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吃饭不再难 10元爱心午餐让38位老人笑了
2012年10月15日 17:11

image

河滨大楼4楼住户89岁的吴老太准备吃午餐。早报记者 徐晓林 图

  据《东方早报》报道,空巢老人午餐不愁了,热心“邻居”每天送来温暖午餐,五菜一汤,一大荤两小荤两素,收费10元。

  5月7日起,上海最大的老式公寓大楼——河滨大楼的老人每天可以领到这样一份“邻居”送来的温暖午餐,这里“邻居”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毗邻的上海市邮电公司食堂负责定制午餐,居委会招募志愿者负责送货上门。

  河滨大楼是一座特殊的公寓楼,说它特殊是因为这里的老人很多,2000多位居民中,三分之二住户是60岁以上的老人,

  80岁以上的更是有近100位,目前提供“助老餐”的对象是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目前一共有38人登记订餐。63岁住户邵老伯告诉早报记者,“为老人制作的个性化饭菜干净卫生也颇为实惠,让老人们感到十分贴心。”

  空巢老人吃饭难

  位于北苏州河畔的河滨大楼建筑平面作“S”形,1935年建成,建筑总面积达54000平方米,容积率很高,堪称当时亚洲第一公寓。四川北路街道南天潼居委会的孙主任介绍,1978年大楼加建三层为11层后,每层楼都有近百户人家,目前整栋楼共有700多户,约2000位居民。而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三分之二,

  80岁以上的更是有近100位。“有的是只有保姆陪伴的孤老,有的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两口,还有的是子女为上班族无人料理餐食的空巢老人,年老体弱,腿脚不便,午餐成了许多老人切身遇到的生活难题。”

  社区老人吃饭难问题始终让居委会很挂心,早在2005年,孙主任在报纸上看到华山医院开放医院食堂让周边困难老人搭伙的报道后,就曾试图与周边企业联系,后来一家离大楼不远的私人饭馆开始为大楼老人们送午餐,饭馆薄利多销,但近几年物价和房租不断上涨的压力使得小饭馆送餐无以为继。

  此后,居委会又联系了一家与大楼“四站路”距离的小餐馆,但是由于距离较远,餐馆不但取消了送汤服务,而且天冷时老人只得吃冷饭冷菜。“那时候只能说解决了老人们的温饱,提不上享受晚年。”一位居委会工作人员说。

  隔壁公司来送餐

  终于契机来了,今年4月20日,虹口区的人大代表走访基层社区时,河滨大楼的居民提出空巢老人的午餐困难,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邮政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必昌认真听取了社区需求,很快就和公司班子达成共识,本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决定尽快解决社区老人们的困难。在进一步了解老人需求后,邮政物业管理公司组织了居民和居委干部试吃,

  5月7日,老人们开始享受和邮政公司员工一样的待遇,领到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订餐的人数从一开始的17位增加到了目前的38位。

  提供助老餐的对象都是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目前一共有近40人登记订餐,为老人分发盒饭的是一位60多岁的志愿者叶阿婆。昨日午饭时间,不断有老人拿着袋子来到大楼活动室领饭。一大荤两小荤两素一汤的盒饭只售10元一客,老人们连称“很丰盛”,“一般的盒饭配汤基本都是一锅汤里撒把紫菜、虾米再敲两个蛋,而现在连汤里的料都很足。”昨天,老人吃的是番茄笋干冬瓜汤,“现在冬瓜要2.8元一斤,食堂完全没有敷衍我们。”公司还特别为助老餐配上环保型塑料盒,“让老人吃得放心安心。”

  邮政物业管理公司的范经理说,老人的午餐与邮政公司的职工一样出自大食堂,每天新鲜采购烹制,考虑到老人吃素食有益,送往大楼的盒饭中还比公司职工多一个素菜。

  在大楼住了30多年的蒋老伯和老伴都年逾八旬,“小囡要晚上回来,邮政食堂的菜品种多而且很干净卫生,不会担心有地沟油,吃得很放心。”

  中午11点半,最后一份盒饭迟迟未有人领取,于是叶阿婆捧着饭盒上楼,敲开了忘记领饭的吴阿婆家的门,送上新鲜饭菜。

  助老餐个性定制

  除了品种丰富、干净卫生,邮政食堂还为大楼老人的饭菜实行个性化定制:清淡少油;不放辣;骨头少;酥而不烂。今年89岁的吴阿婆患有喉疾,吃饭时吞咽困难,但现在的盒饭很合她的胃口,“以前的米饭硬得刺喉咙,拿回来还要加水烧烧软才能吃,但现在的饭就好多了,青菜也能嚼得动。”

  助老餐还在不经意间减少了老人的家庭矛盾,居委会的张主任举了个例子说,有位老人与儿子一家三口同住,老人和儿媳关系紧张,老人平日里不愿意吃儿媳做的饭,这让老人的儿子很是着急,这次提供了让人放心的“助老餐”,老人家庭的矛盾也迎刃而解了。

  还要为老人体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企业是社区的一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区,也呼吁社会上的企业,利用各有的资源积极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社区。”陈总经理表示,“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件小事,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下一步,邮政公司计划为老人的送餐服务更加细化。“可以在盒饭上固定编号,针对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可以做无糖的饭菜;胆囊发炎的老人,饭菜可以再清淡些。”此外,邮政公司也计划以利用其邮政医院资源对社区老人进行巡访、体检,青年志愿者与老人结对等活动来提升老人们的幸福指数。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