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戏曲,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外国的歌就是歌(歌剧Opera)只歌不舞。舞就是舞,(舞剧、芭蕾,Ballet)只舞不歌。剧就是剧(戏剧Drama)只说,不歌也不舞。(当然,以上这些如果穿插歌舞,那是另一回事)而我国的戏曲,又歌、又舞、又说,不仅是这样,近代学者王国维说得好:中国的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故而是歌、舞、剧三者合而为一。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上海剧坛有许多开先河之举。
一、最先叫京剧
中国的戏曲非常丰富,有三百多个剧种,他们各有各的来历,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流行地区。也有全国性的大剧种,目前人们说得最多的是: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京剧,过去有人称它为国剧。
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乾隆皇帝八十岁生日,清廷的官员和大商人(盐商)联手把安徽的徽班弄到北京演出,替乾隆祝寿。最初去的是以程长庚为主的“三庆”班,以后又陆续去了“四喜”“春台”“和春”三个班子,习惯上合称为“四大徽班进京”。
给皇帝祝寿的活动过去以后,徽班(他们唱的是徽调)要在北京站住脚,不那么容易,必须适应当地的乡土,进行变化,进行革新。于是吸取了汉剧、昆曲、梆子等等的营养,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融会、磨合,到了清同、光年间,逐渐形成新的剧种。当时还不叫京剧,而是以主要曲调“西皮”、“二黄”命名,就叫“皮黄”,或者叫“二黄”。
“皮黄”传到上海,也就是唱“皮黄”的京班子头一次到上海,是在1867年。1876年3月2日,上海的《申报》的一篇文章里第一次出现了“京剧”的字样。这是上海人把“皮黄”叫做“京剧”。因此,也可以说:京剧这名称是上海人取的。
二、最先建造剧场
最早在城市里演戏,原是在茶楼,观众厅里摆着一只只茶桌。观众坐在茶桌边喝茶、看戏。戏台是突出的,三面都有观众,三面都可以看。
1907年,夏月珊、夏月润(人称夏氏兄弟)兴建“新舞台”。完全打破了旧式茶楼的格局,吸取西方剧场的模式,观众厅里改成一排排的观众席,舞台也改为镜框式的,只是台口略微突出。还采用了灯光、布景,最先是日本技师设计,后来由中国艺术家张聿光设计。这在全国都是首创,后来逐渐推广,发展到全国。
“新舞台”在哪里?当时我国租界很繁华很热闹,可是夏氏兄弟偏偏在中国地界,南市区九亩地建造。现在就是大镜路的开明里。
参加新舞台演出的除夏氏兄弟以外,还有潘月樵、冯子和、王鸣寿等。他们主要演出新戏(包括现代戏、外国戏),乃《新茶花》、《黑藉冤魂》《拿破伦》等等。他们是海派京剧的先行者。
三、最先演“连台本戏”
最早的传奇往往篇幅很大,如演西游记他故事的《升平宅筏》,演三国故事的《鼎峙春秋》,演杨家将故事的《昭仪萧韶》,都有二百四十本。但它们结构松散,连贯性不强,结构不紧密,不能与后来海派京剧的连台本戏相比。
海派京剧的连台本戏,吸取了西洋的编剧、结构手法,有主要人物、中心事件、贯穿情节,有关子,有悬念,让观众看了这一本,还想看下一本。颇有点像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其它还有机关布景,改良服装,更加强了可看性。有时还增加西洋乐器,丰富了京剧音乐。这些都是上海的创造。当时比较出色的连台本戏有《狸猫换太子》、《封神榜》、《西厢记》等等。
四、最先叫“话剧”
中国三百多个剧种的戏曲全部是土生土长的,唯有话剧是外来的,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话剧本来也不叫话剧,它来源于日本的新剧。李叔同(后来的弘一法师)和欧阳予倩等在日本留学时,就参加过日本新剧的演出。大约在1907年,他们回国时把新剧带到中国的上海,“五四”运动后,欧洲的戏剧传进来,再加以吸收。1928年,戏剧家洪深在上海提出建议,取名“话剧”,从此就定名为“话剧”。因此上海也可以说是话剧的发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