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综合专题>民俗通
春节传统娱乐项目
2014年1月22日 12:52

  凡是传统节日,就有娱乐活动,春节更是如此。民俗专家介绍说,舞龙、舞狮、踩高跷是春节期间各地皆有、深受百姓欢迎的三种娱乐项目。这三种娱乐活动,使春节充满欢乐。此外各地也有自己独特的过年娱乐项目。

  春节传统娱乐项目:舞龙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舞龙也称“耍龙灯”“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龙是吉祥的化身,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节日期间舞龙,一是祈求神龙保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二是助兴,表现欢乐的心情。民间所舞的龙一般用竹、木、布、纸扎成,分十一节、十三节的龙身,每人一节。舞龙时,锣鼓伴奏,巨龙或翻腾或滚动,动作丰富,气势夺人。在艺术创作中,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舞龙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春节传统娱乐项目:舞狮

  舞狮也是春节期间一项传统的文娱活动。它起源于三国时期,盛行于南北朝。舞狮在我国有“北方狮子舞”和“南方狮子舞”之分。如今狮子舞不仅在喜庆节日出现,而且还登上了舞台。

  春节传统娱乐项目:踩高跷

  春节,除舞龙、舞狮外,我国民间还有踩高跷的习俗。踩高跷这一舞蹈兼杂技活动,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已有了。踩高跷者扮演着戏曲里的角色,足踩三四尺高的木跷,边跳边扭边表演,还要与观众逗乐,深受群众欢迎。

  春节传统娱乐项目:逛花市

  “行花街”是人民群众相沿已久的民间习俗。旧时花市于春节前三日举行,因除夕所有物品降价出售,因此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游人买到鲜花(大多是以桃花、水仙、小柑橘树为主)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图。

  逛花市大约始于明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就提到明代广州已出现花市。当时广州河南三十三乡的百姓,多半是以种花为生的花农,他们从河南到河北来卖花,就从五仙门附近的码头过渡登岸,后人称这地方为“花陟头”,这就是广州最早的花市。花城除夕花市一般是三天,从腊月二十八清晨开始到年三十晚上结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夕花市也从原来的两三处发展到现在的十几处。

  春节传统娱乐项目:观花灯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春节传统娱乐项目:逛庙会

  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来源:上海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