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毒历史沿革
2013年6月19日 19:26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强行向中国输入鸦片。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两万多箱,在中国禁毒史上写下了壮烈的第一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运动,收缴毒品,封闭烟馆,严厉惩办制贩毒品活动,并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罂粟种植。短短3年里,基本上禁止了危害中国百余年的鸦片毒害,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毒潮不断侵袭中国。由于中国毗邻“金三角”毒源地,境外毒品不断向中国境内渗透,毒品祸害又卷土重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禁毒态度明确,健全禁毒法规,组建缉毒专业队伍,拨出禁毒专项经费,改善禁毒装备,加强戒毒基础建设和研究。

  1990年11月,国务院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禁毒方面的重要政策和措施,统一领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成立了禁毒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

  1992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共同编写、审定了《禁毒教育读本》,作为在中学生中普及禁毒知识的课外读物。

  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发布了《强制戒毒办法》。

  1997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行为的处罚更加严厉。

  中国政府在禁毒斗争中坚持“三禁(禁吸、禁种、禁贩)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方针,把打击贩运、减少毒品供应和禁吸戒毒、减少毒品需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每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后,各级政府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及其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