沪剧历史上第二次发展高潮已经形成。对于筱文滨和他领导的文滨剧团在这一时期沪剧艺术改革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作出的历史功绩应该给予充分的估价。抗战胜利后文滨剧团离开大中华,进入中央大戏院(位于北海路,现为市工人文化宫剧场)1947年我国革命戏剧家田汉、安娥夫妇在那里观看了文滨剧团演出的反映市民悲惨生活的时装剧《铁骨红梅》后,握着筱文滨的手说,“想不到沪剧已改进到这样的地步,有这样的成就。我第一次看沪剧,就已经上了瘾。”田汉还专门写了题为《沪剧第一课》的文章,热情赞扬了文滨剧团进行的沪剧改革。
六十多年前能办起这样一个规模宏大、明星云集、分工明确、管理严密的大剧团,真是令人难以想像。但正因为规模过大,也留下了日后走向衰落的隐患。1946年后随着沪剧演出日益活跃,文滨剧团已很难再维持它的托拉斯的形式。丁是娥、解洪元、石筱英、邵滨孙、杨飞飞和凌爱珍羽翼渐丰,成为在观众中有相当号召力的沪剧明星。他们陆续离开文滨剧团,自立门户,自己组建新的剧团,再加上筱文滨的妻子和搭档筱月珍于1947年不幸病逝,使文滨剧团折断一根大梁,此后逐渐走下坡路,但王盘声、王雅琴和小筱月珍依然坚守阵地,使文滨剧团仍然保持了一定实力,主要演出场所改在新光剧场,(位于宁波路,即现在新光电影院)。1951年文滨剧团改建为艺华沪剧团,筱文滨年事渐高,不再担任负责人,但还作为主要演员经常参加演出。
1956年上海戏曲学校招收沪剧班学员,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师资力量,希望筱文滨出山。筱文滨一贯重视新生力量的培养,欣然前往。这以后他把后半辈子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沪剧教学事业。1965年元旦筱文滨退休,于1986年3月中风病逝,终年82岁。上海沪剧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一代沪剧泰斗从此长眠在松柏丛中的石碑下。人们没有忘记这位为沪剧艺术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前辈艺术家。他当年创办文滨剧团进行改革创新的经验和教训,今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