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将至,选购速冻汤圆时消费者还需仔细查看包装上的相关信息以及汤圆外观
本月6日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了,作为春节后的第一个传统佳节,元宵自古以来受到华夏子孙的喜爱。这一天,全世界华人都将沉浸在彩灯游街的欢乐气氛中,燃彩灯、赏皓月、放烟花、猜灯谜,看舞龙舞狮表演都是这一天值得期待的传统好戏。倘若因各种原因无法参加狂欢,人们至少都要回到家中,同亲人一起吃完元宵,这才算“把年过完”。
庆元宵吃美食南方北方有区别
吃元宵是许多人的心头好。作为食品的一种,“元宵”在宋代即于民间流行开了,这种最早叫“浮元子”的食品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各种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各色食材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取团圆美满、热热火火之意。严格来说,“元宵”与“汤圆”还是有所区别的。在北方城市,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先要把拌好的馅料切成小块,再与糯米粉一起筛滚,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吸水才变糊;而南方的汤圆则先须先把糯米粉兑水和成团,包入各种馅料,表皮含有大量水份,粘软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吃。
在地处江南的上海,人们食用最多的统汤圆是“黑洋酥”,这种源自宁波,以猪油和黑芝麻粉混合物为馅料的大糯米汤圆滑糯软烫,甜而不腻,广受欢迎。据说,最好的“黑洋酥”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而是用取自猪肚中的原块的“板油”:在撕去其外网膜后经用手工挤压、揉搓,逐步掺入黑芝麻粉做出的馅料才最地道。
速冻汤圆销量广选购看清外包装
家中自制的手工汤圆口味鲜美,但对于许多习惯在超市购买速冻汤圆的食用的居民来说,如何在才能纷繁的速冻市场中选中既美味又健康的呢?沪上超市冷柜专员向记者确认,非速冻的包裹式汤圆在符合贮存条件下至售出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而速冻汤圆最多存放6个月,消费者要尽可能在大型超市购买品牌产品,仔细分辨生产与保质日期,若要购买“现做现卖”的汤圆,一定要前往具备QS认证资格、具有较高的品牌声誉,能出具有效质监报告的正规企业店家,以确保汤圆从原料购入、生产制作,直至包装出售都执行有严格的管理标准,千万不要购买无正式生产许可证、无卫生许可证和质量监督报告的“摊贩汤圆”。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选购速冻汤圆应优先购买有密封完好包装的产品,看清袋内汤圆无黏结、无破损、无变形;若袋有较多冰屑,内里汤圆或存在解冻后又冻结的可能,为确保食品质量最好不要购买。在产品未包装上,也应明确标有产品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和配料表等必备内容,还须标明存放条件、食用方法和馅料含量,如介绍稀缺,也最好不要购买。汤圆买回家后,宜马上食用或尽快放入冰箱冷冻,决不可将已经解冻过的汤圆再次冷冻。
食用元宵要科学细嚼慢咽慢慢吃
元宵虽美味,不宜吃太多。闵行区卫生局副局长夏红女士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汤圆中如芝麻馅团等热量、油脂、糖分皆比较高的品种,对于部分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用过多易使血糖在短期内飙高,不利于控制,而过年期间,许多人家中一连几天主食用汤圆也会对肠胃形成负担,对此,夏红表示建议,市民朋友在选购汤团时可尝试多种搭配的口味,“如经过当代工艺改良后的菜肉馅汤圆,也是芝麻馅之外的一个选项”。
夏红表示,元宵“开吃”有一方面格外值得注意,因为往年总有一些人会因“噎食汤圆”前往医院急症,“很多人,特别是老人小孩,会发生汤圆卡在喉咙里难以下咽又无法吐出的情况,有的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夏红提醒广大市民,元宵节到了,一定记得看顾家中老幼,“大颗汤圆切莫一口吞,吃的时候务必细嚼慢咽,尤其切记不能边哭笑打闹边吃汤圆,这是相当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