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7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联合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金山区人民政府、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 金会,在上海金山和浙江西塘举办“建筑与城市人文记忆——上海历史城镇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专家学者及工作在历史城镇保 护事业一线的基层工作者8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上海历史城镇保护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枫泾镇党委书记张斌,党委副书记、镇长赵 云,党委委员、副镇长干翠宝等参与此次活动。
6月6日上午,研讨会在金山海鸥大厦开幕,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广 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郝铁川、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社长刘建林、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巡视员游伟等领导及专家学者出席。
开幕式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沈飞德主持,金山区副区长许复新、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随后,阮仪三、张广汉和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总 工程师谭玉峰先后作了主旨发言。阮仪三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古镇保护与发展面临三种困境:热衷修仿古商业街,‘打造’工程短平快;以‘旧改’为名,全盘推 倒起高楼;该修的修不了,不该建的管不住,亟待制度创新。”。
6月6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在赵云、干翠宝的陪同下后实地考察了枫泾古镇旅游景区,对枫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远景规划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6月7日,来自上海五个区及浙江西塘共7个古镇的10余位代表在参观完青浦区金泽古镇后,一行人来到浙江西塘古镇举行上海历史城镇保护与困境对策研讨会。 各位代表结合本镇工作实际,交流和探讨古镇发展工作的经验和未来对策。干翠宝在会上表示,枫泾地处吴越交界,独有的历史文化是枫泾古镇宝贵资源之一。为了 突出枫泾历史文化底蕴,在古镇的恢复与新建的规划中碰到了房屋高度的控制 、古镇容积率低、建设与保护修缮难度大等问题。经过12年的保护性开发,枫泾古镇从无到有,从不为所知到慢慢走向市场。12年的努力得到了不少成效先后被 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长三角十大古镇、全国4A级景区、上新沪上八景、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希望未来把枫泾古镇建设成为要让居民看得见山 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