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起,蟹脚痒!又到一年吃蟹季。说到大闸蟹,那自然是阳澄湖的大闸蟹最数有名。到哪里去吃阳澄湖大闸蟹呢?“要吃蟹,到巴城”,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心中,蟹都巴城已经成了金秋时节菊黄蟹肥之时品阳澄湖大闸蟹的首选之地。日前,早报记者来到巴城镇,亲身感受了“阳澄湖美,巴城蟹肥”的浓烈氛围。
遐迩闻名的天下蟹城
巴城镇位于昆山市西北境阳澄湖东岸,东邻上海,西连苏州,有着怡人的碧水风情、恬静的田园风光,是闻名遐迩的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乡,被誉为“天下第一蟹城”。巴城因湖而秀美,因蟹而闻名。人们品尝大闸蟹以阳澄湖为最爱,而阳澄湖大闸蟹尤以巴城为最尊。为此,早报记者特意采访了位于阳澄湖东岸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特色村——巴城湖村。
巴城湖村拥有阳澄湖水域面积1.1万亩,20多年的水产养殖经验。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阳澄湖的水环境。随着近年来阳澄湖水域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以及养殖技术的改进,大闸蟹年年丰收,质量不断提升。据巴城湖村村书记介绍,整个阳澄湖分为西湖、中湖和东湖,巴城地区位于东湖湖畔,而巴城湖村又是少有的几个与阳澄湖水域相连的村,村里的大闸蟹都是原生态养殖。与西湖、中湖相比,阳澄湖东湖水域较浅,约2米左右,光照充分,再加上水底淤泥少、土质硬,最适宜大闸蟹生长。另外,大闸蟹最爱吃的螺蛳、水草也非常丰富。大闸蟹脱壳的时候,身体是软的,水草还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养殖户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大闸蟹长得好不好,看水草就能看出来。阳澄湖里的水是流动的,人工喂养投放的饲料会随着湖水流失,所以养殖户们很少人工喂养,全靠大闸蟹吃天然食物自然生长。
听完专业人士的讲解,早报记者早已是馋虫作祟,兴冲冲地来到巴城镇最著名的蟹市场——蟹舫苑,这个巴城最大的螃蟹交易市场内有100余条餐饮船,200余个交易摊位。目前,蟹舫苑已经一改大闸蟹开捕前冷清的场景,冲着第一波上市的阳澄湖大闸蟹,食客们闻风而动,蜂拥而至,场面着实壮观。
走进一家酒店,听说记者想体验一下大闸蟹从捕捞到品尝的全过程,老板立即答应了。但看着浸在水中的蟹笼以及到处乱爬的大闸蟹,记者还真有些不知从何下手,只好在一旁看着工作人员轻车熟路地抓蟹、捆蟹,几分钟就捆好了几十只蟹。不禁感叹,这抓蟹的确是个技术活啊。那么如何选蟹呢?老板也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心得:阳澄湖大闸蟹个大体重、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以蟹黄肥厚、肉质白嫩、滋味鲜美而享誉海内外。蟹壳成青泥色,平滑又有光泽;肚腹甲壳洁白晶莹,蟹腿毛长而呈金黄色;蟹的尾端饱满或鼓起,蟹脐两旁透出红色……这样的蟹才为上品。
抓完蟹,接下来就是如何品蟹了。品蟹最标准的要用“蟹八件”,用工具慢慢剪、细细挑。但大部分食客还是靠两只手剥蟹。老板就很热心地向记者示范了一下吃蟹的一般步骤:先把蟹肚上的蟹兜掰开,然后掀开蟹壳,剥除爪子和钳子,并把蟹身从中间掰成两半,剥掉蟹爪时可以留两只最小的爪子,方便手拿;而蟹肺和六角形的蟹心因为性寒,是不能吃的。老板笑着告诉记者,每个人都有自己吃蟹的习惯,反正只要把肉吃干净,吃得开心、满意,方法并不是那么重要。不用多说,看着流油的大闸蟹,记者开始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
近年来,巴城镇精心规划,不断扩建巴城湖蟹市场、完善设施,增加市场摊位和餐船,构建现代渔业产业园,指导养殖户实行科学化、智能化养殖,带动一大批村民参与蟹业经营,增收致富。如今巴城的湖蟹市场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游客们购蟹、吃蟹的首选去处。
令人陶醉的湖景乡情
来到巴城,除了品大闸蟹,还有美景可览,美丽的原生态阳澄湖也是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乘快艇驰骋在阳澄湖上,一边呼吸洁净而又清新的空气,一边感受迎面吹来的凉风,还能欣赏湖边的美景,那感觉真是棒极了!巴城真不愧‘慢生活’旅游名镇的盛名。”有游客告诉记者。
逃离人群嘈杂、工厂林立的城市包围,在巴城你可以静静地坐在湖边,可观风、可垂钓、可谈心,很是惬意。你还可以泡一泡温泉,舒缓一下疲惫的身心。
当然,除了赏景,除了品蟹,再吃吃湖“八鲜”、农家菜也是游客特别向往的。对吃蟹发烧友来说,在巴城吃阳澄湖大闸蟹自不必说,但要讲湖中八鲜倒不一定吃全过。近年来,除阳澄湖大闸蟹外,湖中“八鲜”也逐渐成了当地人款待远来宾客的上等佳肴。清水虾、螺蛳、鳗鲡鱼、白丝鱼、鳜鱼、鳊鱼、鳑鲏鱼、昂刺鱼——这八种湖鲜,只要你想吃,在巴城阳澄湖畔的各家酒店,老板都能满足你的要求,让你大快朵颐。关于湖“八鲜”,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八仙过海之前,曾在阳澄湖逗留数日,为报答阳澄湖父老乡亲的热情招待,八仙“各显神通”,每人给阳澄湖留下了一样水产,遂变出了八样水鲜,也就是现在的“湖中八鲜”。
纯天然无公害的农家菜也让许多游客回味无穷。“每次来巴城,农家菜是一定要吃的。鱼虾是从阳澄湖里捕捞起来的,既新鲜又美味,蔬菜都是巴城本地人自己种的时令菜,好吃又健康。”
记者从游客处了解到,巴城目前有很多生态农庄,出产的菜品也很生态,绝对让游客吃得很放心。感受美景之余还能吃上一顿无污染的农家菜,眼睛看到的满是绿色,耳朵听到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呼吸的是清新自然的新鲜空气,迎面拂过的是具有浓郁田园气息的徐徐凉风……在巴城的每一天,都是那么休闲而自得。
人文荟萃的历史名镇
除了吃闻名天下的阳澄湖大闸蟹,到了巴城,你还得用心去感受巴城的悠久历史,才不枉来巴城享受过“慢生活”。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可以说是对巴城历史准确而生动的概括。“百戏之祖”昆曲的源头在巴城,三大雅集之一的《玉山雅集》在巴城,中国第一个特色书法之乡在巴城,昆山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绰墩遗址也在巴城。
位于阳澄湖和傀儡湖间的绰墩遗址,因唐代名伶黄番绰而得名,是一个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如果将地下的古代遗存比喻成一部厚重的史书,那么历史文化的堆积就是书页,每翻开一页就能看见一个时期的绚丽文化。绰墩山村就是这样一本书,像一座丰富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在绰墩遗址,考古发掘出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水稻田遗址及碳化谷粒,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水稻田。2005年绰墩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阳澄湖北岸线上的武神潭村内,尚留有春秋时期所建的八卦水城——南武城遗迹。同时,镇内还有极具明清时期风格、保留较好的巴城老街和正仪老街两条文化老街以及千年古刹崇宁寺遗迹。记者了解到,为了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巴城镇根据现有条件和经济实力,着手对巴城老街进行修复,重新铺设了老街石板,修复改造了春和面馆、龙云距茶楼等老字号,并新开设了玉峰古文物展览馆、昆石馆、陈东宝笛馆等多个文化馆室。2009年下半年,该镇对正仪老街进行修复改造,对街区内至今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保存较完整的的传统街巷严格控制,予以保护,并根据传统风貌遗存现状修复其他街巷和古建筑。同时,还重建了崇宁寺和崇宁塔院。
近年来,巴城镇不断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发掘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开展戏曲、书法创作、古遗址保护、老街修复以及蟹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挖掘等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曲戏”、“一支笔”、“一朵花”、“一只蟹”、“一条街”等多个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以绰墩遗址、巴城老街两个知名景点为节点,有机地衔接崇宁古刹、玉山胜境、玉文化博览城等景点项目,建设好蟹博物馆、江南木雕馆、名人故居等,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充分整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丰富文化旅游内容。通过历史文化增强发展软实力,以文化品牌的树立来提升城镇的旅游影响力,推进了巴城旅游文化的转型发展。
迄今为止,巴城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五届阳澄湖蟹文化节,通过深入挖掘蟹文化的精神内涵,“阳澄湖美,巴城蟹肥”已经成为巴城蟹经济的“金字招牌”。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品一品一蟹八鲜,饱饲胃口;赏一赏湖光水色,沁心悦目;逛一逛生态农庄,广增蟹识;游一游文化老街,感悟历史。如此享受,如此“慢生活”,应该就是许多游客迷上巴城、爱上阳澄湖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