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上艺潭 ;>>正文

从《芦荡火种》到今日沙家浜

  近年来,京沪和各地的舞台、银屏上,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等“红色经典”频频出演,剧中动人心弦的故事,好像又把人带回到了当年血与火的战斗岁月。其实,从编演沪剧《芦荡火种》到今日沙家浜之崛起,它本身也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沪剧《芦荡火种》亮相舞台

  因为八年抗战为中国的历史留下了太多的记忆,所以几十年来,曾涌现出许多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小说、诗歌、戏剧、电影作品。

  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上海人民沪剧团在筹划创作剧目时,读到一篇崔左夫所写的报告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作品叙述1939年秋,新四军的一个支队“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36名伤病员,在团政治部主任刘飞带领下,来到常熟阳澄湖西的芦苇荡养伤。他们在地下党和群众的掩护下,与敌伪进行了巧妙的斗争。故事生动感人,富于传奇色彩,沪剧团决定将它改编成一部现代剧,集体创作,由编剧文牧执笔。

  沪剧团陈荣兰团长和文牧等深入到阳澄湖一带,听当地群众回忆新四军的战斗故事;还到有关部队收集素材,多次采访了刘飞中将等伤病员中的幸存者。他们以崔左夫报告文学为基础,又对丰富的生活素材加以提炼、概括,编成了沪剧《芦荡火种》,在舞台上展现了一幅江南地区抗日军民与敌伪殊死斗争的壮丽图景,塑造了阿庆嫂、郭建光、陈天民、沙奶奶、胡传奎、刁德一等人物形象。剧中十八位新四军伤病员在群众掩护下,隐蔽在芦荡,艰苦卓绝,顽强坚持;地下工作者阿庆嫂依凭开茶馆的特殊身份,在敌人眼皮底下,巧与周旋。最后,病愈的战士化装成戏班,混入胡传奎的喜堂,全歼了敌人。作品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军民间的鱼水深情。这个戏还充分发挥了沪剧的剧种特色,展现了江南的水乡风光和民俗风情。沪剧<<芦荡火种>>于1960年1月在上海的共舞台首演,由杨文龙导演,由著名沪剧艺术家丁是娥饰演阿庆嫂,其他主演有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俞麟童、张清等。此剧一炮打响,获得成功,并风靡了舞台。

  文牧其人

  在《芦荡火种》创作中,执笔者文牧功不可没。但人们对他不一定熟悉。文牧先生原名王文爵,1919年出生于上海松江县。读小学时他就喜爱盛行于浦江两岸的申曲(即沪剧的前身),小学毕业后,在一爿米行里当学徒。十七岁上毅然离开米行,拜师学唱申曲。他做过演员,编过幕表戏,自己挑过戏班,几乎跑遍了江南的城镇码头。解放以后,他才成为国家剧团的专职编剧。从此他的现代戏创作一发不可收,短短几年推出了<<好儿女>>、<<罗汉钱>>、<<金黛莱>>、<<鸡毛飞上天>>等多部剧作。他执笔的<<罗汉钱>>根据赵树理小说<<登记>>改编,是沪剧反映新生活、新人物的成功尝试。该剧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荣获剧本奖,1956年还拍摄成影片,从此沪剧走向了全国。可以说<<罗汉钱>>是沪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文牧参加创作的<<金黛莱>>也荣获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文牧成为当时沪剧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文牧对江南城镇十分熟悉,接触过三教九流各式人物,又曾在日寇、伪军、流氓、乡保长鼻子下过过日子,加之又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因此剧本所塑造的阿庆嫂、胡传葵、刁德一等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呼之欲出。“摆开八仙桌,招接十六方,砌起七星灶,全靠嘴一张”,把一位机智灵巧的茶馆老板娘刻画得栩栩如生。剧中还精心设计了阿庆嫂、胡传葵、刁德一的一段“三重唱”,充分运用戏曲传统手法,表现出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人物的不同性格。陈天民看病时用的“藏头药方”也极有妙趣。剧中还充溢着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醇厚的民俗风情,阳澄湖、芦苇荡、走坊郎中、大做亲等等。剧中的唱词既通俗又生动,象“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等唱段,一经演出便不胫而走,到处传唱。因此当时沪剧团出外演出,所到之处,<<芦荡火种>>都受到热烈的欢迎。

  改编成京剧《芦荡火种》、《沙家浜》

  1963年,沪剧《芦荡火种》复演,正在上海的江青看了此剧,当即被她选中,通过文化部推荐给北京京剧团改编成京剧。京剧改编本初名《地下联络员》,由汪曾祺、杨毓珉、萧甲、薛恩厚改编。汪曾祺,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早年师从沈从文,曾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起在北京京剧团任编剧,他另作有京剧《范进中举》和许多小说行世。杨毓珉,剧作家,曾任北京戏曲编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京剧团艺术室主任,其他作品有京剧《蔡文姬》等。此剧由萧甲、迟金声导演,李慕良等设计唱腔,赵燕侠饰演阿庆嫂,其他主演有高宝贤、周和桐等。首场彩排时,北京市市长彭真和罗瑞卿、江青等观看了演出。此剧基础不错,但并不理想。1964年1月,文化部安排沪剧《芦荡火种》进京演出,北京京剧团的创演人员得以仔细观摩,并与上海同行切磋。之后,汪曾祺、杨毓珉等又专程赴上海观摩研习。剧团还安排演员到部队体验生活。改编者对初稿作了认真的修改加工,在吃透原作的基础上,注意适合京剧的唱、念、做、打,对原剧的情节也作了一些增删。这一稿改名《芦荡火种》对外公演。演员阵容除赵燕侠外,谭元寿、马长礼也加盟进来。此次无论剧本还是舞台艺术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64年4月,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观看了演出,表示满意。1964年6月,此剧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的演出,得到广泛好评。

  1964年7月,在观摩大会期间,毛泽东等领导人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他亲自上台接见演员,称赞“阿庆嫂演得好,郭建光演得好,刁德一演得好”。几天后,江青到剧团又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要突出武装斗争,强调武装斗争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加强正面人物的音乐形象。”并提议把剧名改为《沙家浜》。

  在那个年代里,领导的“指示”往往就是作品修改的方向。毛泽东作为一位政治家、战略家,他提出这些意见当然是有道理的。然而,按照这些指示来修改《芦荡火种》却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沪剧原作是以阿庆嫂作为中心来布局谋篇的,地下斗争情节占较大篇幅,现在要突出武装斗争,以郭建光为第一号人物,势必整个结构要动,修改幅度可不小。

  为此,汪曾祺、杨毓珉等创作人员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他们加强了郭建光的唱腔,充实了“坚持”一场,又把原本中阿庆嫂带人化装成送亲队伍,混进敌巢,一举歼灭胡传奎的结尾忍痛割爱,改成郭建光等养好伤杀出芦荡、连夜奔袭、攻进胡府的“奔袭”、“突破”、“聚歼”三场戏。于是出现了《芦荡火种》的另一版本。在“文革”前和“文革”中这样的特殊年代里,一出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政治背景,《沙家浜》亦然如此。

  改稿《沙家浜》于1965年基本定稿并公演,1966年被戴上“样板戏”的桂冠。197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影片,由谭元寿、洪雪飞、万一英、马长礼、周和桐等主演,在全国放映,其影响就更广了。

  一出戏唱响了沙家浜

  <<芦荡火种>>的创作是建筑在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剧中不少人物都有生活的原型。新四军的伤病员实有其人,现在还有夏光和吴志勤两位健在。剧中的郭建光是综合了刘飞、夏光等人物塑造出来的。崔左夫报告文学中东来茶馆的老板胡广兴,虽是个男的,但象阿庆嫂这样以开茶馆为名掩护新四军的老板娘也很多,当时在苏州、常熟地区就有十几位。其中有一位叫陈二妹,她和丈夫陈关林在常熟董浜的镇上开了一爿涵芳阁茶馆,实际上是党的地下交通站。当时任江南抗日东路军司令的谭震林就经常来此,她曾多次护送过谭司令。为了掩护谭司令的孩子,她把自己的亲骨肉让别人领养。后来茶馆暴露,丈夫牺牲,但她并不屈服,带着一子一女继续为新四军奔波。1982年谭震林与夫人专程来找她,他们终于重逢,谭震林动情地说:“陈二妹是真正的阿庆嫂!”又如陈天民的生活原型是当年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领导人之一的任天石。

  然而,《芦荡火种》又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的艺术虚构和创造。这里原来不叫沙家浜,也没有红石村、春来茶馆。这里最初叫横泾,原来有个前荡村,在崔左夫的报告文学里也只有董家浜和东来茶馆。沙家浜、红石村、春来茶馆等都是沪剧《芦荡火种》的创造。

  沙家浜闻名于世之后,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是一些游客纷纷前来探访,当时到处是芦苇荡,进荡必须乘船,有一次为了接待上海来的游客,村里从乡供销社借来十八根毛竹搭起一座便桥。后来当地百姓自发办起横泾地区抗日斗争展览,上世纪80年代初横泾公社改名芦荡乡,1988年7月沙家浜革命传统展览馆对外开放,1992年3月芦荡乡正式改名沙家浜镇。随着游客越来越多,为当地催生出一个朝阳产业――旅游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建设,一个占地2500亩的沙家浜旅游名胜区已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里建有沙家浜革命纪念馆和由叶飞将军题写的“沙家浜”碑亭,广场上有郭建光和阿庆嫂的巨型雕塑,有象征十八位伤病员的石雕,这里还有春来茶馆,红石村等景观。置身于阳澄湖畔的芦苇荡,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的舞台场景顿时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而今天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的蜚声中外,与沪剧<<芦荡火种>>及其作者是分不开的,沙家浜是因戏而得名的,正如当地百姓所说的:“一出戏唱响了沙家浜”。一部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反过来又能给生活以巨大的影响,这正是文艺的特殊魅力所致吧!

  作者:沈鸿鑫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