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海上电影历史、荣光与未来展望的上海电影博物馆昨天正式亮灯,并且在新落成的上海电影集团大楼前盛大开馆。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出席活动并致辞,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出席活动。电影艺术家秦怡、吴贻弓、吕其明等,导演贾樟柯、徐克等,已故电影艺术家孙道临的夫人、谢晋的夫人等出席活动,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作为艺术家代表在活动上致辞。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在亮灯仪式上表示,希望上海电影博物馆成为上影集团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缩影:“不仅要唤起对老一辈电影人和电影历史的回忆,也要激励年轻人,让他们热爱电影。”
共同见证正式开馆
上海电影博物馆开馆活动当晚明星云集,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影星前来一同见证。散落在上影大楼前广场上的老艺术家雕像,仿佛诉说着这片光影圣地的前世今生。开馆活动由揭幕上海电影博物馆首件室外大型展品——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厂标雕像开始。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宣布上影大楼正式启用,秦怡、吴贻弓、于本正、徐克、吴为山、贾樟柯、赵涛共同为雕像揭幕,整座上影大楼瞬间点亮,《红旗颂》的音乐再一次奏响,上海电影集团旗帜和上海电影博物馆馆旗缓缓升起。这是对过去的百余年上海电影史的致敬,也是上海电影辉煌历程新的起航。揭幕仪式之后,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五号摄影棚举行了开馆仪式。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筹建过程通过一部短片呈现:2008年,上影集团正式启动了建造上影集团大楼和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前期准备工作。从2009年7月30日奠基开工到2013年5月16日竣工,在经过了1600天的筹备和建设之后,上海电影博物馆终于与观众见面。
上海文化的新地标
开馆活动上,上海电影博物馆与意大利博洛尼亚电影馆、韩国映像资料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上海档案馆、中华艺术宫共同启动战略合作,标志着上海电影博物馆与国内外艺术类、电影类机构的战略合作拉开序幕,更国际化、多元化的合作已经开始。上海市科委党委书记陈克宏、上海市科委秘书长马兴发向上海电影博物馆授予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和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铭牌,标志着上海电影博物馆成为上海科普教育又一崭新的阵地。电影音乐作曲家吕其明将他1965年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手稿捐赠给了博物馆。贾樟柯则将刚刚斩获第6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的影片《天注定》的获奖证书、《三峡好人》剧本手稿捐赠给博物馆。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作为艺术家代表出席了上海电影博物馆开馆活动并致辞,博物馆门口的工农兵雕像就是他根据上影厂厂标创作而成。上影集团建造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将担负起传承上海电影文化,开创上海电影未来的责任。相信上海电影博物馆会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成为上海的文化新地标。
大浪淘沙三千件展品
昨天呈现在出席活动嘉宾面前的3000件展品中不乏一些在电影史上堪称珍贵的东西,不过当初这些展品中很大一部分都静静地躺在车墩影视基地的仓库里。在昨天的亮灯仪式上,任仲伦向出席的诸位嘉宾介绍道,“那几个仓库里不仅有30多万件电影道具,20多万套戏服,而且还有十几万的历史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很多电影大师的手稿。例如谢晋当年拍摄《芙蓉镇》时从第一稿剧本到拍摄期间的各种记录。通过整整八年时间的整理,结果发现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献。”在昨天开放的上海电影博物馆中,记者看到了当年万氏三兄弟创作《大闹天宫》时的手绘图、人物原稿等文献资料,以及上世纪30年代最早的摄影机等等。
从“上海”“电影”出发
2011年,来自德国的图蒙被任命为上海电影博物馆的艺术总监,负责展览的设计。最初的起点是两个词:“上海”、“电影”。在电影博物馆的四楼,在无数的老电影中出现的南京路场景矗立展厅的一侧。尽头是一块触摸屏,屏幕上展示着南京路的场景,窗台上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男女主人公,路边则是三毛在街上徘徊,随着观众的点击,将会出现和这些电影相应的介绍。事实上,电影博物馆并非一件新鲜事,在欧美的很多城市,电影博物馆或者资料馆都是当地电影活动的重要据点。图蒙认为上海电影博物馆的设计必须不同于纽约、柏林、伦敦等电影博物馆,“它的核心精神必须来自于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在设计的最初阶段,设计团队走访了上海当地的电影机构和院校,对上海电影的历史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一些上海的老电影给设计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1937年的《马路天使》和1934年的影片《神女》,它们都展示了上海人民经历的艰难时期,但是同时这些作品也显现出人们无法被击溃的精神力量,和那种乐观和积极。我认为这是在当下的这座城市仍然能被触摸到的品格,而且也是可以被国外的观众广泛地认可和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