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上艺潭 ;>>正文

京剧何时传入上海

  京剧形成于清道光二十年左右,即1840年左右。此时京剧不仅已在北京称雄剧坛,而且向各地辐射。道光末年、咸丰初年,京剧就传到了天津,光绪中叶天津出现了金声、庆芳等四大名园,京剧演出也盛极一时。在河北、东北、山东也日渐流行。

  京剧也传播到了南方,传人上海的时间是在清同治六年(1867)。上海早在明代就是戏曲流行的地区。清嘉庆初年起,上海的商界形成年规唱戏的习俗。就是在每年春节期间,由各商帮同业公所轮流出资延请戏班演唱“年规戏”,一般放在当时的商业中心区域城隍庙戏台演出。有一首《沪城岁时衢歌》这样写道:“豫园晴午景轩眉,同上春台次第窥;相约破功夫早到,庙楼日日有年规”。开初几年,年规戏主要唱昆腔,后来徽班大量南来,取而代之。同治年间,上海已出现许多戏园,如三雅园、一桂轩、久乐园等。

  清同治五年,英籍华人罗逸卿在上海石路(今福建路广东路一带)建造了一座仿京式的戏园“满庭芳”。同治六年春开张时,罗逸卿派人到天津去邀请京戏的戏班到该园演出,这是京剧最早从北方传入上海。同一年,巨商刘维忠又在上海宝善街兆贵里(今广东路福建路一带)建造了丹桂茶园。他邀请北京“三庆班”等戏班中的名角组班南来,并到广州去置办华丽的戏装行头。这次来丹桂茶园演出的有老生铜骡子(刘义增),文武老生夏奎章、熊金桂、景四宝、周长春、周长山,旦角王桂芳、陈双喜、冯三喜,架子花董三雄、疤痢王(王攀柱),武生胖羊儿,武丑张三等。同治七年秋,丹桂茶园再度进京聘请周春奎、大奎官(刘万义)、孟七、张七、王桂喜、杨月楼及鼓师程章甫(程长庚之子)等名角到沪献演。

  首批南下到上海演出的都是京戏的名角,他们演出的剧目有来自徽班、汉班、秦腔的一些传统戏,还有不少新排的连台本戏和灯彩戏。其中十本连台本戏《五彩舆》描写明代清官海瑞与奸佞鄢懋卿斗争的故事,戏中鄢懋卿夫人乘了五彩舆,与民家娶亲队伍争道夺路,引起诉讼。京剧一在上海露演,新的京戏戏园,新的京戏剧种,新的京戏剧目,新的京戏角儿立刻受到沪上观众的浓厚兴趣,所谓“沪人初见,趋之若狂”,一下子就风靡了全城。有一首《沪北竹枝词》写道:“自有京班百不如,昆徽杂剧概删除。门前招贴人争看,十本新排五彩舆。”由此可见当时盛况之一斑。在京剧南来之前,上海剧坛昆腔已经衰微,最盛行的是徽戏,但自到京剧进入上海后,徽班受到冲击,后来逐渐走上京徽合班同台,进而化徽为京的途径。

  到光绪年间,京剧在上海已经盛行,京角来沪十分频繁,如京剧“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老生汪笑侬、刘鸿声,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旦角时小福、余玉琴、田际云,花脸金秀山、刘永春等,经常来往于京沪之间,还有一批名角则留居上海,如夏奎章、王鸿寿等。后来成为上海京剧名角的夏月珊、夏月润就是夏奎章的儿子。上海逐渐成为京剧在南方活动的中心,并向附近省市迅速传播。此时,活跃在扬州附近的里下河的水路戏班和杭嘉湖地区的水路戏班,开始从演徽戏、昆曲转为京徽合演或改演京戏了,水路戏班利用江南水乡河网纵横的特点,驾船流动于集镇码头。他们或演庙台戏、露台戏、水台戏,或演船台戏,观众可在岸上观剧,或乘船在戏船边观剧。水路戏班的活动,更加扩大了京剧在南方的传播和影响。

  

  作者:沈鸿鑫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