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3年9月9日 10:31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为加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五周年以来各领域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重大进展和成效的宣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中央媒体记者来沪采访。日前,记者采访团来到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进行实地采访,该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力度之大,令采访团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高科技含量的行业中,一个没有专利、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的企业就如同坐在一个暂时沉默的活火山上,危机随时可能爆发。”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荣明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极为重视,他认为做好专利、知识产权工作,是企业生存的必然要求。微电子公司的管理层认为,知识产权问题不单是技术和法律层面的问题,还影响到公司发展、国家工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知识产权与技术管理部,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由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

  扩大知识产权持有规模 获得行业谈判筹码

  面对国外同类企业成千上万件专利规模,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在对光刻机技术专利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策略,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的宏观目标——快速而有计划地在专利等知识产权持有规模上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获得行业知识产权互为威慑与谈判的对等能力。

  自2003年形成知识产权战略部署以来,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2007年起年度专利申请数量超过百件,且大部分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司专利申请累计达1100余件,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为89%,开展了PCT国际申请且进入国家阶段,获得授权专利近500件。核准注册的商标19项,软件著作权登记有42项。

  制定知识产权战略,为企业发展争取更多空间

  从知识产权的战略制定开始,微电子公司就下了一番苦心,公司针对高端光刻机在研发过程中受到竞争企业的专利布局构成的障碍,进行相关的知识产权风险分析,了解公司在研发中可能遇到的专利障碍,确定应对措施,包括专利申请策略、专利诉讼应对措施、应对风险与专利抑制的措施,最终根据研发特点构建并部署了企业的专利保护体系。

  通过专利专家小组的评审,识别出公司的核心专利。对核心专利及其外围专利进行部署,力争使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获得立体、全面的保护,防止竞争对手的渗透。提高关键技术的投入,有侧重、有计划地部署核心专利集群,逐步建立和保护自主核心技术优势。工件台掩模台技术是光刻机重要的分系统,ASML公司等三家公司对两种工件台型式都申请了大量的专利,微电子公司分析了三家光刻机公司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特点,避开专利堡垒,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件台掩模台技术,就双件台技术方案,申请了20件专利,包括9件国外专利,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12件,有效保护了已有技术,回避了竞争对手公司的专利范围。

  微电子公司还专门开发了一套光刻技术专利检索分析软件数据库,从而更好地了解光刻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数据库能够动态采集数据、定期更新,对光刻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多方面的检索、分析,为研发技术调研和专利申请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微电子公司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全过程中,真正成为企业的日常性、长期性工作。“完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风险防御体系,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更大程度地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为企业发展争取更多的空间,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贺荣明说。

 来源:东方网  作者:蒋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