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枫泾>枫泾新闻
把握一号课题新机遇,谋求城乡结对新发展
2015年1月8日 09:46

  1月7日下午,枫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云,带领镇分管领导、党群办、工业区、经济小区、总部经济区、部分结对村前往长宁区拜访城乡结对单位,并开展交流座谈。而就在前两天,上海市委公布了的2014年一号课题成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6个配套文件件。这为枫泾镇与长宁区4个街道的城乡结对工作带来了新动向、新常态和新的发展机遇。

  新动向新机遇,共同加强党的建设

  枫泾和长宁区的北新泾街道、周家桥街道、天山街道、虹桥街道已经连续开展了三轮城乡结对活动,在党的建设、城乡帮扶、公共服务上双方取得了双赢。著名的党建工作品牌“凝聚力工程”源于长宁,结对的四个街道也都有许多各自的先进党建工作经验,在接下来的党建联建中,枫泾也计划派青年干部来长宁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基层干部尤其是社区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水平,不断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不断深化枫泾“三访四步工作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新常态新发展,经济资源梯度转移

  长宁区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大虹桥战略的核心区域,区内有许多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领域,是全市经济发展快、发展质量高、发展理念先进的地区之一。但在面临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中,由于土地等发展资源相对紧缺,商务成本高等因素,许多优质资源无法进入长宁。再加上市委一号课题《意见》明确“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大虹桥优质发展资源向城乡帮扶结对单位枫泾梯度转移的可能性增大。

  北新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成在城乡结对的座谈会上表示:“市区毕竟空间小,如最近北新泾一家加工型德国企业要建一个生产基地,我们也将极力推荐引进到枫泾。” 这种经济资源要素从“城”到“乡”的流动,也正是探索城乡结对变“输血”为“造血”,变“帮助”为“自助”的有效途径。而当前枫泾的发展,正逐步从“一业特强”向“二三并举”的产业结构方向推进,12.4平方公里的枫泾工业区和2平方公里的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也正希望立足高起点,多引进高品质的总部经济基地、生产性服务基地等,提升产业能级,不断壮大自身“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