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为媒质的、人类表达自己某种感情的行为,一种富于节奏性、韵律性、动态性、形象性的社会艺术活动。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生生息息,流传至今,成为一门具有独立品格和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舞蹈,有着灿烂的历史和富庶的遗存。而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我们追溯700多年上海舞蹈的繁衍踪迹,感受到中国舞蹈艺术的魅力无处不在,上海,成为中外舞蹈活动最为引人注目的大都市。
一、上海舞蹈事业的历史沿革
西周武王(公元前1100年)前,上海地区,祀神、节庆、娱乐和劳作性舞蹈初具雏形。宋元以前,上海舞蹈逐渐成为吴越舞蹈的孑遗。各类龙舞、行街舞到明清时期已由外省流入上海。1843年上海开埠之后,剧场表演的商业性舞蹈开始流行。1897年后,交际舞(又称交谊舞)开始传入上海,相继出现了交谊舞会,专业性舞厅和职业舞女。1925年开始,美国现代舞团、莫斯科邓肯舞蹈团先后来沪,开创了现代舞进入中国的先例。
30年代前后,上海舞蹈活动出现了与群众运动、人生命运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吴哓邦从日本学习现代舞回上海后,相继创办了“晓邦舞蹈学校”和“晓邦舞蹈研究所”,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舞》等革命舞蹈。1920年前后,黎锦晖编创了《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大量儿童歌舞,又先后创办“中华歌舞专门学校”和中华歌舞团等,辗转京津江浙等地演出,使上海新校园儿童歌舞对全国产生极大辐射作用。40年代戴爱莲在“逸园”举办了舞蹈晚会,首次在上海推介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与此同时,上海育才学校舞蹈组、上海银钱业同人联谊会舞蹈组和成立于1935年的“新安旅行团”等团体更直接将舞蹈活动与民主革命联系起来。而作为西方舞蹈的芭蕾,这一时期也在上海迅速流行,1936年俄国侨民N·孛可尔斯基创办了“上海芭蕾舞学校”,1940年英国侨民“A·D·C剧社”也成立“俄国歌舞团”,相继在上海演出了《鱼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等芭蕾经典剧目。
二、上海舞蹈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上海的舞蹈艺术活动更显大众化、民族化的特色。相继成立了华东新旅歌舞剧团、红旗歌舞团等舞蹈表演团体。上海舞蹈工作者对中国古典的和民族民间的舞蹈,着手进行挖掘、改造或加工修改,同时着力创作反映新社会新生活的新舞蹈,使上海舞蹈艺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生活气息的舞蹈作品,如《莲湘》、《荷花灯》、《花篮灯舞》、《剑舞》、《全民皆兵》等。
“文革”期间,除了《白毛女》被纳入“八个样板戏”之外,大多是一些“忠”字舞、“语录舞”和宣传“文革”,宣传图解当时政治路线的节目,而真正舞蹈艺术本体上的作品则几无长进。
上世纪70年代中叶特别是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上海舞蹈活动出现了空前活跃和兴盛时期,形成了以探索性、多样性为主的舞蹈创作特征。对现代舞的探索首先在上海崛起,以胡嘉禄为代表的上海年轻的歌舞编导家集中编创了《乡间小路》、《血沉》、《独白》、《绳波》、《理想在召唤》等一批现代舞作品,同时出现了蔡国英等创作的《雷雨》、《阿Q》等一批中小型现代芭蕾作品,而以李晓筠为代表,创作取材于中国古典音乐的舞蹈《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十面埋伏》等,则显示了上海的中国古典舞蹈的新发展。而以舒巧、仲林为代表的上海舞剧编导群体则是如连珠炮似的接连推出《奔月》、《半屏山》、《凤鸣岐山》、《木兰飘香》、《画皮》等舞剧力作,更使上海成为探索新时期中国舞剧创作的又一中心,并由此引发了全国舞蹈界探索舞剧审美本体的大讨论。这一时期的群众舞蹈,包括少儿舞蹈也同样出现具有探索性、多样化的新节目问世,群众性舞蹈活动十分活跃和广泛。
80年代以后,上海舞蹈演员,尤其是芭蕾舞演员在世界重大赛事中相继获奖。1982年,汪齐风在日本第三届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获奖,乃中国芭蕾演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首例。此后,杨新华、辛丽丽、蔡丽君、蔡一磊、谭元元等分别在各国际芭蕾比赛中获重要奖项。
三、上海舞蹈团体
1、现阶段上海专业舞蹈演出团体主要有:
上海歌剧院舞蹈团
上海芭蕾舞团
上海歌舞团
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
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舞蹈团
现阶段主要业余舞蹈演出团队有: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艺术团
上海市工人茉莉花艺术团
上海市白玉兰民间艺术团
上海市少年宫小伙伴课余艺术团舞蹈组
上海电视台小荧星艺术团舞蹈队
2、现阶段上海舞蹈教育机构:
上海市舞蹈学校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
3、现阶段上海舞蹈专业社团:
上海舞蹈家协会
上海国际标准舞学会
四、上海舞种:
1、民族民间舞
中国56个民族,都各有自己的民间舞,但上海没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只有汉族的民间舞,故称上海民间舞。而上海民间舞,不像其他地区民间舞有显著特点,因为上海是个新兴的移民城市,受外地和国外,包括大约公元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公元500多年以来的古吴越文化及至上海开埠后西方欧美舞蹈的种种影响,最终既导致上海民间舞传统特点的相对减弱,却形成和发展了“海纳百川”、“众体交融”的独特的海派风格。
主要如“龙舞”,模拟龙的形态和动作的仪式舞蹈,后发展成节日灯会表演的娱乐性舞蹈,先后有“土龙”、“草龙”、“花龙”乃至“滚灯”等。
上海还有“灯会”,多为夜间表演,“灯”与“舞”同义,“灯”为舞蹈道具,也有不以“灯”为名的舞蹈,前者如“马灯”,即马舞,后者如“高跷”、“莲湘”等。
上海“灯会”主要是“元宵灯会”,相当热闹,程式讲究,分“出灯”、“聚灯”、行街(边舞边行进)、“迎灯”、“赛灯”到“谢灯”。
2、中国古典舞
这是一种技艺规范化,表现手法程式化,训练体系科学化,具典范性、传统性、代表性的中国舞蹈,富有鲜明的民族审美特征。
上海探索中国古典舞始于建国初期的1950年。当时,华东新旅歌舞剧团聘请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传钤、华传浩与该团舞蹈家组建古典舞教学小组,制定教学计划,将昆剧中“身段”、“毯子功”、“把子功”加以分解组合,进行教学,使之适用于舞剧、舞蹈表演,不仅形成了中国古典舞教学纲要,而且汪传钤进而撰写了《中国古典舞身段研究》。另一昆剧表演艺术家方传芸也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舞蹈学校执教,总结中国古典舞基本要素,编撰《形体教材一条龙》,上海市舞校在民族舞专业中设立了中国古典舞课程。
上海的中国古典舞作品,或以古典舞为主要特征的作品有:汪传钤、舒巧、钟宛文编导、舒巧等表演的女子群舞《剑舞》,李晓筠根据古筝名曲《高山流水》,采用中国古典舞为主要语汇创作的同名三人舞等。
3、芭蕾舞(Ballet)
一是指从16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有严格规范技巧和结构形式的西欧古典舞蹈样式,女演员穿特制的舞鞋,跳脚尖舞,是该舞种特征之一。
二指芭蕾舞剧,即以西欧古典舞为基础,溶戏剧性情节、性格舞、哑剧、音乐、舞台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戏剧艺术,现代芭蕾舞剧常要打破古典芭蕾规程,也溶入现代舞元素,形式相对灵活。
20世纪20年代西方芭蕾随外国侨民传入上海。1926年3月俄罗斯人在上海卡尔登大戏院上演《吉赛尔》,从此,芭蕾在上海逐渐传开。而1960年上海市舞蹈学校胡蓉蓉等创作的中型芭蕾舞剧“白毛女”,这是上海自己创作演出的芭蕾舞剧。
4、现代舞(Modem
Dance),又称现代派舞蹈,中国的吴晓邦于上世纪30年代在日本学习德国现代舞后在上海创作一批舞蹈作品,他称之为“新舞蹈“。80年代初,以胡嘉禄为代表的上海青年舞蹈工作者,借鉴外国现代舞因素,结合中国美学观点,对中国现代舞作了积极探索,上海歌舞团的《路》、《乡间小路》,复旦大学舞蹈团的《1+1=0》、《墙》,静安区文化馆的《上海潮》,都是其中较受欢迎的新作。21世纪初,上海原创现代舞已不多见。
5、少儿舞
从20年代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开始,上海少儿舞蹈创作演出一直活跃,尤其是80年代后,以上海电视台“小荧星“艺术团、中福会少年宫、小天鹅芭蕾舞团为代表的全市各区、县少年宫,工人文化宫以及遍布全市城乡的学校、幼儿园、课余少儿艺校、培训班等,都有少儿舞蹈活动。
6、中国舞剧
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采用音乐、戏剧表演(如哑剧)、舞台美术(包括布置、装置、服装、灯光、道具)等种姐妹艺术,表现特定的戏剧情节和不同人物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语言的戏剧品种。中国新舞蹈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吴晓邦创作的《罂粟花》(1939年)被人们称为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现代中国舞剧。
此外还有歌舞、组舞等舞蹈样式和近年来流传开来的“踢踏舞”、“街舞”、“健身舞”、“排舞”、“老年体育舞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