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床位留给最需要的老人
2012年10月18日 17:21

申城着手制订《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办法》,特困老人和特殊贡献老人有望优先入住

  针对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现象,上海正在制订全市统一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办法》。今后,特殊困难老人和特殊贡献老人有望优先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保证预约排队的公开透明。

  记者昨天从市民政局获悉,“一床难求”的现象在上海的公办养老机构中十分普遍,市、区级社会福利院尤为突出。记者从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了解到,该院现有的190张床位无一空缺,且无法再新增床位。与此同时,每年实际可流动的床位只有10张左右,预约排队的老年人则有200余人,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实际需求。为了把有限的养老机构床位留给最需要的老年人,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已将门槛提高至“年龄在80岁以上、需要一级护理以上且家庭照料实有困难”的老年人。院方将根据空缺床位的属性(男女床位、护理等级)按照预约顺序选择相匹配的老人。目前,在院190位老人中,平均年龄达到了86.26岁,属于重度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约占90%。

  由于公办养老机构收费偏低,硬件设施完善,人员配备较好,服务质量较高,市民对公办养老机构的青睐加剧了供需矛盾。为了应对养老服务资源数量上、结构上的短缺,市政府近期将出台《关于推进本市“十二五”期间养老机构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中会明确提出加大对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的政府投入力度、补助力度的要求。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章淑萍表示,为了保障公共服务资源公平分配,市民政局已着手制订全市统一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办法》,通过经济审核和身体状况评估,公办养老机构将优先满足特殊困难老人和特殊贡献老人入住。此外,为了做好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工作,市民政局正在配套开发信息系统,将通过信息技术,保证预约排队的公开、透明。

选稿:蒋俊颖  来源:文汇报  作者:周其俊 周慧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