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为保万世基业,终日只想求得长生不老之术。那年,秦始皇东游,途中得了一梦,梦中仙家指点他说,“欲求不老术,茅山有仙道”。于是,秦始皇带领随从,浩浩荡荡直奔茅山。
这消息传到茅山,让茅山道人着实忙碌了一番,幡旗招展,钟鼓齐鸣,三跪九叩,迎接圣驾,还特备盛宴候驾。然后,就领秦始皇游览茅山道观,那道观屹立峰巅,巧夺天工;那奇特的山洞,曲径通幽;登上大茅峰顶,周边更是山巅四立,群山托峰,景色巍巍壮观;抬头望,头接红日,如入太空;往下瞧,白云绕脚,如腾云驾雾……秦始皇赞不绝口,站在峰顶哈哈大笑道:“天下唯我独秀也!”
可是,当秦始皇再向南定眼细看时,却不觉皱起了眉头,只见一座大山,山峰直插云霄,遮住了视线,他脸一沉指着那山问道:“此为何山?”
“玄武山。”茅山道人边答边用手朝前一指,跪下奏道:“万岁,就是这座山,仗着山高,挡住南来的日月精华,使我茅山受害匪浅,它不但破坏了我茅山风水,也阻碍了万岁成仙之路!”
秦始皇一听大怒,立即下旨一道,命王灵官前来搬山。王灵官奉旨,手执钢鞭,驾云来到玄武山,绕山一转,落在了半山腰。他高举钢鞭,对着那山体“嗨”地用力一抽,只听到“嘎嘎”一阵憾天巨响,就见一座巨大的山峰被拦腰折断,腾空而起,朝着东南方向飞驶去。
霎眼间,那山峰飞到长荡湖的上空,只见天空乌云翻滚,湖面上风啸浪翻。恰在这时,湖里外出巡逻的鱼神发现了,这座大山峰如果落在长荡湖里,那鱼族今后还将如何安生?
面对无妄之灾,鱼神急得团团转,它来不及多想,当即一声高喊:“水族鱼类们都听着,快来保住我们的家园!”喊声刚落,湖中应声四起,所有的蟹兵虾将和大小鱼丁纷纷出动,它们一齐出手,同心协力,迎头托起了飞来的山峰,然后再凭借湖水的浮力,向东南方向推去,一直推到长荡湖的南边。
山峰在长荡湖的南岸边搁了浅,再也推不动了。从此,那山峰就浮在了长荡湖的水面上。湖里的水位再高,也只及山脚。每到大水季节,柚山四周小山被淹,唯独这半截山峰仍悠然自得,屹立水面,看上去总比其它的小山大出几倍。当地人们看了,就为这座无名之山起了个名字,叫“大倍山”。因这山四面环水,后来又被叫成了“大涪山”。
再说那玄武山被王灵官拦腰一鞭,削去的山峰飞向落在东南方的长荡湖,而留下的却是座四四方方的平顶山,从此成了茅山门前一座平台,也成了仙人出入茅山的台阶。
后来,历代文人雅士慕名登茅山,发现那山为四方,呈平顶,故题名为“四平山”。晚间,四平山落日余辉,晚霞返照,层林尽染,顶台上一片红海,晚风徐徐,美景如画,与长荡湖相映成辉,文人雅士为此写下了很多赞美诗篇。“四平夕照”由此而来,成了金沙八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