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据《犹他新闻网》(deseret.com)2017年4月20日报道,安娜·莱巴伦(Anna LeBaron)出版自传体新书《一夫多妻制邪教徒的女儿》,讲述其颠沛流离的邪教生涯,以及身处邪教带给她的孤独、贫穷和恐惧。
《一夫多妻制邪教徒的女儿》
安娜·莱巴伦(Anna LeBaron)的自传开篇是一把辛酸泪。
母亲要出城,7岁的安娜处于分离焦虑中。短短几段,读者就感受到安娜深深的悲伤:安娜的父亲是一夫多妻制邪教徒艾维尔·莱巴伦(Ervil LeBaron),母亲则是父亲不合法的13个妻子中的一个。
第二天,安娜作为父亲50个子女中的一个乘船与其他信徒前往莫斯科,好几个月后,她才再次见到母亲。
作者将重点放在她邪教生涯的描述上。书本阅读起来很流畅——墨西哥的巨型甲虫、FBI对德克萨斯聚居地的突袭、乘坐四处透风的半拖挂车在州与州之间流浪以及为躲避当局整整一个月藏在沙滩边的房子里等情节。
莱巴伦作品的力量来自于她写出了身处极端主义宗教的孤独。作者生动描述了她每天面临的贫困、虐待、疏远和恐惧,并由此揭开了笼罩在一夫多妻制邪教的迷雾。
书中有一段描写莱巴伦在当地西夫韦超市的垃圾箱翻找过期的食品和奶制品,并用这些装满了旅行车回到拥挤不堪的廉价公寓。回家后莱巴伦像英雄一样受到家人的欢迎。另外一段里,莱巴伦回忆到邪教高层信口承诺在教会二手电器商店的辛勤工作将会获得丰厚的酬劳。为了能穿上和学校里其他孩子一样的校服,孩子们和母亲们整个夏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而钱最后却落到了教会高层的口袋。
莱巴伦的小故事是串成其自传的主线,但莱巴伦的人生历程给这些故事打动人心的力量。
自传中莱巴伦提供了事件的日期,却没有指出她当时的年纪,使得读者经常难以理解时间进程。尽管这的确反映了莱巴伦经历的动荡,但却是一个令读者感到迷惑的因素。
举例来说,莱巴伦写道父亲躲在她所居住的墨西哥的一间房子里。那是她第一次见到父亲,读者们并不清楚发生这一重大事件时莱巴伦的年龄。此外,莱巴伦也没有写明当父亲在1981年8月因心脏病在监狱去世时她的年龄。
这些都是一夫多妻制邪教和安娜生命中的关键时刻,而她却因为没有告诉读者她当时的年龄而削弱了这些时刻的影响力。
最终,莱巴伦的简单价值观在书中结尾处被烘托出来,为她的无望过去注入一丝生机。
莱巴伦的故事激发了读者重新认识那些人们日常视而不见的珍宝——友情、真理、健康、教育甚至营养。现在安娜摆脱了邪教,成为一夫一妻制度下的一名普通妻子,也获得了这些珍宝。
《一夫多妻制邪教徒的女儿》只是在主题上适合成人观看。有部分暴力情节描写,但并不具体。
背景信息:
左一是艾维尔·莱巴伦(来自维基百科)
据维基百科,艾维尔·莱巴伦(1925年2月22日~1981年8月15日),摩门教基要派高层,使用宗教铁血政策杀害了许多竞争对手。他因谋杀竞争对手被判终身监禁,最终在监狱去世。他有13名妻子,包括几名“娃娃新娘”。有些妻子参与了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