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如果用厢式货车装,可以从人民广场排到朱家角。如果处置不当,垃圾对空气、水质、土壤都将会造成污染、产生危害,势必影响人的生存环境?"虽然天天与"环保"打交道,但"霏霖公益"志愿者的一番现状描述,还是让区环保局的环保人感到吃惊。
1月10日,区环保局"环保微课堂"给"自家人"上课,邀请"霏霖公益"志愿者做"垃圾分类"的主题讲座。"垃圾处置现状""垃圾分类现状""单位垃圾分类的重点是什么?"……区环保局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会听讲,不时提问。
"厨余可以做肥料,废纸可以回收再利用。但生活中的垃圾还有很多是有害的。"据"霏霖公益"志愿者介绍,塑料、纽扣电池等垃圾如果堆放在地上或者填埋起来,它们会完好的"躺"在那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被降解。而它们的有毒成分和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土地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二恶英这令人谈"恶"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解决的办法就是垃圾分类,将垃圾在源头分类投放,并进行分类清运和回收,不仅降低了垃圾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还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学习、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举足轻重。告诉大家为什么分?怎么分?可以让大家明确垃圾分类的意义,增强对垃圾分类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参与到日常的垃圾分类行动中。"区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王钟秀表示。
"依靠专业队伍,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到每个人,是推行垃圾分类的良策。环保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责无旁贷。从自我做起,并通过自己影响更多的人。"王钟秀介绍,区环保局将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区设置分类垃圾桶,对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垃圾分类只需要我们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