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上艺潭 ;>>正文

百年越剧话沧桑

  卫 明

  越剧到今年,整整一百年了

  一百年前,1906年3月26日,原来是属于说唱的曲艺形式的浙江嵊州乡间的“落地唱书”,第一次登上简陋的舞台,演变成戏曲形式的“小歌班”,也叫“的笃班”。因为那时没有乐队,只是干唱,由一付鼓板“的的笃笃”地伴奏,实际上只是打节拍,所以叫“的笃班”。

  1917年,小歌班第一次进入上海,由于在艺术上过于简单、粗糙、原始,站不住脚。同年7月,二次进入上海,还是站不住脚。这两次都是在南市九亩地新镜花园演出。

  1919年,卫梅朵、白玉梅、马潮水第三次进入上海,吸取了绍兴大班的营养,丰富了曲调,加上丝弦伴奏,在北新疆路北公益里华兴戏院(原第一戏院)改为升平歌舞台演出。这一次站住了脚。

  1922年,马潮水到大世界演出,当时叫做“绍兴文戏”。

  上世纪20年代,绍兴大班(今绍剧)也曾叫越剧,当时百代唱片公司灌制的绍兴大班唱片《龙虎斗》,就标名是越剧。

  1923年7月9日,第一个绍兴文戏的女子科班在浙江嵊县(今嵊州)中南乡施家岙成立。从此女子绍兴文戏日渐兴旺,曾被叫做“嵊剧”。

  1935年,宁波媒体把女班叫做“越剧”。

  当时最有名的是赵瑞花、屠杏花、施银花和姚水娟,人称“三花一娟”。

  1938年女班带着越剧的名称大量进入上海。

  赵瑞花、屠杏花、姚水娟等在通商旅社剧场演出。稍后筱丹桂在恩派亚戏院(后来的嵩山戏院,今不存)演出。

  越剧进入上海,不断进行革新,吸取昆曲和话剧的营养,建立编导制度,逐渐有了新的面貌。

  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尹桂芳、袁雪芬对越剧进一步进行了革新。1946年,袁雪芬演出《祥林嫂》,受到田汉的重视,并推荐了给周恩来。

  1947年,越剧“十姐妹”首创建越剧学校及实验剧场,演出《山河恋》,与当时的统治当局进行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解放以后,越剧有了新的发展、改革,还拍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六部电影,迅速走向全国,并走向海外。

  目前,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京、昆、越、豫、黄(梅戏),其中就有越剧。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