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是社区里的公共通道,更是连接家庭与社区的桥梁;是邻里之间生活、情感交流的平台,也是社区和谐文明的"晴雨表",楼道环境也反映了楼栋、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更折射出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小楼道,大文明。做好社区楼道文化,是巩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之一,是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纵深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徐家汇街道徐汇新村由裕德路南北两侧的九栋高楼组成,上海市民亲切地称为"漕溪北路九栋楼"。同时,由于坐落在漕溪北路地段,俗称为"漕北高层"。
为了解决漕北大楼里楼道堆物的问题,在徐家汇街道自治办的指导下,徐汇新村居委会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民心、引导向善的作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楼道建设,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开展一系列自治活动,逐步将楼道打造成为居民身边的"精神加油站",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项目座谈会
首先,徐汇新村居委组织社工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居民们聚在一起,一起讨论如何才能使小区的楼道变得更美好。通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选取两个楼道进行微改造,并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楼道发挥宣传和引导的作用,再逐步推广到整个小区。
志愿者上门调研
志愿者们通过多次上门与居民一对一的交谈,了解这两个楼组的居民对楼道现状的建议和美化的需求,并根据意见提出了增加绿植、进行墙绘等设计方案。
实施改造
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差把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了!在徐汇新村居委的指导下,社工、志愿者们联合第三方社会组织,为楼道粉刷"美颜"。一时间,楼道实现了"大变样",进进出出的居民无不惊叹,"原来我们的楼道也能那么美!"
制定楼道公约
楼道变美了、楼道堆物也没有了,但改造完成后的楼道还需要长效管理。居民们再次坐在一起,畅谈起自家楼道的楼道公约。从最初的意见征集,到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全都由居民自主讨论、确定、并最终实施改造。
徐汇新村居委通过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楼道建设,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将先进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提升了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邻里搭建了沟通桥梁,促进了社区和谐文明。
还有热心的居民表示:"植物浇水交给我,打扫卫生交给我。""我们自己的楼道,我们自己来管理!"
楼道虽小,但通过"微设计""微改造""微治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楼道建设,不仅见证了楼道"美颜"的过程,更改变了居民对社区及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拒不参与的态度,通过居民自治,使整个社区成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