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上艺潭 ;>>正文

具有现代都市特征的戏曲:沪剧

  在文化部公示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中,沪剧榜上有名。沪剧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它在这个特大型的现代都市里发源、生长、发展,它既具有吴越文化的品性,又带上了现代艺术和都市艺术的鲜明标记,是全国众多戏曲剧种中独具风采的一朵奇葩。

  沪剧起源于上海吴凇江、黄浦江一带农村中的山歌小调和俚曲,曲式短小,曲调朴实委婉,内容多表现劳动、爱情等,演唱者或在田野,或在街头演唱,被称为“山歌”或“东乡调”。到清同治、光绪年间,这种民间说唱形式逐渐演变为戏剧形式的“对子戏”、“同场戏”,当时曾称作“花鼓戏”。“对子戏”由上手、下手扮一生一旦或一生一丑演唱,同场戏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剧目有《拗木香》、《拔兰花》、《卖红菱》、《陆雅臣》、《庵堂相会》等。一般在茶馆一角面对茶客演唱,或在农村庙会、草台演唱,称为“唱高台”。花鼓戏屡遭官府禁演,艺人们为了避免被禁,渐渐流入市区,走街穿巷或在空地演唱,并效学当时流行的苏滩,把花鼓戏改称本地滩簧,即“本滩”。光绪二十四年(1898),许阿方、庄羽生等8人组成的戏班首次进入市区四马路(今福州路)的升平楼茶园演唱。此后本滩戏班陆续进茶楼演出,逐步得以在市区立足。

  民国初年,本滩进入了大世界等大型娱乐场,1920年,著名艺人邵文滨等将本滩改名为申曲,二十年代后期,一批文明戏演员转入申曲戏班,编演了不少大型的时装戏、清装戏、古装戏,作为戏曲的表演形式日趋成熟。主要戏班有筱文滨的文月社、施春轩的施家班等。四十年代,又有从事话剧、电影的人士加入进来,从事编、导、舞美工作。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从此正式定名为沪剧。各剧团开始建立编导制,采用立体舞台装置,运用灯光、效果,在表演、音乐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沪剧编演了大量的“西装旗袍戏”,涌现出一大批名角,遂成为一种富有现代特点和都市气息的戏剧形式,在上海乃至江苏、浙江一带具有很大影响。

  全国共有360多种戏曲剧种,其中大多数以反映古代生活为主,而沪剧的剧目却以反映现代生活为主,并且以反映现代都市生活为主,这在众多的戏曲剧种中显现出了它独特的风采。

  沪剧在花鼓戏阶段,它主要在农村、集镇活动,其剧目内容也以反映农村集镇的现实生活为主,如《卖红菱》、《陆雅臣》等。进入上海市区后,观众对象、文化环境都有所变化,特别是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逐渐把反映的重点转移到现实的都市生活方面。早在1918年,刘子云的子云班就在花花世界率先编演了时事新戏《离婚怨》,此剧取材于民国初年发生在上海县城内的真实故事,开了沪剧编演时事新戏的先河。1925年,申曲又首次把电影《孤儿救祖记》改编演出。到三、四十年代,沪剧主要编演现代题材的剧目,其中有根据生活实事编写的,如写电影明星阮玲玉悲惨命运的《阮玲玉自杀》等;有现代题材的创作剧目,如《碧落黄泉》、《叛逆的女性》等;有根据文明戏、话剧、中外电影、小说改编的时装戏,如《秋海棠》、《雷雨》、《空谷兰》、《魂断蓝桥》、《铁汉娇娃》等。这些剧目绝大多数是描写现代都市生活的,内容上贴近观众,现实感和时代感强。改编外国作品,也注意使之中国化、现代化,如根据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铁汉娇娃》,改成了中国的故事,时间改在清末,教堂也改成了佛寺。另外这些剧目大多涉及市民家庭道德伦理、爱情纠葛,关注市民心态和城市弊病,多数为悲喜剧或悲剧。这些戏中的角色大多穿着西装、旗袍登场,故而称之为“西装旗袍戏”。

  沪剧作为剧种的整体风格清新、明快、通俗。它的表演,根据其反映题材的需要,较多吸收和借鉴话剧的手法,显得通俗、写实、质朴、细腻。它的表演注重通过舞台动作、表情、神态、眼神、语气等刻画人物的性格,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沪剧的唱腔音乐清纯柔美,委婉动听,富于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听沪剧演唱时,往往会联想到优美的江南丝竹和漪旎的江南湖光山色。沪剧音乐属于滩簧腔系,以板腔体为主,主要有长腔类、簧腔类、小调类三类。长腔长板是最常用的曲调,紫竹调旋律明丽悠扬,而近似说白朗诵、长达一百多句的赋子板更是沪剧一大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沪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创新,沪剧进一步发挥和发展了表现现代生活的优势,在编演现代剧目方面作出了很多建树,成为全国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中一支编演现代戏的劲旅。先后编演了《白毛女》、《罗汉钱》、《母亲》、《星星之火》、《黄浦怒潮》等,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拍摄成影片,影响遍及全国。传统剧目《庵堂相会》、《碧落黄泉》、《杨乃武与小白菜》及《雷雨》等经过重新整理而复演,成为优秀的保留剧目。上个世纪60年代初,沪剧又编演了反映抗战时期新四军和地下工作者斗争事迹的《芦荡火种》和描写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的《红灯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后分别被改编成京剧,更其风靡了全国。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荪、王盘声、筱爱琴、顾月珍、杨飞飞等艺术臻于成熟,并自成一家。新时期,又涌现出一批新的优秀剧目,如《一个明星的遭遇》、《姊妹俩》、《东方女性》、《明月照我心》、《寻娘记》、《清风歌》、《今日梦圆》等。在戏曲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沪剧仍拥有数量较大的观众群,不少剧目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使沪剧的影响力愈趋扩大。茅善玉、马莉莉、陈瑜、孙徐春、华雯、陈甦萍等在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等奖项获奖,成为观众欢迎的新的明星。沪剧还走出上海,多次组团赴香港演出。今年春节,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2006年中国新春音乐会上,由奥地利格拉兹交响乐团伴奏,上海沪剧院著名演员茅善玉演唱了沪剧《罗汉钱》的选段紫竹调《燕燕做媒》,雷鸣般的掌声响彻金色大厅,沪剧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更多的国外的知音。

  作者:沈鸿鑫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