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名人圈” 成了“百忧解”
2013年2月27日 11:19

  在欧阳街道董家宅居民区有一个“卜阿姨下午茶”,“主人”卜芸每周一下午便会邀请楼里的邻居到家里品茶聊天。伴着茶香,居民分享心情、排解忧愁、学习社交礼仪、提升文化修养,楼内的不少矛盾正是通过“下午茶”得到了解决。

  在董家宅居民区,类似“卜阿姨下午茶”的小区“名人圈”不少,这些“小圈子”主题大不相同,有计算机服务小组、有编制组、还有心理咨询室等等,都以小区自己的居民姓名冠名。董家宅居民区为凸现居民在小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挖掘了一批有才艺、有热心的社区居民,在居委会的指导帮助下作为领衔人整合社区资源,吸引居委辖区内有共同兴趣爱好以及热心社区公益服务的居民开启定期活动,实现居民自我管理。

  “卜阿姨下午茶”就是这样一个“小圈子”。2004年,“卜阿姨”卜芸成了董家宅居民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商品房里淡薄的邻里关系让她有些不舒服。在女儿的鼓励下,卜阿姨在家设了下午茶“招待”邻里,把居民从小家庭里请出来,融入社区大家庭。一次,卜阿姨楼上的一位居民因琐事与家人发生争执,她知晓后,特意请楼上的居民到家中与伙伴们一同品茶,在周围邻居的交流宽慰中,居民的不满情绪得到了宣泄,并尝试着与家人沟通。喝了一场“下午茶”,邻居与家人化解了误会,家庭又恢复了和睦,邻居也成为卜阿姨下午茶的忠实“粉丝”。

  一场下午茶不单成为拉近邻里关系的纽带,也成了楼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个平台。卜阿姨引领起来的“下午茶”文化在董家宅社区里蔚然成风,不久后,社区里又出现了以帮困助老为特色的樊绍栋楼组定期下午茶;以解决居民矛盾为特色的鲁守轩楼组每周“下午茶”……“下午茶”式的楼组自治管理小组吸引了大批居民参与,在此基础上,董家宅居民区又出现了“爱心互助楼”、“学习楼”、“敬老楼”、“和睦楼”等20多幢特色楼组。

  董家宅居民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450个,高龄老人的健康需求比较突出。退休护士郑小燕听闻这一情况,在居委的鼓励和支持下,于2006年开设了小燕健康工作室。刚开始,只有郑小燕一人提供服务,渐渐地,小区内一些有医学知识的志愿者开始加入工作室。工作室每周一上午在居民活动室为社区老人测量血压,并为每个来测量的居民制作健康档案,方便居民实时了解血压情况,及时更改用药剂量,同时志愿者还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7年来,在郑小燕的带领下,工作室累计服务人次超过6000人。

  目前,各类“居民自治组织”在董家宅居民区越来越多,形式内容日益丰富。董家宅居委表示,各具特色的自治“小组”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的同时,延伸了居委会关心、服务居民的“手臂”,提高了自治能级。通过集聚社区资源、使自治更有效,居民可以围绕生活需求和利益诉求不断提高行使民主权利和合作互助的能力,解决社区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共同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