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传真

|

活动公告栏

|

悦读之美

|

传统文化

|

海派文化

|

文明广角

|

报送平台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稿件
阅读者|感悟经典,伟大的作品不该被遗忘
2018年7月19日 09:33

  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一部部经典宛如点点繁星,照亮整个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指引人们前行的航程。但也有一些著作,由于影响力极大,其光芒之灿烂,说是“皓月”也并不过分。经典承托着先贤的智慧结晶,为科学与文明做着忠实的传承,也引领着人类未来的进步方向。对于自然科学而言,至高的经典首推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也译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回顾近现代科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近五百年来,几乎再也找不出一本比此书更重要的科学典籍了。可谓是第一部集大成式的“科学真经”。

  每个人都知道牛顿,但不是每个人都读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这本书的知名度之所以不高,和书名有很大的关系。实话来说,这本书如果叫做《牛顿论力学》或者《基础运动学》,大概销量会高很多。但牛顿略显偏执地依照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命名方法,为自己的这部著作取名“Mathematical Principal of Natural Philosophy”,佶屈聱牙的名字,难免会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所以,如今我们谈及这本书,会发现其知名度远不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其他科学著作,但实际上,牛顿的这本书,奠定了整个现代科学的基础。

  我对这本书的阅读,始于本科阶段。抱着对各大行业“大佬”们的崇敬,我买来了斯密的《国富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以及这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克迪译本)。前两本读起来都相对顺利,偏偏在最熟悉的牛顿身上,我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几年之后,我已经取得了理学硕士学位和飞行教员的资格,学识的积累令我具备更强的学习消化能力,而飞行和教学任务的直接需求,也促使着我追本溯源。于是,我重新拿起了这本书,认真会意。

  后来的物理学巨匠麦克斯韦称赞此书是“一首美妙的诗”,但实话说来,初读此书的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大号的证明习题集。全书只有三章:物体的运动、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宇宙体系,但各章内的二级标题略显凌乱(这也算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好在全书篇幅虽然较大,但问题都比较细微,因此阅读强度并不高。牛顿从不同的问题出发,根据自己的假设和定义,以推理作图等方法进行了逐个证明。对于具备高中数学、物理基础程度的读者来说,读懂本书并不太难,但如果想把各个章节整合起来形成结论,则还需要现有的物理结论进行逆向引导。

  放到今天来看,牛顿在书中的很多推理并不高明,他并没有采用如今中学物理常用的公式方法给出结论,而是大量借助图像进行说明,使得推理显得相对繁琐,文本幅度也不得不因此拉长。但在当时的科学研究水平下,他这么做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牛顿所处的年代,大部分领域的数学工具和物理体系仍未得到充分开发,世界的规律就如同一片未知的汪洋大海,摆在牛顿眼前的,只有少数几个由哥白尼、弟谷、开普勒、伽利略等人发现的孤岛。而牛顿则凭借着自己的卓越智慧和毅力,在这些岛礁之间努力“架设桥梁”,并不断“填海造陆”。也正是有了这本书的工作,整个物理学的关联网络,才第一次呈现出可能。“踩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完成了这座丰碑的主体,而后续的物理巨匠,例如麦克斯韦、玻尔、爱因斯坦、霍金、杨振宁等人,则在牛顿的“肩膀”上开辟了更加辽阔的“疆土”。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另辟蹊径的图像方法,也促成了牛顿开辟微积分(即牛顿所言的“流数法”)这一伟大的数学工具,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自然科学是智慧的结晶,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更是哲学最根本的基础。牛顿从观察总结和归纳演绎出发,改变了整个人类的面貌,这也是其著作能够成为经典的缘由。经典所以谓之经典,不在于文本呈现的修辞华丽、炫技弄巧,而在于其蕴含的思想“向心力”和“理论引力”,也在于背后那种伟大的创新精神——实际上,本书的形成并不轻松,抛开研究本身的难度不谈,传染病的爆发、教会势力的干预,同行之间的斗争,都是巨大的压力。在书中,尤其是序言和总释部分,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压力带来的困难。如今回看,如果牛顿在任何一个环节做出了屈服,那么今天的世界将会怎样?很难想象。

  大家不妨扪心自问——时下我们流行的阅读,到底有没有问题?热爱文学艺术,当然是很美好的事情,但如果只阅读这类书籍,就难免会“营养不良”。在我看来,阅读应当讲究一个平衡,艺海撷珍之外,不应荒废了格物致知。人的内心自有无穷涟漪,但请不要忘记,这个客观世界,是个“理科生”。

  读此书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另一本同时期科技类著作——《天工开物》。在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的1637年,牛顿还差六年出生,不过那个时代的欧洲,已经掀起了科学研究的热潮。《天工开物》并未引起“洛阳纸贵”,《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却已经连出了三版。一边是欧洲各国王室和社会名流争着拜见牛顿,一边是东方的自我陶醉和闭关锁国……迁延日久,经过受力分析的英军炮弹,就轰开了我们的国门,而牛顿,恰恰是英国人。两者对比,颇有些“宋人议论未定,而金已渡河”的无奈,令人一身冷汗、满腔叹息。

  正是有了这样的历史转变,国人才开始大范围的反省,这才有了近代以来中国的重新崛起,才有了我们暌违数百年的再度兴盛。万有引力的提出,可以说是西方科学家独占的功劳,但在证实“引力波”的探测活动中,已经有了中国科学家和中国设备的参与——2017年8月17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发现一个新的引力波信号GW170817。全球约70地面及空间望远镜从红外、X光、紫外和射电波等多个波段开展后续观测和数据采集。这其中,也包括中国架设在昆仑站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

  的确,我们通过今天的中学课本,就能高效地学到这本书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而且由于一代代科学家和教育家的接力修缮,教科书上的内容反而更加严密。但是,拿到结论不是阅读的唯一目的,更不是终极目的。我们需要知道科学诞生的过程,在复原的场景中感悟前人的工作。阅读科学经典,并不只是科学史专家的工作。质朴的文字中,你我可以体会他当年的探索历程,从而获得启发,来解决全新的问题。这本书中的很多结论虽然已经被优化、修改甚至被推翻,但他的创新精神、理性态度和科学方法,却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忠实体现。

选稿:蒋昕婕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彭振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