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枫泾古镇与中青旅签订开发合作协议,共同协作、完善枫泾现有的旅游资源,致力于枫泾旅游业的全面升级。枫泾特色镇建设启动四年来,这样的喜讯不断,枫泾的美丽蜕变一刻也未停止过。
枫泾是本市唯一的特色镇,在我区“1158”城镇规划体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抢抓机遇、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争第一”的枫泾精神,伴随枫泾闯过了一道又一道严峻考验,发展方式始终向着更科学、更持续发展和效率最大化的方向作着调整。
在“腾笼换鸟”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枫泾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一大批污染大、产能低、发展空间狭窄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以引入更具活力的先进制造业项目。通过不断研发专利、用LOGO产品征服世界500强企业的金标实业;集电梯研发、设计、生产、安装、维修、保养、改造于一体的盖普电梯;全球少数专注于设计、制造螺杆式压缩机的汉钟精机一期、二期等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被引入枫泾的工业体系。同时,一批传统优势项目也在求新求变。
纺织业是枫泾的传统优势产业。“收不完枫泾布,纺不完魏塘纱”的赞叹,从明清时代流传至今。今天的枫泾凭借技术的研发继续走在纺织业的潮流前端。落户于枫泾工业园区的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其产品不仅得到了国内企业的认可,也得到了外商的青睐,就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和生产而言,德福伦的产品不输给全球任何企业。在上海家喻户晓的“石库门”黄酒系列,是枫泾的本土品牌。优质水源和便利的交通,让金枫酒业在枫泾一落户就是几十年,从一个小酒厂成长为逐鹿江南酒业的佼佼者。
此外,枫泾还加强了与张江杭州湾科技园、上汽集团等品牌园区的联动,借用其招商、品牌、管理、资金等优势,加大引进新兴制造产业力度,逐步推进向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
去年,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在枫泾正式“安营扎寨”,宣告临港集团、区政府、枫泾镇以及漕河泾开发区四方联手在枫泾特色镇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也宣告枫泾将逐步告别过去的经济小区模式,跨入总部经济时代。在传统的经济小区模式下,注册公司跟着政策走,哪里的政策更优惠就去哪里;而总部商务经济模式,因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服务功能,使园区充满吸引力和向心力。目前,园区建设规划与招商同步进行,在与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以及申夏基金、绿野资本等基金公司的联手合作下,枫泾已引进一批优质的总部项目落户,广和、胜者、紫琪尔三家集团总部完成工商登记、税务注册,已正常经营纳税。
而在城镇建设方面,一批民生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变化有目共睹。看得见的变化在眼前,看不见的变化却点点滴滴温暖着人心。
提升居民们的居住水平,是特色镇城镇建设的最终目标。四年中启动和完成的一大批项目,都围绕着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提升幸福感这三个方面展开。2013年完成的镇区水系调整项目,共涉及全镇11条河道,疏浚河道9700米,新建护岸14320.52米,大大改善了枫泾整体的水环境,使枫泾顶住了当年的台风潮汛,沿河居民家中不再进水。
正在建设中的交通枢纽中心项目,是特色镇目前最大的基础类项目。建成后将连接数十条区域内外交通线路、多条省际交通线路,使枫泾成为上海西南的交通枢纽。正在设计方案的农贸市场、建设中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枫泾中学基础楼等,都在提升枫泾的内涵,将定居枫泾这件事定义得更加便利、美好、令人憧憬。
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王泠一认为,美丽小镇是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它既不走一味发展经济的老路,也不会盲目扩权、升格为城市,而是立足于统筹各类资源来促进镇级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这对推动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