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漫漫 中医“食疗”教你清暑降火气
2013年7月30日 10:59

  据《i时代报》报道,漫漫长夏,酷暑难耐,身体很容易受到“外热”和“内火”的夹攻,胃口不佳、睡眠不足、心情烦躁成为挥之不去的“高温综合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艾静指出,“上夏季火”“内火”,多为多因环境闷热燥湿,人体脏器不适应外部气候环境变化而导致“火性”失控。因此,夏日养生重在降热、清火。
    
  七八月吃要健脾利湿
  
  为了健康度夏,古人提出了“长夏防湿”的养生原则。据艾静介绍,夏季治疗由暑湿引起的疾病的关键,在于健脾燥湿。在七八月间应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可以多吃些肉类食品,还可吃一些白术、山药、白扁豆、四季豆、赤小豆、薏苡仁、豌豆、黄豆、黑豆,以达到养脾益肾之目的。
  
  脾虚者应采取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各类食品。阴虚体弱者在安排膳食时,可以选食瘦猪肉、鸭肉、白斩鸡、咸鸭蛋、清蒸鲜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凉性的鸭肉特别适合夏天里苦夏、肝火旺、肺火旺、体内生热的人食用,不过胃寒的人、阳虚的人和患有慢性肠胃病的人要少吃。
  
  暑热天适宜晚睡早起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易耗气伤容津。心静人自凉,可达到
  
  养生的目的。专家指出,夏季神气调养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心神得养。使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中午可适当午睡,但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一小时以内。需要注意睡眠时不可让电扇直吹,睡觉前不宜乘凉太晚,更不宜长时间在水亭、树荫、过道、凉台乘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到公园、河岸、湖边,或庭院,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广播操、慢跑、散步等。运动量要适度,不要过度疲劳、过度出汗,以免造成体液失衡,电解质紊乱。
  
  TIPS
  
  夏季清暑药方
  
  ●清暑解表1号方
  
  适用于暑湿表热证,功效为清透解表
  
  新加香薷饮:香薷10克,厚朴10克,银花、连翘、扁豆各15克。
  
  ●清暑辟浊2号方
  
  适用于暑热伤表挟湿证,功效为清暑祛湿泄浊
  
  藿香正气散:藿香15克,白芷5克,紫苏5克,茯苓5克,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清暑化湿3号方
  
  适用于感暑挟湿证,功效为宣畅气机,清热利湿(湿重于热)
  
  加减三仁汤:杏仁12克,蔻仁6克,生薏仁30克,竹叶10克,厚朴10克,荷叶10克,佩兰10克,扁豆花10克,六一散20克。

 来源:东方网  作者: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