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长荡湖>微信动态
岁月里的芦花鞋
2015年12月18日 13:54

  那年那月,爷爷编制的草鞋,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当现代文明的潮水,漫过城市,也慢慢浸润乡村的时候,草鞋在沉思着自己

  

  时光,流逝着;岁月,沉淀着,一转身便是一个光阴的故事。一双朴素的芦花鞋见证了这一切,见证了50年的风花雪月。

  

  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美丽的长荡湖畔,芦花漫天随风舞。看着这熟透又陌生的场景,冯爷爷的思绪回到了50年代,想起了那双温暖的芦花鞋。蓦然回首,当初家喻户晓的芦花鞋如今只剩下回忆。

  

  冯爷爷说他第一次开始看到芦花鞋是在1957年,当时他才7岁,解放初期条件艰苦,好多人冬天都是穿芦花鞋,因为暖和。做芦花鞋也是跟舅舅学的,穿的第一双芦花鞋更是自己的处女作,至今记忆尤新。

  

  芦花鞋是用干稻草和芦花做成的,那时的稻草远比现在的要长要软,芦花是在农历8月采的,多选用白芦花,采回来的芦花先打软了然后捆起来放在家里。为了鞋子穿在脚上更加柔软且不戳脚,就需要把稻草和芦花用木槌子放在石凳上敲打至软,而为了便于编织和保证鞋子质量,还需将晒干打软的芦花稍微加湿,鞋子做好后拿出去晒干,晒暖和了就可以穿了。

  

  在编织芦花鞋时,先把稻草通过缠、绕、搓、捻做成了几条麻绳,再利用一个辅助工具(用木头制成并固定在板凳上)这头连着麻绳,那头拴在腰上,通过腰力拉动,麻绳在木桩上快速打结编织,先是用稻草做鞋底,然后做到鞋面上的时候才开始用上芦花,鞋底不用芦花是为透气。

  

  那时候,他一天能做10双,拿到街上去卖,5毛钱一双。卖售时,买家都会看质量,只选鞋帮子硬,牢固,而且平,脚穿进去不戳脚且暖和的。冯爷爷认为现在的鞋子都没有那时的芦花鞋暖和,现在的鞋子不透气,易生脚气。

  

  为了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芦花鞋,冯爷爷当场就做了一双女士芦花鞋,他说鞋子和现在的鞋子一样,都有不同的尺码,穿的时候再塞一些芦花和稻草进去就可以了。

  

  做完芦花鞋,冯爷爷拍了拍手望向远处的芦花荡,当年制作芦花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原来村上有几十户老人家都会做这个鞋,如今却已物是人非,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技艺,慢慢就失传了。

  

  夕阳西下,冯爷爷凝望着那片随风舞荡的芦花荡,他那沧桑的脸上有着温暖的回忆,也有着对手艺失传的遗憾。芦花鞋,以后大概得在博物馆里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