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过,也被边缘过 校园话剧正复苏
2012年11月8日 10:28
  刚落幕的中国校园戏剧节上,由上海交通大学原创的话剧《钱学森》以总投票第一,领衔“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的优秀剧目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是目前唯一由国家设立的校园戏剧最高奖。

  无独有偶,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也涌现出多件优秀作品,展现着沪上高校在戏剧原创上的卓越能力。

  曾经风光过,也被边缘过,校园话剧正在大学里复苏。这也是大学文化活力的风向标:舞台上的热闹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们丰富了青年学子的心灵。

  “矮子里拔长子”当上主角

  上海交大原创话剧《钱学森》,脱胎于一部名为《传承》的话剧,这是交大学子在钱老逝世之际,为纪念钱学森精神所作的。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之后又几易其稿、几度翻演,一次比一次震撼人心,最后才形成了如今屡获殊荣的《钱学森》。

  这部话剧,和上海交大一个学生社团的名字紧紧相连:阳光剧社。

  阳光剧社现任社长刘思铭,是话剧《传承》中男主人公“杨光”的扮演者。读电信专业的他至今还记得,自己从“零基础”的普通男生,阴差阳错进剧社的经历。“中秋节那天,我去给班里女生送月饼,女班长正巧在报名《传承》剧组选角,顺带把我也拽了去。”

  选角的方式之一,是做一个名为“天性释放”的游戏,这也是初来乍到的阳光剧社新演员们的必修课。通常,社员们集中在一间房间内,根据给定的一个主题自由发挥、任意表演。那一次,刘思铭得到的题目是:让自己像分子一样充满整个房间。

  刘思铭看见了把椅子,就顺势站了上去,张开双臂。偌大的教室里,站在椅子上的刘思铭尤显突兀,也直接吸引了剧社前辈的注意。被认为“很放得开”的他,成了“杨光”的第一人选。

  “选刘思铭,属于矮子里面拔长子。剧社选拔没有任何标准,热爱话剧就能报名,每个人都有亲近和热爱话剧的权利。”汪雨申,交大阳光剧社的指导老师,也是这个剧社的创始者之一。

  谈起十余年前剧社初创的情景,自称“文艺青年”的他至今心潮澎湃。“1996年,一群血气方刚的交大文科生,想把喜欢的文学作品搬上舞台,满脑子的热血和创意。大家躺在学校剧场门前的草坪上谈天说地、天马行空,那天天很蓝、阳光很足,于是,就有了阳光剧社。”

  其时,“吹拉弹唱”在以理工科见长的交大几乎是空白,话剧社的出现如它的名字,似一抹阳光,照在校园的热土。2006届的交大毕业生、阳光剧社历任社长之一刘雷清晰地记得当时校园话剧的盛况:“大家搬来四五十把椅子,在简陋的交谊舞厅里围着看,里三层外三层。就算演的是《雷雨》这种经典剧目里早就烂熟的片段,都有人跑来看好几遍。”

  在刘雷心里,这真是一个“黄金时代”。

  话剧“独霸”晚会不复存在

  2006年,阳光剧社携小剧场实验话剧《窒息》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戏剧节并摘得奖牌,这不仅仅是交大的第一次,也是上海高校中的第一次。

  大学剧社表面风光,但它的成长之路从来不是顺风顺水。

  当年的一篇新闻报道,曾准确描述了高校剧社的艰难生存。“深夜时空旷冰冷的停车库,是大多数高校话剧社作品的孕育地。如今,排练场、高校剧场都不再是无偿使用,大多数高校剧社每年能筹集到的经费不过数千元。买不起戏服,就自己动手做;租不起排演厅,就顶着寒风,在停车库里排戏。同济的东篱剧社,就在车库、走廊上,排成了多部话剧。”

  “我们想排个话剧,去哪弄钱呢?学校经费有限,我就跟老师商量说,要演个小品,需200块钱。200块钱不多,通常学校都会给,那我就可以做很多事了。”为排演话剧,刘雷曾带领剧社拼命找商业演出的机会,即使辛苦的付出只换来几百块钱的收入,社员们也无比珍惜。

  有一次,刘雷所在的剧组需要在舞台上打强光,为了省钱,他跑去学校武装部借军训晚会用的太阳灯。那灯不太好用,武装部的老师问刘雷行不行,他怕老师不肯出借,就满口回答“没有问题”。“其实心里忐忑着呢!大家一起研究着怎么用,张罗着把舞台布置起来。”

  为解决社团的“温饱问题”,汪雨申也想过很多招。缺经费?已经参加工作的剧社老戏骨在他的盛邀下“慷慨解囊”,还义务为学弟学妹做培训;缺排练场?他利用自己在交大人文学院做老师的“职务之便”,把学院里的小剧场开放给剧社做大本营;没有舞台设计经验?他领着孩子们趴在地上画星星描月亮,然后悬挂在舞台上……

  后来,刘雷毕业了、工作了,他舍不得再让剧社的学弟学妹受苦,“缺钱给钱、缺剧本找剧本、缺道具供道具”——已近而立之年的刘雷,成了阳光剧社的“靠山”。

  20岁里最美的风景

  成为活跃在校园文化战线上的明星,这是汪雨申对阳光剧社的定位。

  当明星,何其容易。

  话剧《传承》排练的几天,正逢低温突袭上海,彩排场地无法提供暖气,演员表演时又不允许吃太饱影响状态,用“又冷又饿”四个字形容再贴切不过。刘思铭坚持下来了,且“一发不可收拾”。

  刘雷带来的培训,给初出茅庐的刘思铭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次,雷哥指着两个男生说,你演妻子、你演丈夫,小两口怎么恩爱。那两个男生脸‘刷’地红了。雷哥说小伙子怎么这么放不开,然后就跟剧社的另一个前辈上去示范。你能想象吗,两个超过一米八的大男人,一个坐在另一个腿上,在台上自如地‘打情骂俏’,不扭捏也不做作。”

  “这才是专业演员!”他意犹未尽地赞叹。

  做了社长后,刘思铭也有几多无奈。“排练的时候人是永远到不齐的。没办法,只好‘碎片化’,人到齐的片段先排,或者剧本确定了的几幕先排。”很多人报名话剧社都是“过把瘾”就走,能留下百分之二十的台柱,已经谢天谢地。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专业,刘思铭利用暑假的时间,专门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学习怎么演戏。“回来后,思铭就很有导演范儿,拍一部戏一步步该做些什么,都清清楚楚。”其他社员说。

  参加剧社的收获,对这群热爱话剧的学子们而言是弥足珍贵的。“戏如人生,演戏也教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人,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但最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群能在舞台上手拉着手承受掌声与非议,一群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朋友。

  《传承》演出前的最后一晚正是月全食。演出后,整个剧组呆在剧场的天台上,手拉手一起唱剧中的主题歌,肆无忌惮地谈着看不见的未来。到后来,大家竟抱头痛哭。天色已晚,汪雨申多少有点担心,但没有人肯离去。“那个夜晚,我看到了20岁生命里最美的风景。”

  每个剧社都有“守护神”

    刘雷的工作的确能让他的学弟学妹“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如今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戏剧教育主管,同时也是业内小名气的编剧。

  大学期间,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戏痴”刘雷一场不落地看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所有话剧。那时回交大所在的老闵行还没有地铁,他就坐公交车晃两个小时回去,一边晃一边回忆每一句台词。当时的他绝没有想到,自动化专业毕业的自己竟真的走上了专业的话剧道路。

  “我去找过大家认为我应该做的技术员工作,但很快就意识到那种压抑的环境不适合我,我也很难想象没有话剧的日子该怎么过。”有那么两三年,刘雷隔几周就会从市区赶回闵行交大,为阳光剧社的学弟妹做培训。这是一件很折腾的事,白天上课的上课、上班的上班,晚上七点左右开始的培训往往要到半夜结束。“我媳妇没少给我闹别扭。”

  “有一中医大的剧社哥们,毕业后做的是销售工作,天南地北地跑,忙得要命。可是一到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人家就是请着假也得回去陪师弟师妹排剧,有时候搞得太晚,就和衣在车上挨一宿。”顿了顿,刘雷说:“每个成功的校园剧社都有这样一个守护神一样的人物,守护着剧社的精气神儿” 

  话剧是青年倾述的渠道

  为鼓励高校话剧创作应运而生的上海大学生话剧艺术节,给了高校话剧一个很好的出口。

  说是话剧艺术节,其实就是高校话剧比赛。为什么要搞竞争?刘雷认为很有必要。“有了比赛,学校就更重视,高校话剧社团的生存环境才会相应提升。”在刘雷看来,高校话剧千万不能关起门来闷头干。做话剧很苦很寂寞,如果没有交流,觉得太苦也就不做了。

  尽管信息化时代给戏剧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刘雷说,眼下已算是高校话剧发展的好时光。“过去,平均每年都有两个高校话剧社团在消亡,但现在各方面投入的力量都是成倍的,国家也在鼓励高校话剧发展,话剧中心也不断地给高校剧社演出机会,有些社团甚至开始拥有自己专门的排练场地。”

  当初带领着阳光剧社在话剧节上大展风采,是因为想让大家看到交大话剧人的努力。现今,刘雷的愿望和工作目标,则是让各所高校愈加重视学生话剧团的存在。

  “对待世界,年轻人必须有自己的想法,话剧就是他们倾述的渠道。人都要看戏,你要么在戏中表达想法,要么就演轻喜剧,让观众笑得开心。”高校话剧,不必谄媚票房,也无需迎合观众。剧社的成员,没有任何招摇的企图。一群志同道合者,以专业的精神,用话剧的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汪雨申至今仍时不时会回味排演《最后一次亲密接触》原创话剧带来的强大共鸣。

  一部原创话剧是怎么来的?他动容地描绘着这样的情景:剧社时不时“召集人马”开小会,或是在静谧夜空下的天台,或是在吵吵嚷嚷的食堂餐桌,或在校园里找一个鲜有人至的角落,大家叽叽喳喳地说起近日见闻,有了灵感立马记录,再由编剧搜集起来创作剧本。头脑风暴的时刻往往是很精彩的。“每个社员手里都有一支话筒,都有说话的权利。原创的灵魂孕育在民间,而社团就是释放的舞台。我们要坚持校园原创的路,但也不能忽略经典话剧的意义,因为经典剧会让人懂得什么是话剧。”

  校园话剧丰富着校园精神文化生活,而它传递着的戏剧教育职能也十分重要。

  话剧是不可重复的舞台艺术,有极强的现场性,在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中,会产生鲜活的教育效应。“就像我们演钱学森,学生们切切实实地为钱老的精神振奋着。高大全式的伟人形象被颠覆了,眼中的钱老是多么生动可敬”。汪雨申认为,这种戏剧教育的职能是无限扩展的,潜移默化的,学生们会自发在日记或微博里写下观剧的感受,记录心灵的成长。

  “无论角色大小,每个站在台上的人,都感受到了荣誉和收获,这就是文化育人”。刘雷常在给学弟学妹们上课时告诉他们:也许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专业演员,但是每一次的台词、形体训练,都希望你们用心去做,学习话剧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现在,汪雨申开始带领阳光剧社整理社团的历史资料。由于条件所限,剧社过去的一些剧本不知不觉中散失了,而他不想再留下更多遗憾。忆起往昔,已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刘雷依旧满腔豪迈:“人总有年少轻狂的时刻,为热爱的事业全心投入。多少年后回忆起来,还会记得那一起奋斗、肆无忌惮的年代。”

  【相关链接】

  校园戏剧,中国戏剧的母体

  在中国戏剧史上,“校园戏剧”曾经享有崇高地位。中国当代戏剧对西方戏剧的吸收和传播,正是从校园戏剧开始。

  1898和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在圣诞节演出中上演了数个剧目,其中包括1899年学生自己编演的政治讽刺剧《官场丑史》,成为中国最早的校园戏剧演出的记录。

  20世纪初,很多中国赴日留学生开始对日本风靡一时的“壮士剧”(新派剧)产生了兴趣。当时,由李叔同主持,以曾孝谷、唐肯、孙乾三、李岸等人为骨干,组成了中国最早的话剧艺术组织“春柳社”,学习新派剧,并成功上演了《茶花女》。此后,“春柳社”又萌发了上演完整大型话剧的念头,并将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成话剧《黑奴吁天录》。经过三个月的排练,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二十一日,《黑奴吁天录》在日本东京的本乡剧场公演。这一年,成为中国话剧史的开端之年。

  话剧在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深受欢迎的舞台艺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20世纪20年代,校园戏剧对当时“文明戏”的商业化进行了抵制,旗帜鲜明地反“商业化”和“庸俗化”,当时的“爱美剧”强调戏剧的教育功能和戏剧家的社会责任感,强调演员是戏剧以外“不靠演戏吃饭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素有传统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出现了一个高潮,并且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燕京女校、交通大学等纷纷成立业余剧社,学生们演出了《终身大事》《母》《青鸟》等剧目,有力地配合了“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在校园戏剧的演出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话剧从业者。南开、清华和复旦等大学的话剧社,为我国戏剧事业培养了曹禺、洪深、马彦祥等著名戏剧家。

  话剧本是西方舶来品,英语名为Drama,最初中文译名曾用过“新剧”、“文明戏”、“爱美剧”等名称。1928年,在易卜生100周年纪念会上,洪深提议将其定名为话剧,以与西方歌剧(Opera)、舞剧(DanceTheater)相区别。

  从抗战全面爆发到“文革”结束,长达40年时间里,民族抗争和政治斗争剥夺了校园戏剧的个性,校园戏剧走入了一个较长的低谷。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话剧发展的高峰时期,但校园戏剧却游离在外。当时,大量的骨干力量被抽调到主流戏剧中,校园演剧与主流戏剧间的艺术水平拉大了,人才流失造成校园演剧影响力的下降。

  建国后,1950年中央戏剧学院成立,此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众多含戏剧专业的艺术类院校纷纷建立,学生们大多以国内外经典剧目,如《雷雨》、《榆树下的欲望》、《玩偶之家》、《牡丹亭》等进行教学演出。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各种戏剧流派以及各种思潮进入大学校园,青年学子再一次开启了对话剧的探索。从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北国剧社起,大批学生剧社纷纷建立或恢复。90年代后,由于专业戏剧不景气,很难找到可供学生演出的剧目,因此,学生自己创作剧目,成了校园戏剧演出的主要来源。这时,校园戏剧又一次驶入了发展的高速路,学生们自己写剧本,从学生的角度来探讨人生,演绎学校生活,表达当代学生对于人生、青春、爱情、成长、友谊等等问题的困惑及思索。更有一些剧团把经典剧目重新解构编排,创造出与经典剧目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正因为校园戏剧的内容十分贴近大学生活,因而吸引了大批学生观众,得到观众的认可。

  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九届的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涌现了来自全国近百个高校戏剧团体演出的近200个优秀剧目。而由中国文联、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校园戏剧节也从2008年开始在上海举行。戏剧节设立的“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与梅花表演奖、曹禺剧本奖、优秀剧目奖、小戏小品奖、理论评论奖同为中国戏剧奖的子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是目前唯一由国家设立的校园戏剧最高奖。

  美国大学的戏剧文化:普通学生也可当导演

  在美国,约有1000多所大学设有戏剧系。1923年,耶鲁大学戏剧系的成立掀开了美国高等教育新的一页。但在更多大学,一些非职业的戏剧教育课程,也分为表演、导演、舞美和编剧等方面,其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鼓励所有对表演艺术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参与演出的不仅是戏剧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全校非艺术专业的普通学生。很多的时候,演员就是观众,观众也当过演员。学生不仅大量担当演出任务,也被鼓励担当导演,负责全剧的剧本、演员选择和舞台整体制作。作为一种素养训练,很多大学都有非常浓郁的戏剧氛围。

  戏剧学习和演出实践紧密结合,是美国戏剧教育的一大特色。校园剧场和戏剧演出活动,是美国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一年一度的戏剧演出季,在规模和质量上都能达到一定水平。浓郁的校园戏剧文化甚至可以辐射到学校所在地的社区,成为当地的主要戏剧活动。

  耶鲁大学的戏剧学院与音乐学院在美国综合性大学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也是其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几乎每一周,耶鲁都有音乐会听、有戏看,一年的校园戏剧演出近1000场,虽以学生的试演、排演为主,但也有不少名家,包括兼职教授参与演出。兼职教授的演出往往免费,学生演出一般也免费,有时象征性收一点,水平却不低。

选稿:蒋俊颖  来源:文汇报  作者:庄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