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新片《高考1977》、《黎明行动》会员观摩座谈会纪要
作为庆祝与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暨建国60周年大庆的献礼片,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创的两部新片《高考1977》与《黎明行动》引起了电影界的广泛关注与期待。2009年3月29日,上海电影家协会与上海影城联合举行《高考1977》与《黎明行动》会员专场试映观摩和学术座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石川教授主持了观摩后的学术座谈会,各界人士和与会专家围绕这两部影片展开了热烈讨论。现辑录会议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上影新片《高考1977》、《黎明行动》会员观摩座谈会会场(石川主持)
·王世桢(高级编审、上海电影家协会第二届秘书长):
我早就开始注意到各种报刊杂志上各种各样对《高考1977》的报道,观看这部影片对于我来说,真的算是一件值得期待与激动的事情。昨晚,我竟然激动得难以入眠。这部影片在我未看到之前绝对是个“悬念”。今天在看过电影之后,我可以毫不保留地说,这是一部很久都没有见到的好片子!
我大概于1987年退休,至今已差不多有20来年时间,对于当下的电影风格及产业市场并不十分敏感,自然了解也不很多。但大家都可以看得到,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中国以及中国人民命运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当今金融危机下,中国表现出从容而坚定的力量,真正显示出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在其间体会到社会主义一天天的繁荣与资本主义一天天的败落。
1977年的高考改革无疑是这场改革开放的先声,运用电影艺术表现这样宏大的事件背景是非常令人震撼的。我认为电影美学的深层含义就是:通过形象和声音、时间和空间来讲述人情、人性的故事,凡是好电影都应当做到直指人心、感化心灵。正如谢晋导演说过的一句肺腑之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也说明,真正的好电影就应当打入观众内心,而这种感动必定是源于现实,而且是从现实中提炼而出的。
《高考1977》无疑是一部非常真实的影片。本片在矛盾冲突的处理上,有主线与副线贯穿而成,既有层次,又显得合理。主线主要集中在孙海英饰演的老迟身上,这个人物是极“左”的,但他真的是一个好人,这是第一重矛盾;副线是围绕家庭成分问题展开的,这主要集中在父女之间从疏远到理解这一过程之中。我觉得,这部影片的剧本、导演、演员各方面都很好。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海电影的某种传统,这种传统我认为是始于谢晋的“反思片”,如《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在我看来,今天的《高考1977》亦属于反思类型。我觉得这是对反思片一种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也是我们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高考1977》真正做到了触动人心。
·李家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著名表演艺术家):
我就简单地从直觉观感出发,谈谈我的感想吧。我觉得这部影片不愧为一部好电影,看完后我真的是百感交集。我同时感受到了两种力量和立场:法治和人治。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人味儿”。而这种“人味儿”、人治不仅是因为有了邓小平这样一位伟人,而且是源于那个特定社会环境下个人生存的一种真实状态和真诚秉性。影片中有一类人是“生不逢时”的,正如赵有亮所饰演的陈甫德这一人物,绝对是当时那个年代成千上万生不逢时的人的典型。他对知识的重视以及试图私刻公章以帮助女儿顺利参加高考,期冀改变女儿人生命运的勇气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正是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知识中的常识。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一些简单的常识,而正是这些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却成为了最朴素的真理。在此意义上,陈甫德这一人物,以及这对父女之间感情的刻画,这些戏的分量不是造作的,而是真实可感、打动人心的。相比之下,孙海英的表演就落入了某种窠臼,对于这一人物的刻画遵循了“好人办坏事”这一叙事俗套。但我想说的是,好人办坏事同样不可原谅,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一人物的塑造还必须遵循这样的俗套,否则便觉得难以推进。另外,饰演陈琼的周显欣的表演是十分到位的,可圈可点。
再简单谈一下《黎明行动》。我觉得这部影片明显劣于《高考1977》一片,而且我认为片中的英雄战士无一幸免地死去,让人觉得悲怆有余,希望不足。所以我觉得,将这样一部影片作为建国60周年的献礼片不是非常合适。
·石川补充:
《高考1977》一片中的图章是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图章不仅表现出老迟与陈甫德二人不同的性格、处境与心理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那个年代中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图章”是一种权力关系的象征。
·孙渝烽(上海电影译制厂著名译制导演、配音演员):
刚才李家耀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劫后余生,我觉得我们更是历史的见证人。这些苦难我们都曾经历过,所以欣赏这部影片时,就觉得它非常真实可信。
孙海英饰演的老迟这样的形象在过去单位里很常见,他热爱党热爱人民,始终代表着组织,阶级意识这根弦绷得非常紧,这是几十年来形成的意识与观念,这个角色非常有典型意义。但我有一点不太赞同刚才李家耀的观点,我觉得老迟是一个好人,原因就在于他的人性最后被触动了。他被陈甫德和农场的孩子们所感动,影片最后他决定用拖拉机接送知青孩子们去考场,这样的人性转变过程非常自然可信。
还有我觉得父女两人的对手戏特别好,很有典型意义。我们身边曾经就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过去“黑五类”的子女必须要夹紧尾巴做人,凡事都要做得很优秀,才能在当时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这些都在影片中有所体现。陈琼由于父亲成分问题被迫摆脱离开家庭,成为了阶级斗争中的悲剧人物。这样的设计很真实,同时也让我觉得陈琼的扮演者周显欣演技非常棒。另外,影片中阿三这个人物表现出上海人的精明,非常有趣也很真实,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生的不同选择。一部好作品应该反映一个时代的缩影,打动人的内心。虽然影片的场景不多,也很简陋,比如冷清的火车站、破旧的农场和知青们的房间,但是导演江海洋通过这些空间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相当不容易!
整部电影有几场戏很出色。比如开始第一场戏就非常出彩,构思很巧妙,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的特色。另外,小火车站里的戏也很精彩,包括阿三和知青们见面、送别知青高考等桥段。导演能够在一个冷清狭小的车站里演绎出感天动地的场面,这个很难得。当然知青们在树林里追火车的场面也很棒,我认为真实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我觉得电影在艺术性的追求上依然有些缺失,大致有三:1、偷书这个桥段,照明太亮,和实际情况不太符合,不真实。2、强子回上海帮奶奶洗衣服,那个洗衣的木桶明显太新了,道具应该做旧,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3、一群年轻人在树林里奔跑追火车,本意应该是要运用平行蒙太奇来渲染气氛,但节奏显得有些拖沓,希望能更加紧凑些。
最后我认为电影只有追求完美,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谢谢!
·曹树钧(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1977年的时候我在上海戏剧学院教书,那时给刚进来的学生上艺术理论课,就感觉到他们的求知欲望特别旺盛,感情也很炽烈。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就更能体会他们当时的感情。而当年那届学生,在各个岗位都作出了优秀的成绩,比如著名演员吕凉等。
整部电影不枯燥,也不说教,而是通过展示人物命运来打动观众的感情,这样的编排一定是凝聚了编导的感情在其中,才能塑造出活生生的艺术典型。我也不太同意李家耀先生之前的看法,我认为孙海英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塑造了很出色的形象,而在《高考1977》里,他则是创造了新的典型,并没有延续之前的套路。他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人的“变异复杂性”,很多设定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不是简单地处理人性。
还有我觉得陈甫德的扮演者赵有亮演得不错,将困境下人的感情演绎出来。当然,如果能够再细腻一点,那就更好了。因为真实是立体的,需要多角度的呈现。总体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当之无愧可以成为建国60周年献礼大片。
·石川补充:
本来老迟这个角色是由陶泽如来演的,但是他没有插过队,没有相关的人生经历,而孙海英正好是东北人,也插过队,所以得到了这个角色。
·武珍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女导演):
首先,看完《高考1977》之后我是非常兴奋和欣慰的,因为这是上影厂的原创作品,而且相当不错。上影厂近年来一直缺乏原创作品,今天看到的两部片子不管怎样,都是上影厂的原创,这是非常好的举措。原创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通过这两部片子的表现,我真正觉得我们的创作力量并不差。
我本身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也经常会有双重性。在看《高考1977》的时候,一方面由于自己的出身和切身经历,于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但另一方面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上了年纪的人看完影片会觉得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但是作为当今电影主要消费群的80后、90后是不了解过去的,他们对高考不了解,更不了解国家曾经发生的一切,所以这样一部建国60周年献礼片如何让年轻人也受到触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我翻看了手上的这份电影宣传资料,与年轻人喜欢的看的诸如《外滩画报》这样的报刊一经对比,我的感受是像《高考1977》这样的宣传资料太过于传统和老旧了,缺乏吸引年轻人的时尚元素。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包装上海的原创队伍,充分整合电影资源?《黎明行动》中演员的表演还是不错的,但我们该如何将其包装与纳入上海的创作队伍之中呢?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和摸索的问题。
·石川补充:
在《黎明行动》中饰演何非一角的谢君豪是香港演员,目前已是上海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旗下的签约艺人。
·徐约维(著名作家):
我觉得《高考1977》是一部刻画“人心”而又真正做到直指人心的优秀电影作品。片中一场戏对我触动很大,就是强子与阿三深夜偷书一场戏。在偷书不成反成贼的情况下,陌生的公安将书包还给强子,当强子发现书包里面装满了全套高考复习资料的时候,我真心地觉得这是一种陌生人对陌生人的信任。同样的事件还有陈甫德出逃后,上级领导对于他的那份宽容,这些都是一种信任。还有老迟这个人物,他最后自己开拖拉机送考生去参加高考,我觉得这一角色凝聚了一代民众对知青命运的同情,而这种同情、理解以及信任是任何东西都压不倒的。孙海英对于老迟这一人物的塑造与把握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也难免透露出某种套路。从心理学层面上来讲,老迟这一人物可以被看作是权力的化身。权力与欲望是天生的,但在老迟这个人物形象身上也体现出了人性的质朴与善良,他的这些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在他抓陈甫德又放陈甫德一场戏中获得深刻的体会。我觉得,人性与人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压不倒、打不垮的,人心与人性的潜流永不会枯竭。
唯一觉得不足的地方是:影片将近结尾,考生追火车的一段稍显拖沓,不断地运用高速镜头以及特写,而这样的一再强调与渲染,反而让人觉得有过度煽情之嫌。个人觉得如果使用经典的平行蒙太奇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石川补充:
影片在拍摄这一场戏时,的确是设想使用平行蒙太奇的方式。但问题是现在国内很难找到蒸汽车头的火车,所以剧组选择了现在影片中的场地进行拍摄。拍摄是在一段废弃的铁轨上进行的,而且租借废弃蒸汽车头的费用高达10万元/天。囿于以上种种现实条件,剧组只好放弃了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方案,而采取了特效制作。
座谈会上刘福年发言
·刘福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编辑):
传统的电影编剧往往得不到年轻人的认同,于是我们开始摸索一种现代编剧法。因此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电影,要从多角度来看。故事片也有很多类型,那么这部电影究竟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
首先我觉得《高考1977》是一部商业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电影,编剧很有张力,可看性很强。其中孙海英的表演不俗,演绎的角色很典型,在那个时代经常可以看见。在细节上,孙海英的表演也很到位,展现出一个通情达理的老领导形象,使得人物性格有发展变化,而不是在平面上展开,因此我觉得非常地棒。另外,片中父女俩的形象也很有典型意义。一部影片能够塑造出那么多的典型形象,它的成功也就在意料之中,理应得到赞扬。
从传统编剧角度来看,影片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从现代编剧法来看,影片的把握还是很不错,应该能取得不错的票房。美国好莱坞电影就是把人的梦想变成票房,变成金钱。因此从商业上获得成功对于目前的中国电影来说,也显得非常重要。
·潘祖奇(原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
首先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我认为这是上影厂最出色的几部大片之一,比如之前的《生死抉择》、《东京审判》就很好。但总体感觉上影厂近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去年拍摄的几部电影都不能感动观众。同时上影厂在硬件设施上也遇到了一些困境,不少摄影棚被拆除。过去上影厂在全国的电影版图中非常重要,影片质量好,导演优秀,上海电影顶起了半边天。但后来渐渐走下坡路,即使“贴片”参与了一些影片,比如《做头》,但效果并不好。昨天的华鼎颁奖仪式上,上海电影人除了已故的谢晋导演之外一无所获,这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在不断地走下坡路。
但是看了今天的影片,我觉得上海电影完全可以翻个身。影片非常精彩,其中有三场戏尤其出彩。第一场是开头的农场放映电影,充分表现出一种时代感和当时的集体心态。第二场是知青烧荒,人群、燃烧的野草与广播形成的蒙太奇组合,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感情也呼之欲出。第三场是结尾,虽然有些冗长,知青摔倒的次数有些多,但后面的情节合乎情理却又在意料之外,十分精彩。电影过去一直强调教育作用,而现在又太注重娱乐功能,过分追求眼球,这个现象很值得忧虑。我认为电影就应该去打动人的感情,引发人的共鸣,这才是最重要的。
孙海英的表演我也很喜欢,很符合人的性格发展。但是我觉得应该强调一下老迟重视农场建设这一方面。电影通过反映老迟性格中很重要的一点,就能表现出整个国家当时的整体面貌。增加了这些历史背景,能够使电影显得更加厚实凝重。
我还想提几个建议,第一个是关于木桶做旧的问题,之前已经提了。第二个是“历史反革命”这个称号是有误的。第三是影片宣传材料上介绍孙海英扮演的老迟,用了“农场主”这个词,显然是不正确的。第四,影片中的上海知青普通话过于字正腔圆,明显是用了北方演员,显得有些不真实,尤其在上海放映时,观众对于乡音的感受会更强烈一些。最后我觉得,《高考1977》票房应该会不错,因为知青会带着他们的孩子一起去影院重温那段历史。
·何金娣(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校长、特级教师):
虽然这部电影很不错,但是票房不一定会很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插队的知青们现在大多数处于社会底层,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他们无法支付高额的电影票价走进影院。我也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的两个哥哥当年就去了黑龙江插队,所以我深有感触。我觉得孙海英扮演的老迟代表了一种坚定的社会信仰,这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他很善良,具有人性,拥有信仰,永远跟着党走,是时代促发了这样的老革命。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拍得非常真实,表现了平民的史实。
电影要好的票房,就需要有好的宣传。虽然知青这个群体没什么钱,生活水平不高,因此票房会有些困难,但是我有信心,只要宣传好,相信一定能够获得艺术和商业双丰收。
·刘福年补充:
我觉得知青整个群体两极分化,其中经济收入低的居多,的确将会使得电影的票房遇到很多困难。有些电影艺术性很高,但不一定有人看,而且电影中所表现的时代情感不容易被现在的年轻人所理解、接受。就像谢晋的经典之作《芙蓉镇》,放到今天公映,也未必能打动现今的年轻人。
·林良敏(《永乐通讯》责任编辑):
《高考1977》一片据我所知,目标票房应在5000万左右,其中2000万来自对内、对外的版权买卖;3000万来自商业放映收入。在这3000万中,上海本地的票房预计达到800万到1000万,大概占到1/3。
我们不妨以《邓小平·1928》为例。《邓小平·1928》一片总票房大概为1500万,上海750万,占了一半,所以《高考1977》给上海的指标是1/3,1000万。前段时间投入仅600万的动画电影《喜羊羊和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成功斩获了8500万的票房,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首先,影片的目标观众群明确。现今,只要孩子想看电影,一般都会全家出动陪同,这样票房翻倍就不是问题;其二,文广传媒集团的强势宣传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广作用。所以,借鉴以上经验,这次上影厂在宣传《高考1977》时也采用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招,比如在全国各大高校巡回进行首映,有些院线更是别出心裁地想出“先观影,后买票”的方式吸引观众。在以年轻人为电影消费主体的当下,我们应当吸引这部分人的眼球,只有这样影片才有市场可言。此外,我们知道在参加77年高考的人之中,有一部分已是全国各行各业的翘楚,我们可以借用这些成功人士的经历对渴望成功的年轻人进行吸引与教育。
从横向来看,现今的亚洲电影无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小人物身上,也无不抒发着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在这一点上,《高考1977》亦是该行列中的一员;从纵向来看,我可以说,《高考1977》是自《芙蓉镇》以来拍得最好的片子!现今的观众不同于80年代的观众,而且观众的心弦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打动的,但总体上这部影片的感情还是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那父女隔门诉情一场戏更是处理得至情至性。还有一点我补充一下,潘志友是影片的主要人物之一,但这个人物的设置与表演在某种程度上还略显单薄,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不合理。
座谈会上周斌发言
·周斌(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77届大学生):
今天我本人作为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与受益者在此谈谈我观看《高考1977》这部影片后的一些感想。这部影片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建国60年之中,家庭命运的波折、知识分子命运的变更、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四个现代化的进行,所以我觉得影片的题材和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上海、北京的知青数量多,所以由上影厂来拍摄这样一部反映知青的影片是再合适不过的,但创作的难度也显而易见。此外,由于知青题材较多,如何运用电影艺术的手法来再现恢复高考带来的矛盾波折,以及人与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在此之中寻求新的艺术创新,这也对制作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想这部影片在创作与拍摄时秉承了以下几个定位:其一,感动当年的亲历者及其子女;其二,促使观众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其三,希望这样一部反映知青与高考的优秀作品可以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正是因为坚持了以上几点,这部影片在纪实性、反思性、戏剧性等各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保证了影片的观赏性。
首先,影片可谓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历史氛围,并对当时人物的心理、情绪进行了精准的刻画。尤其是围绕“家庭成分”问题展开的几场戏更是浓缩了当时无数个家庭的苦楚与真实;其次,选择在恢复高考30年后拍摄这样一部影片,就注定不会是浮于表面的简单叙述和浅层表现,而是应当站在现今观望与反思远去的那个年代,这其中蕴含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历史的厚重感,而遗憾的是片中深层次的思想揭示略显不够;最后,这部影片在剧作上还是有一定的出彩之处,我觉得两场戏处理得很不错:开场观影一场戏干净利落地点明了当时的政治氛围与真实的生活状态;点火烧荒一场中,更是加入了广播的声音,这一视听造型的组合气势磅礴又意味深长。
但在观赏性方面,我认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我觉得,像孙海英饰演的老迟这一人物的性格处理得有些简单,王学兵饰演的潘志友思想不清晰;其二,人物关系处理得有些简单。影片中的“农场”并未明确交代是兵团农场还是国营农场,所以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此片略显含糊,并未明确对农场上的不同人的情绪作说明;其三,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的题材均是源于“知青在东北”,如《今夜有暴风雪》、《北风那个吹》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此片还缺乏一定的新意。
总体来说,这部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编导演各方面均是不错的,可以称得上一部好作品。
《黎明行动》一片应属于战争惊险片范畴,但如以类型电影的特点与标准来审视这部影片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不足:情节处理上不够完满,未做到环环相扣;惊险元素运用不够;缺乏真实性。
·石川补充:
我想谈一下电影中历史细节的真实性问题。当今的年轻观众与历史本身有着一定的距离,而且本片的一些主创人员并没有直接的历史体验,所以要请有历史体验的创作者参与进来共同切磋。不同的人合作从事同一作品的创作,在进行细节糅合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个别瑕疵。
座谈会上陶金久发言
·陶金久(上影集团创作代理中心党总支书记、
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44团党委委员、科技科科长):
我1969年5月到黑龙江插队,电影中的镜头让我觉得历历在目,很真实,很震撼。我在农场也担任过领导,这点和影片中的潘志友很像,所以我对当时农场里知青们的想法、行为都很了解。当时我们的生活很拮据,朋友来探望的话伙食就很紧张,一个馒头都要省着吃,因此大家都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这部电影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前奏,1977年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繁荣发展做好了铺垫。影片中还有几句话给我印象很深。老迟的那句“你有孩子你敢干嘛”,体现了人心所向的强大力量。有一点不足就是片中的农场管理有些松懈,事实上过去的农场基本都是军事化管理。但瑕不掩瑜,总体上电影对于拨乱反正的反思都显得很真实、很震撼。
之前有与会者提到的知青经济条件不太好,我也认为这会影响观众走进影院。但是相信只要能真挚地表达出军垦知青们的心里话,这部电影一定能获得成功。
·吕培琳(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44团党委常委、妇联主任、
团委书记,曾任永乐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
如果光从片名来看,我不太喜欢《高考1977》,反而更喜欢《黎明行动》。但实际看完电影,我觉得非常受感动,因为电影中的故事很真实。因为我曾经也在黑龙江插过队,那里离苏联很近,环境很险恶,知青们的生活非常艰苦。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我们的人生境遇。
很多人对影片中王学兵扮演的潘志友最后为何会突然改变主意留在农场深感不理解,而我是有体会的。当时我们农场里年轻人要走,领导们就动员青年要扎根在农场建设祖国,很多有革命热情的年轻人就留了下来。而想离开的女青年则大多通过与领导搞好关系、找城市户口的人结婚或者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中只有高考这条路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因此高考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这个事件体现了我们国家教育史上重大的一次改革。正是因为这次改革,对一个时代的人的命运起到了重大改变。
另外,孙海英在影片中的形象,和当时那些老领导的形象很符合。他们既有顽固的一面,但又有着强烈的革命热情,这批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会感谢那段艰苦的岁月。
我希望影院方面能够减免或者降低票价,从而让更多的知青和观众走进影院来欣赏这部优秀的电影。
·潘祖奇补充:
现在电影宣传都是导演带着一大批演员全国四处跑,我觉得这样的形式应该有所变化。而是要加大影评的力度,请来当年的知青们、家长们来谈这段历史,如果能开展得红火,营造出社会影响力,那票房就有希望了。
·石川补充:
这次会议我感觉含金量非常高,大家的建议也非常好。相信发行单位也会加大电影在杂志、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力度。
·谢景文(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党委常委):
我觉得影片创作者一定要拥有生活经验和历史体验,才能真正创作出既符合历史现实又能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现在的观影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所以我觉得艺术创作并不排斥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夸张,适当的夸张化处理反而有助于青年观众深入理解影片。
我是一名亲历了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所以我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觉得剧中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抓住了人物的精髓,可以说做到了活灵活现。我觉得这部影片的主题十分鲜明。作为对改革开放30年、建国60年的献礼片,这部影片做到了立意高、意义大。它充分地说明了国家政治制度的改革造就了一批人,拯救了一批知识青年,讴歌了伟大的领导人和新的社会制度。恢复高考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声,鼓励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理想、又勤勉的人们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影片的教育意义是很大的,所以我建议在教育界大力推广这部影片。我觉得这部影片还应当继续深入下去,挖掘更多的故事,争取再推出续篇。
另外关于这部影片的市场营销,我建议应当加大力度,吸引55岁到8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前来观看,因为55-60岁这一年龄段是当年的知青,70-80岁是知青的父母,这样一部影片对于他们的触动和吸引还是比较大的。但当年的大部分知青现在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也许他们无力承担昂贵的电影票价,所以我在此建议有关部门和院线适当考虑调低票价,以吸引这一部分亲历者走入电影院。在影片宣传方面我也比较支持使用一些知青群体所熟悉的报刊杂志和网站,比如知青网、《黑土地》等。
·史高正(原黑龙江教育学院职教处处长、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
我是那个年代的亲历者,算是过来人,看着自己亲历的那个年代用电影表现出来,内心还是很激动的。1977年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么重要的一年带给人的冲击和思考是多方位的,据此我对影片的上座率一直抱有信心。
我简单谈一谈对电影的想法。我觉得孙海英饰演的老迟是一个英雄。这部影片深刻地描绘了他的性格、情绪以及他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像他这样的铁兵、老同志形象是当年无数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的确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伟大贡献,所以我很认可和推崇片中老迟这一人物。赵有亮饰演的陈甫德也是影片的关键人物,他正是当年上海千万知青家长的典型代表,塑造得也很真实,父女之情的刻画更是片中感人至深的地方。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聂伟副教授率硕士研究生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上海电影家协会汇编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