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面,培根有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二十几年的求学经历,读了不少的书,大部分在当时或是欣赏或是囫囵吞下,在时光浪潮的拍打下,到如今都已消失在脑海中。唯有《平凡的世界》,如一杯来自黄土高原的西凤美酒,时间越长便逾浓逾香,每一回再拿出来细细品尝,都别有一般滋味。
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路遥先生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不同的阶段,听雨的感受不同,读《平凡的世界》的世界也是如此。
大学期间读《平凡的世界》,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孙少平身上,在他的求学、奋斗经历中,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初读《平凡的世界》是在大一暑假的一个周六下午。那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回家,我因为要做暑假工留了下来。原本热闹的宿舍全所未有的安静,除了窗外的知了声,再听不到其他声响。闷热的天气,安静的周遭,内心里莫名的兴起一种孤独感。在无聊的来回走动间,恰好看到了室友放在桌上的《平凡的世界》,便顺手翻看。
才看到前几页,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扑面而来,脑海中轰然一声,那一刻便感觉自己已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1975年二、三月间,站在黄土地上,看着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远处的孙少平正踩着泥水走过来拿他的黑面馍。
孙少平是路遥着力刻画的两个人物之一,他背负的沉重的家庭负担来到当地县城念高中,一开始由于自己贫苦的家境、穿只能尚且遮羞的衣服和下等的吃食而在同学的面前充满了自卑。随着见多识广,敢爱敢恨的田晓霞慢慢走近他的世界,孙少平的视野逐步开放。高中毕业后,孙少平不甘心在家务农而独自来到异地的煤矿当矿工,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矿工组长。同时,孙少平与田晓霞关系也进一步发展,不幸的是田晓霞为了救人而意外死亡。在工作和情感生活的锻造下,孙少平不断走向成熟,最终毅然回到了矿区,回到惠英身边,完成了平凡向伟大的蜕变。
依然清楚的记得,将全书读完,从路遥构建的世界走回到现实,已经到了熄灯时分,我竟然在不吃不喝状态了过了近十个小时。合上书本时,感觉在这短短的十几个小里已经经历了一个轮回,早已泪流满面,心里反复念着“如果你知道往哪里去,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先前的那点郁闷心情已不值一提。
如今,毕业已经五年,再读《平凡的世界》,关注更多的是孙少安。
作为路遥着力刻画的另外一个人物,孙少安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可以说做到了不到三十就能立。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孙少安是一个勇者,敢于同与生俱来的贫苦搏斗,不屈服于命运外,遭遇砖厂倒闭这种毁灭性灾难,仍然迎难而上;孙少安是一个仁者,无论家庭多么“烂包”,他从未显露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嫌弃,并能将对家庭之爱扩展到对全村村民的爱,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孙少安是一个智者,尽管只有高小文化,凭借生活的历练和聪慧的天资,对社会有着超出一般农民境界的独到理解。
最近,和朋友打电话,聊到“三十而立”,往往只能以数声叹息结束话题,隔着数千公里,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情的沉重。如何迎面“中年危机”,做到三十而立,再读《平凡的世界》,我想答案已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