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对口支援夷陵区20周年专题>聚焦移民需求,重点支援教育卫生事业
援建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2012年9月10日 16:02
一是援建学校,改善移民区子女读书条件。1992年以来,上海市累计援助资金2350多万元,援建三峡高中、上海中学、九四中学和乐天溪中小学等近30所学校,大大改善了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大力实施“爱心助学”活动,成立爱心助学基金,每年帮扶贫困孩子渡过难关,闵行区的干部还采取一帮一措施,负担150个农村贫困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及生活费用,帮他们圆了上学梦,有的孩子现在成了上海家庭的一分子,割舍不开。希望之光,映照在夷陵教育前行的道路上,流淌在夷陵孩子的心里。
二是援建医疗卫生,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先后援助资金1400多万元,改善了夷陵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三斗坪卫生院、太平溪卫生院等卫生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特别是在2008年冰雪灾害的大雪封山期间,区妇幼保健院采用上海市援助的医疗救护设备,到夷陵区下堡坪、雾渡河等山区乡镇紧急抢救转运10多名即将分娩的孕产妇,小宝宝平安降生,产妇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三是援建福利设施,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上海市还援助资金1000万元建设了区社会福利院,极大地改善了夷陵区孤寡老人的生活环境。同时,先后捐资350万元,修建了区广播电视发射塔,添置了广播电视发射和采编设备,修缮了平湖剧院,改造了区图书馆,为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创造力条件。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