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里路风和雨 孝儿陪母徒步游
2012年10月18日 17:25

  100天,从北京走到云南西双版纳。樊蒙推着轮椅上的母亲今天中午抵达终点景洪—— 

  从北京市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徒步行走3359.8公里,这在很多旁人看来近乎疯狂的举动,他们却觉得只是很普通的两个人做了很正常的一次旅行。

  行动不便、工作不稳定、家庭不完整、家境不富裕都没有磨灭这对母子对生活的热爱。

  寇敏君10年前离异,拖着残疾的双腿,开始和儿子相依为命。

  她今年53岁,幼时患小儿麻痹,两条腿落下终身残疾,拄拐杖能蹒跚迈步;近些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缠身,她不得不在家休息,靠最低生活保障和家人资助度日。

  26岁的樊蒙,高中毕业当兵2年,退伍后回北京;近6年换了6份工作,月收入不足5000元;有车,是母亲出门代步用的残疾车;有房,是姥姥几十年前厂里分的小屋。

  看起来,这对母子都遇到了一些麻烦,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抱怨生活,感慨命运,可他们没有。行动不方便、工作不稳定、家庭不完整、家境不富裕都没有磨灭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他叫她“大妞” 她以他为荣

  在樊蒙眼里,寇敏君乐观、豁达、自信。“妈妈年轻时在工厂做过许多份临时工,开过杂货铺,在小饭馆打过杂。”寇敏君一直坚持自力更生,离异后与娘家人共同担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即便在家病休,她也没闲着。绣花、缝纫、织毛衣,样样精通;打牌、下棋、搓麻将,个个爱玩。她还是“老网虫”,对上网聊天、“偷菜”很有心得。樊蒙打趣说,这次出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妈妈戒除网瘾”。“在北京,我上班出门、下班回家、上床睡觉,有时甚至半夜起床,都看到她守着电脑。”不过,戒网瘾并不彻底,寇敏君在路上还是会瞅准各种机会找电脑,抽空“偷”几棵“菜”。

  寇敏君眼中的樊蒙,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她以他为荣。

  她回忆,樊蒙从来没有因为妈妈是残疾人而觉得丢脸。“恰恰相反,每次我去开家长会,他老远就兴奋地告诉同学‘我妈妈来啦,那是我妈’!”寇敏君补充说,“这可能是受我影响,因为当妈的从来不自卑,相信我的乐观开朗会感染孩子。”

  儿子近6年换了6份工作,寇敏君却不担心。“蒙蒙有主见,一直很努力,前几年拿到了成人高考英语专业的大专文凭。辞职都是他主动提出的,希望得到更多方面的锻炼。而且每次不超过一个月,他就能找到不错的新工作。我为什么不放心?”

  他经常称呼她“大妞”,有时还会叫“闺女”“妹子”。她没给他起外号,以“蒙蒙”或“儿子”相称。“因为我腿脚不方便,蒙蒙的照顾就会格外多一些,常把我当孩子一样哄着惯着,其实我自理能力挺强的,不用他老惦记着。”看似拒绝,寇敏君的脸上却分明洋溢着享受的表情。

  一路上,“蒙蒙”和“大妞”有说有笑,亲密无间,时不时开开玩笑,耍耍贫嘴。

  他陪她圆梦 她陪他散心

  直接促成这次长途跋涉的,是个略显俗套的剧情——不久前,樊蒙与相恋4年的初恋女友分手,调整了几个月,仍意志消沉。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他想出去走走,换一份心情。“原计划去内蒙古,离北京比较近,全程徒步几百公里,来回只要一个月。”樊蒙坦言,出远门放心不下妈妈,便试着去征求意见:“大妞,有没有兴趣出去玩?走路去内蒙古。”

  那是7月8日晚上,寇敏君正在玩电脑。儿子说完,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去西双版纳玩。”樊蒙吓了一跳,再次确认后,两人一拍即合。

  “其实我本来就喜欢玩,只可惜腿脚不方便,最远只去过离家200多公里的承德避暑山庄,那还是结婚前的事。”寇敏君说,正因为有残疾,她内心深处对美好远方的渴望才更强烈。“蒙蒙一说出去玩,我特高兴,有关西双版纳的美梦一下子跳了出来。”

  她自己也说不清,梦源于何时。也许是幼时看过的某一部电影,某一本连环画;又或者是一套五彩的民族服装,一次艳丽的孔雀开屏;也可能是一曲悠扬的葫芦丝,一栋别具一格的小竹楼。众多模糊印象,汇聚到梦开始的地方——西双版纳。

  “我明白,妈妈不仅仅是为了支持我,更是发自内心地想出去玩。我陪她圆梦,她陪我散心,一举两得。”

  知道儿子为情所困,寇敏君开玩笑说:“争取路上尽快帮你再找个女朋友。”樊蒙则笑着回嘴:“我宣布,这次除了戒网瘾,还多一项任务,就是给你找老伴。”

  7月8日深夜11时49分,樊蒙发了一条微博:“我要去西双版纳,带着我妈,带着我的‘蝴蝶’,用我的腿,好的,就这么决定了!”“蝴蝶”是一年前樊蒙从路边捡回家的小狗,全程参与徒步,享受和寇敏君同等待遇,“它大多数时间坐轮椅,由大妞抱着。”

  7月11日,出发。

  100天后,母子俩历尽艰辛,今天中午走到目的地景洪,完成自我挑战。其实对他们而言,挑战本身就是乐趣,就是出去玩。既散心,又圆梦,何乐而不为?(本报西双版纳上午电)

  母子俩回应一些网友的质疑

  ■关于准备从决定到出发,不足3天。推着轮椅长距离徒步,是否准备太仓促?

  做决定后第二天,樊蒙辞职,回家列清单。第三天,母子俩分头采购一整天。从轮椅、帐篷、被褥、防潮垫到干粮、药品、绳子、手电……

  樊蒙推车时脖子上总套着一个绳圈,也是路上补充的。途中常遇陡坡,轮椅容易溜坡,他便将长绳两头紧紧系在轮椅上,绳圈套入脖子,把自己和母亲拴在了一起。

  ■关于炒作有网友质疑樊蒙借机炒作,甚至有人指责他把妈妈当宣传道具。

  “这只是一次旅行,我选择走路的方式带妈妈玩,她很支持。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理会。”樊蒙说,“这一路的经历,我们已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乐,足够了。”

  寇敏君回应:“我们问心无愧。如果要炒作,临出门时就给残联打电话,或给北京媒体打电话,让他们跟着。只是蒙蒙沿途发了一些微博,给朋友们报平安。”

  ■关于孝顺樊蒙从没想过给自己贴“孝顺”标签,他觉得母子同行,相互照顾,亲密融合,是很平常的事。

  “我们是很普通的两个人,很正常的旅行,就是因为一个想徒步,一个想来西双版纳。”母子俩异口同声地反复强调。

  “可能唯一吸引大家的,就是我腿脚不便,蒙蒙要推轮椅。撇开这一点,就是母子一块出来玩,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媒体关注。”寇敏君补充说,“如果一定要强调‘孝顺’,我认为树立蒙蒙这么一个榜样,教育一些年轻人,影响他们去多陪陪父母,倒是一件好事,也算我们此行的意外收获吧。”

  ■关于徒步不少网友质疑樊蒙的徒步方式,认为不如多存点钱坐火车或飞机,让母亲沿途少受点苦。

  寇敏君回应说,家境虽然很一般,但并不缺这笔交通费。“蒙蒙在感情上受到打击后,很想出去走走;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喜欢这样的全新尝试。走路本身就是玩,虽然比较累,但沿途的风光是坐车或飞机根本看不到的。”

  接下来,母子俩打算留在云南玩一阵子。

选稿:蒋俊颖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