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高图 唐勇力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倡导尊老敬老需要设立老人节,联合国的做法值得我们体味:它不是把某强势文化的老人节指定为“世界的”老人节要各国追随;1982年第36届联合国大会第20号决议提出,建议各成员国政府自己确定一个日子为自己国家的“老人节” 。主题相同,具体日子不同,尊重各国的不同文化的选择,从而各国有了各国自己文化个性的老人节:美国是9月的第一个礼拜日、日本是9月15日、韩国是5月8日、智利是10月15日……不强求“一体化” ,这是成功的范例。1989年,我国政府决定以本来就蕴含着惜老敬老内涵的重阳节为中国敬老节(老人节),使这一传统佳节又增添了新的内涵。这是发展传统节日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例。依此例我曾倡议以七夕节为中华情侣节,现已蔚然成风。
父亲节也应如此。六月第三个礼拜天是美国的父亲节,不是“世界”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父亲节。中华民族是最重伦理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理应有植根自己文化的中华父亲节,而不应把美国父亲节当做我国的父亲节。
2010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教育部等中央七部委《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提出:重阳节应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 。重阳节是中华敬老节,又加上“孝亲”,可以同时是中华父亲节。中华民族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从敬自己的老人开始,把爱心推及敬别人的老人。重阳节敬老,应从敬自己的父、祖辈开始,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参与,这样,敬老节才能更好调动群众积极性。
古人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九是最大的阳数。“重阳”阳气最盛,男为阳,所以适宜作父亲节。
古籍记有黄帝于九月九日乘黄龙上天的传说,从汉代以来,人们便在这一天祭祀黄帝。黄帝,是中华民族从母系氏族过渡进入父系家长制的代表,把重阳祭黄帝的这一天,作为中华父亲节,是有悠久历史渊源的。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周而复始的重要人伦节日,可以加深对自己文化的体验和认同,进而成为全民族的“文化记忆” 。当我们未设中华母亲节、父亲节、情侣节时,此类主题的洋节就已乘虚而入。如果听之任之,这些来自异质文化的象征,将会成为中华这一代人的“文化记忆” ,使我们淡忘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如果再不设我们自己的中华父亲节,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着“认美作父” ;而当我们四月初二过中华母亲节、重阳过中华父亲节、七夕过中华情侣节之时,我们已经承担起延续中华文化记忆的历史重托。
为此我和多位学者、将军于2010年就郑重倡议:以重阳敬老节兼中华父亲节,通过重阳父亲节把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目前,我国尚未正式设立父亲节。内地有人把美国父亲节当做自己的父亲节,如果听任其蔓延开,又将失去一块中华文化阵地,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