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研究所沈鸿鑫先生谈:从“笑林大会”看上海滑稽、喜剧的发展
由上海市文联、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综艺部承办的“笑林大会――上海十大笑星评选”,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创造了同类节目收视率之冠,这充分说明广大观众对笑的艺术的特殊青睐。那么,为什么笑的艺术这样受欢迎,因为笑的艺术与民众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在旧社会,笑的艺术是讽刺反动统治者的武器,又是民众苦中作乐的一种娱乐形式。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笑的艺术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一是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二是化解人民内部的一些矛盾,消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谈到当前全球面临金融危机,建议大家多看喜剧,藉以缓解心理压力;三是,以幽默的艺术给观众以智慧的启迪。
上海滑稽“铁三角”(从左至右)姚琪儿、毛猛达、陈国庆
这次笑林大会,我认为办得很成功,它对上海的滑稽、喜剧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申城的观众中掀起了一股喜剧热潮,因为笑林大会上表演的独脚戏、相声、小品都是上海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样式,如今集中展示,重新燃起了观众中对这些艺术的热爱之情;二是通过竞赛,检阅了上海滑稽、喜剧界的人才和力量;三是通过比赛,交流技艺,互相促进,大家都有所提高;四是推动了创作,这次比赛中暴露出新创作较少的缺憾,使大家有一种紧迫感,在颁奖晚会上就有几个即兴创作的节目,而且创意不错,这也是推动的一种表现。这是在会内,在会外,差不多与此同时,上海的滑稽舞台也很活跃,钱程的专场,周立波的清口,人民滑稽剧团的专场,青艺滑稽剧团的《喜从天降》等等,都给上海的滑稽舞台带来了生机。笑林大会也好,滑稽舞台也好,所有这些,都为上海的滑稽、喜剧艺术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这是很可喜的事情。
笑林大会闭幕式
笑林大会也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对上海的滑稽艺术如何推进和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我认为我们可以把这些启示和和滑稽艺术八、九十年发展的历史结合起来加以思考。
我有几点想法。
(一)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始终是滑稽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独脚戏,一开始就是贴近生活的,特别是贴近上海这样的都市市民的生活,关注百姓的命运,生活际遇和心态情感。无论是《调查户口》,还是《七十二家房客》,反映的都是当时上海市民特有的艰辛的生活状况和愤懑和无奈的心境。独脚戏不仅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同时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现实,江笑笑被称为社会滑稽,刘春山称为潮流滑稽,他还经常根据报纸新闻,迅速编成段子演唱,而抗战时期,张樵侬、杨华生还参加抗敌演出队进行抗日宣传演出。今天我们的滑稽艺术如何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还要作很多的努力。一是要注重反映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的市民生活,又是在转型时期的市民生活,要反映出市民的生活状况,百姓的心态和心声;二是要找准时代的脉搏,以及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切入点。
(二)要勇于探索,善于创新,通过我们的滑稽、喜剧表演,充分发挥上海都市的文化特征、话语特征以及艺术表演的方式。上海的独脚戏也好,滑稽戏也好,都是在上海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鲜明地体现出海派艺术的特征,它的形式不是凝固的,而是开放的,它采取海纳百川,广采杂糅的方法,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你像美国歌曲《苏珊娜》可以改成滑稽舞台上的《妈妈不要哭》;上个世纪80年代,《军港之夜》、《外婆的彭湖湾》等歌曲都被改填了唱词后用进了滑稽戏。最近,钱程演出滑稽京剧、滑稽魔术,这些在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都曾出现过,独脚戏的鼻祖王无能找的下手钱无量原先就是变古彩戏法的艺人。这些东西都可以拿出来翻新,来表现新的内容。上海的滑稽就是采取拿来主义,其实今天我们接触的国内、国外的艺术品种更多了,可供我们借鉴、利用的东西也更丰富。当然,拿来以后,还要作艺术处理,要自然地融入滑稽的形式之中。另外,在反映新的内容的过程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必然会对原有的形式有所突破,这样就使滑稽艺术既有原来的特色,又有新的东西,甚至催生出新的形式。这样也就能常演常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要特别重视创作。任何一个剧种,它的发展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剧目、曲目的建设,一个是演出市场的培育和繁荣,再一个是艺术本体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就是人才的培养和积聚。所以对滑稽、喜剧来说,创作确是重要的一环。哪个时期,创作繁荣了,整个剧种也向前推进了,如果创作上不去,滑稽的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赵本山为什么能称雄春晚那么久,除了他的表演之外,本子也是关键。这次笑林大会普遍反映新作品比较少,在创作明显薄弱的情况下,尤其要强调加强创作。关于独脚戏、滑稽戏的创作,一是要提倡演员积极参与创作,其实这也是有传统的,我们不少前辈都有自编自演的能力,江笑笑、鲍乐乐曾出版过江鲍笑集(四集),第一、第二两集就收有104个作品。姚周,杨华生等也创作了不少段子。姚周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编演的《英语翻译》,为什么会成功,一是反映了上海特定的文化和生活,上海是十里洋场,许多外商云集上海,就要有买办,有翻译,当时洋泾浜英语成为上海滩一道特殊的风景;第二,与独脚戏的表现形式相契合,独脚戏有“学”这一门,学各地方言、学各种市声、学各地堂倌,当然也可以学英语;第三,姚周本身有这样的条件,姚慕双在美国人开的沙利文食品点当过服务生,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三个条件相加,这个节目的创作就获得了成功。后来姚周的学生中如双字辈中的吴双艺、王双庆、童双春等也是勤于创作的。所以我认为,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滑稽演员,必须要努力学会创作,其实据我看,大部分滑稽演员都有一定的创作能力,问题是这种潜质还没有有意识的充分的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当然还是要设法培养专业的滑稽、喜剧作家。我一直认为,培养像滑稽的作家、评弹的作家,其难度远比培养小说、话剧作家要大,因为它们的特殊性特别强。可以在演员中物色,成功的例子有,如张双勤、王辉荃等;另一个办法是在大学中文系、戏文系里物色热爱滑稽,也熟悉滑稽的人才,到剧团里来,通过实践,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剧作家。我想创作繁荣了,滑稽也会随之繁荣。
(四)对青年演员来说,一是要苦练基本功,说、学、做、唱,这些功课必须过硬,除此以外,还要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学一点才艺。二是要努力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对艺术的领悟能力,提高艺术创造的能力,提高创作作品的能力。去年,我在“越剧青春风”的研讨会上,曾说,演员之间的竞赛,比天赋,比基本功,还是低层次的比赛;而更高层次的是文化的比拼。谁的文化素养高,谁的艺术就有可能上到更高的层次。而对整个滑稽艺术来说,提高演员的文化素养,对全面提升滑稽艺术的文化品位,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