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枫泾>人文枫泾
凸现公共文化主阵地引领示范作用
2015年6月25日 14:36

  最近,记者走进地处镇中心的枫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幢“回”字形结构的建筑里,庭院中走动的老人真不少,地上、过道整洁干净,却不见人抽烟。在草 根戏曲沙龙教室会聚着30多位戏曲爱好者,一年365天基本每天开展活动,而管理这间教室的是动迁居民宋玉良,3年前他从俞汇村搬到镇上居住,自己非常喜 爱戏曲,身板又硬朗,于是就主动承担了这一工作。其实,这里的每一间活动室都有像老宋这样的爱好者和热心人承担着社会管理工作。陪同参观的时任镇文体中心 副主任金颂军告诉记者,平时,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参加活动的每天在1000人次左右,双休日、黄金周这里更加热闹。金山区委书记李跃旗在被评为市“示范中 心”的枫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检查工作时,对该中心组织开展的各项文化服务活动和自主管理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进一步组织好、管理好、服务好社区文化 活动,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满足居民需求

  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

  “近年来,连续举办市民文化节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发挥了公共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平台效应。”枫泾镇文体中心主任郁林兴深有体会地说。

  4月26日枫泾“社区日”当天,前往社区活动中心的市民们手上都捧着在新书首发仪式上刚拿到的《市民文化节枫泾风采录》、《平安家庭故事集》和 《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三本书。在社区活动中心一楼教室内,获得2014年市民文化节“百名市民演说家”称号的王辰正与其他达人们分享着她与故事之间的情 缘。去年市民文化节围绕“听、说、读、写”四大系列经层层角逐,共有22人获上海市百名称号、5人获知识达人提名奖、5人获市民作家提名奖以及1民乐队获 优秀市民乐队提名奖,加上2013年首届市民文化节中枫泾已有的3位达人,“社区日”当天36位各有所长的达人们齐聚一堂,畅谈文化与日常生活的互动,引 起台下听众掌声阵阵。

  自2005年来,10年间枫泾人参与区、市和全国的主题征文活动中共有42篇获奖作品。这些文章的作者中有村官、教师、社区干部、在读的中小学 生,还有普普通通的村民,在“社区日”活动中,他们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人生,给人启迪,发人深思,促人感奋。对此,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刘砚 国给予了高度评价。

  首届市民文化节枫泾镇“社区日”活动,主题是“让市民在家门口过文化节”。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会场,由六大板块组成的64项“社区日”文 化活动,不但受到了全镇干部群众的称赞,而且吸引着全镇居民和游客的积极参与。“社区日”活动当天,该镇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文化广场设置了“草根”居民 “露一手”、“我也过把瘾”大舞台,接受居民现场报名,进行各类才艺展示。郁林兴告诉记者,“虽然,‘草根’文化在枫泾发展很快,不少自娱自乐的文化团队 也经常开展活动,但是,真要现场报名参加,不经过彩排即时即兴让居民登台演唱还是头一回。”担心现场报名的节目跟不上会出现冷场,举办方预备了三位越剧业 余演唱者作为“救场”之用。然而,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到中午11时半,自发报名上场的一个接着一个。

  据郁林兴介绍,枫泾是金山区的一个大镇,2010年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时,就选在镇区中心地块,方便社区居民参加活动。在活动室布局上完全从居 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考虑,比如原来设想开辟500平方米的健身房,后来改为乒乓室,同时有健身活动,但乒乓球爱好者要多得多。对所有活动场所全部免费开放, 整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部用于市民文化活动。内设体育馆、报告厅、展示厅、东方社区信息苑、舞蹈房、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棋牌室、市民体质测试站、老年活 动室、视听室等20多个活动场所。主体建筑与周围的图书馆、多功能排练厅、文化广场、露天舞池、篮球场等建筑组成一个文化活动区域,成为枫泾镇群众文化活 动的最主要的场所。

  利用社会资源

  提升社区文化内涵

  枫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依托和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经常与邻镇、中心城区联手,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相互取长补短,并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内涵。

  去年市民文化节的一天,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迎来了三批特别的客人,他们分别是长宁区文化局、徐汇区群众艺术馆和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领导带领的 三支文化团队。长宁区带来了西郊农民画展览和长宁沪剧团一台经典折子戏,徐汇区带来的是舞蹈、说唱和爵士乐旗袍表演。而作为与枫泾镇隔壁邻居的“友好乡 镇”姚庄镇带来了优秀故事和歌伴舞《套马杆》。该镇领导表示,来枫泾参加“社区日”活动不仅是姚庄文化的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走进展厅,一幅幅色彩丰富,风格各异的农民画挂在墙上,除了发源于枫泾的金山农民画,其中28幅来自长宁区的西郊农民画。《老井故事》、《织 娘》、《欢庆锣鼓》、《新年序曲》、《庭院之晨》等作品,均出自长宁区农民画作者之手。2楼报告厅来自枫泾镇和浙江省姚庄镇的优秀故事员们正在为台下的观 众讲述着一个个精彩动听的故事。来自姚庄的《最后一个星期》、《就怕你不告诉我》、《不吃肉的狗》等故事,让枫泾人听得津津有味,并从中受到了不少人生启 迪。

  今年市民文化节“社区日”活动,两地再次进行故事演讲交流,枫泾镇选出少儿、青年、中年、老年四个不同年龄阶层的故事员和浙江省的故事员一起在枫泾古镇旅游区最热闹的景点——古戏台进行展示,向来自四方的贵宾展示沪浙故事的魅力。

  开展培训交流

  造就文化骨干团队

  枫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既是社区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又是锤炼和孵化文化骨干和文化团队的基地。近年来,全镇已先后培育业余文体团队 100多个,其中在镇上的文体团队60多个、民间骨干团队15个、戏曲沙龙4个,大类有芙蓉艺术团、天天乐舞蹈队、沪剧沙龙、越剧沙龙、读与写书友会、摄 影爱好者、绘画、书法、民间技艺等。今年市民文化节又是枫泾镇草根戏曲沙龙成立三周年,2个多小时的汇报演出都是由20多位业务文艺爱好者排演的。

  在各类文艺团队的培训中,除了相互学习交流外,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常邀请名家来授课。办摄影培训班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 会理事徐卫平来枫泾为20多名摄影爱好者讲课。从画质、文件格式、测光方式等设定,从专业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入门学习者更容易掌握摄影基础。讲到 用直方图来观看一张照片的曝光是否准确,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踊跃发言,老师不厌其烦地解答,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在办征文写作培训班时,邀请上海市演 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东方讲坛特聘讲师刘砚国授课。刘教授以简练幽默的语言对有关征文题目进行了解读,从如何破题到素材示范,再到如何避开容易 走入的误区等,悉心指导。自征文写作培训活动开展以来,该镇作者获得区级以上征文奖项69项,其中市级以上26项,国家级9项。

  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组织开展了跨省市培训交流活动。枫泾的“故事现象”影响着与枫泾交界的浙江省姚庄镇,他们也着力培养自己的故事创作队伍 和故事员队伍。枫泾派出故事作者给姚庄培训故事创作队伍,共同举办故事创作研讨会,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先后已组织开展4次故事创作交流活动。姚庄镇文 化站干部说,2012年前,他们姚庄基本没有故事创作,更谈不上讲故事,就是在枫泾的影响和帮助下才发展起来的,现在全镇已拥有15名年轻的故事作者和演 讲队伍,还先后在嘉兴市和浙江省获得了故事创作演讲一等奖和三等奖,在文化下乡活动中,深受群众喜爱的讲故事成了主打项目。

  提升管理水平

  引入社会服务管理机制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一个集文化、娱乐、培训、休闲、健身活动于一体的公共场所,不仅文化活动项目多,而且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员层次高低不一,做好 服务和管理非常重要。该镇文体中心通过学习考察先进、深入社区调研,并结合社区实际需求,制订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建立中心层面管理机制。镇文体中心专门成立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日常管理小组,由分管群文的副主任担任组长,中心主任及相关成员共同参与管 理。管理小组在社区活动中心开放前,就分别为每个活动室、厅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制度,同时明确群文副主任为第一管理负责人,统一协调和负责社区活动中心各活 动场、馆、厅室的开放、活动的安排及日常管理等,做到专人管理,避免多头插手,确保有序有章规范运行。

  二是建立后勤社会化管理机制。该镇文体中心一直在探索用一种更切合实际、更科学可行、更是人性关怀的方式来管理和服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采用社 会化管理的方式来弥补行政化管理的不足,以达到单一行政管理不能达到的效果。所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放前,经报镇长办公会批准,在安全保卫和卫生保洁两大 日常工作中,走社会化管理之路,采用专业公司管理,共配备了3名安保人员和3名保洁人员,做到全天候服务。实践证明,社会化管理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切实提 高了服务质量,规范了日常管理。

  三是建立群众自我管理机制。为了方便管理,让每一个来社区活动的居民自觉成为活动中心的一分子,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中心要求每一支活动团 队自我推荐一名管理人员,由其负责活动室的秩序,并做好活动每日的台账。现在,每一支团队实现了自我管理。活动中心开放初期,针对每个活动室的内容精心制 订制度上墙,但由于一些社区居民存在的旧观念和旧习惯,导致对有些管理制度难以适应。比如,中心规定所有室内严禁吸烟,要吸烟必须到室外走道吸烟点,特别 是在棋牌室内规定室内不准吸烟、不准打麻将、不准随地吐痰等,但总有些人并不自觉,吸烟也有,麻将也带了进来,为此在劝说时严正提出,如再存在这样的问 题,将把棋牌室关门整顿,棋牌友们纷纷对不良行为进行指责,要求不守规矩的人出去。中心趁热打铁,推出了自我管理的办法,推选出一位大家信得过并有一定声 望的居民来管理棋牌室。现在的棋牌室干净明亮,风气纯正,活动台账清楚,成为了居民以棋会友的好场所。

  四是建立义务监督员机制。专门聘请四名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作为文体娱乐设施的义务监督员。一是检查器材和设备的完好情况;二是督查是否有序规范地开展活动;三是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和意见建议;四是及时制止不文明的现象,起到上通下达、参谋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