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传真

|

活动公告

|

悦读之美

|

传统文化

|

海派文化

|

文明广角

|

文明中华

|

报送平台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燃灯者》:燃灯指路 破愚明道
2017年5月3日 14:54

  

  《燃灯者》赵越胜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于 2016年4月

  说实话,近年因为疏懒惰怠,能够让笔者认真用心一气读完的书实在是寥若晨星。赵越胜的《燃灯者》却是一气读完的。喜欢这本书原因有二:

  一、笔者出生在中部省份一个典型的乡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从未走出过县城,更有那个年代为了跳出农门吃上“商品粮”,而整日埋头、一心想着“高中”的功课压力。所以,上大学之前,笔者几乎没正经读过课本及辅导书外的书籍。这正如赵越胜在受教于哲学家、本书传主周辅成前的青工状态一样,对知识和学问是茫然的。上大学后,第一次听到老师告诉我们哲学是爱智之学,笔者竟有一种心怦怦直跳的感受,想世上居然有这样爱智增思的玄妙学科!于是自己开始胡乱抓些哲学书生嚼硬咽,在艰涩懵懂中偶尔也能有灵光跳动的感悟。这种心理,与赵越胜聆听周辅成先生教诲后产生的感受是相通的。

  二、笔者硕士论文写的是《卢梭社会伦理思想探析》。周辅成先生是西方思想史、西方伦理史方面的大家,与笔者的导师宋希仁先生素有学术往来。导师命笔者携论文请教周辅成先生,因而有过两次前往北大朗润园到周先生府上拜访的经历。当年周先生教诲过我什么已不记得了,依稀记得他对我的论文评价尚可。人都是这样,自己有过接触的人物之传记肯定更爱读。

  坦率地说,读《燃灯者》之前,作为伦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当然也读过周辅成先生的书,但对辅成先生学问、思想、道德等远不及通过读这本书了解得多。

  诚如《燃灯者》一书代序中周国平、梁治平等所言:越胜君文笔极佳,通篇文字凝练、用情深厚、叙事清晰、说理晓畅。作为传记类书籍,传主又是大学者,立传肯定要记述传主思想、学术和对人类的贡献。从书中可以看出:周辅成先生既是赵越胜的老师、朋友,也是他的精神指引者、人格的楷模。在赵越胜看来,周先生就是他的燃灯指路者,“先生只手为我们推开一扇窗,它面对着蔚蓝色的海洋”。所以,即使是几十年前的细节,赵越胜依然历历在目。

  书中写到作者第一次见到周辅成先生、听其授课的描写,“脚穿五眼灯芯绒黑棉鞋,头戴一顶深棕色栽绒双耳棉帽”,不禁令人感慨犹似在昨日。赵越胜对于周先生,可以用膜拜来形容。如初次入先生室,“夕阳沉在未名湖上,一缕金光入室。刹那,这狭窄局促的小屋显出辉煌”。赵越胜说周先生有“来自浩然之气涵养”的“淡泊雍容”“其理念之一贯,心性之坚实,足为后学之楷模”。他称赞周先生“用超越的纯思贡献学术,又以入世的关怀体察民生。平时慎言笃行,却不忘读书人‘处士横议’的本分”。这很符合中国传统士大夫志趣。越胜君开篇引《五灯会元》言:“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说明了辅成先生对其一生影响之巨。

  陈嘉映在代序中说得好:“本书所收入的文章,实不只是纪念友情,不只是对已逝时代的缅怀,他们始终在吁请我们思考自己,思考我们这个尚未结束的时代。”笔者以为,这是赵越胜写本书更主要或者说最重要的目的。不然,“写了文章传给朋友一读就此了事(周国平语)”的作者,就不会遵从周辅成先生“写写也好,让别人看看”的话,将文章公之于众了。赵越胜其实既是宣传周辅成先生一以贯之的思想,更旨在借先生之口吁请、倡导大家尊崇相通的人类共同价值。他在提及周先生谈到吴宓时写下:“他们那一辈读书人浸淫中国古典,又漫游于西方精义,从来就抱着打通两造、消泯畛域的雄心,也就是以求无分东西的人类价值为最高理想。”他们所追求的人类共同价值是什么呢,就是尊重人性、热爱自由、把持平等、信守公平、追求正义等。

  结合当下时况,更感到尤为贴切。今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时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既然是命运共同体,自然有相通的价值追求和共同准则。虽然每个国家、不同地域、差异文化、各种宗教等,会影响人们的价值、信仰和文化,但全人类应尊重人性、热爱自由、把持平等、信守公平、追求正义等。正是基于此,我们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笔者认为,正因为人类共同价值的存在,文明的多样性才能够并列于世;正因为人类信奉共同价值,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得以被尊重而开展。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心灵在对话。读《燃灯者》时,笔者感受到了。

选稿:梅雅莉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