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长荡湖>微信动态
雨中游长荡,让你见识何为雨具
2015年4月1日 16:14

    啊啊啊,啊啊啊,长湖美景三月公哎 春雨如酒柳如烟哎~~~还记得许仙与白娘子见面时下雨的场景吗?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的船夫摇着乌篷船载着许仙和白娘子过河,许仙拿着的那把伞还是一个定情性物呢,蓑衣、斗笠这些雨具在古装剧中经常出现,小编每次看到下雨的场景总会不禁问一句,这会漏水么?事实是不会哦~~~来来来,小编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旧时代的雨具,让大家都长长见识!

蓑衣

 

蓑衣,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后也有用棕制作的。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它不但可以遮风避雨,也可遮羞掩丑。那时人们干活、行路都离不开它,狩猎时它便是最好的护身服。名称来由起源古老,用一种叫蓑草编织的像衣服一样的雨具,蓑衣的名字由此而来。但后来由于化纤产品的出现,用化纤产品制成的雨衣代替了蓑衣,蓑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被使用得越来越少,基本绝迹。

    斗笠 [dǒu lì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是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有很宽的边沿,使用夹油纸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现有些旅游景区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十分受人欢迎。有些也可作为装饰挂于墙上,可做赏心悦目之用。

中方斗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发展经历了汉代的雏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国的兴盛期至建国以来的繁荣、衰败期。相传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庭礼仪,他回乡省亲返京,将中方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极高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名声鹊起。

雨伞

 

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塑料布等做成。

 “字早有出现,是谁发明的雨伞?对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有奴隶为他们撑太阳伞。地中海地区的罗马人就用伞遮挡阳光。而在中国,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是由鲁班的妻子发明。

雨鞋

 

长荡湖湿地科普园中有这么一样让人匪夷所思的物件,该物由木头制成,类似小的异形木桶,不看标注我们无法判断这件物体的名字,其正体就是那时所谓的雨鞋,是长荡湖地区渔民捕鱼时的必备工具之一,它是用木板制作成鞋底的模样,并在木板下面前后装上高约四十公分的倾斜木板,再在木质鞋底上面固定上皮带和绳子,雨天穿用时,就穿着我们现有的鞋子,再套上此雨鞋固定即可。

怎么样,有长见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