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
这是一部八场十六景的音乐舞蹈史诗,又称“大歌舞”,是上海文艺界为庆祝上海解放十五周年,迎接第五届“上海之春”而作,首演于1964年5月23日在文化广场举行的第五届“上海之春”开幕式。市党政领导、各省市音舞界人士和各界观众10000余人观看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表演。
大歌舞借鉴国外同类艺术样式的成功方法,以演员表演和舞蹈、哑剧、朗诵等艺术形式,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全市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界最优秀演员倾力投入,共有3000余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参加演出,首演后引起轰动,又加演四场,首轮演出观众达7万余人次。
同年6月16日,陈毅副总理陪同一批国宾观看了大歌舞专场演出,次日即饶有兴趣地在上海文化俱乐部接见大歌舞主要负责人许平等人,对该剧热情肯定,并提出了加工修改意见。
后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出访期间在谈到建国15周年将有众多外国友人访华,想搞一台反映我党革命历史的文艺作品,陈毅就介绍了在上海看到的这一台大歌舞,于是,周恩来决定亲自来沪观看。
7月13日,周恩来、陈毅在上海市党政领导陪同下,到文化广场观看了大歌舞。结束后,周恩来总理等走上舞台,十分高兴地同演员们见面握手,祝贺演出成功。
当夜,周恩来召见上海市文化局长孟波,副局长、大歌舞艺术指导许平,肯定了该节目,并表示准备当年创作一台大歌舞于国庆节在北京演出(也就是后来的《东方红》),由首都北京和上海合作。随后,上海大歌舞部分主创人员许平、仲林(舞蹈编导)、童本一(舞台监督)、李世甘(舞美设计)等奉调赴京参与《东方红》筹备。
在首都,在周恩来的亲自关怀和直接主持下,成立了以周扬为组长,包括文化部、总政、北京市、上海市等有关负责干部参加的大歌舞领导小组,调集各路精兵强将,参考上海的演出,几个月奋战之后,创作出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并于建国15周年大庆时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献演,后来拍成了彩色宽银幕影片在全国放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