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浪花千层雪,东方明珠百度春,花满堵,酒满瓯,十里绮罗外滩烟。—题记
1978年-2018年,40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它的意义并不是只由其数字而决定的。在这40年的日日月月中,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中国、甚至是全球的一流程度。上海,正从历史中大踏步地走来。
上海改革开放带来的喜人变化中,最突出的就是旧房翻新以及高楼大厦的兴起了吧。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上海底层百姓还居住在亭子间、弄堂和石库门里,这三者都是老上海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处于石库门中的亭子间是底层劳动者、穷学生等的聚集地。亭子间是阴暗、狭小的,但是一向精致的上海人自然是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尽管小小的亭子间不足10平方米,上海人还是将其装饰得温馨暖和。
听我的父亲说,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即他的父亲那时候起,他们一家六人就挤在小小的亭子间里。夏天酷热、冬天严寒的生活固然是清苦的,但现在想来都是珍贵的老上海记忆。将其与现在的摩登都市对比,更体现出了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发生了如何惊人的变化。
弄堂与上海是密不可分的。在关于老上海的文学作品中,这两者都是常客,它们代表了上海普通老百姓的城市记忆。
王安忆先生所著的《长恨歌》中,开篇就是对上海的弄堂等有明显上海艺术特征的事物进行了精细的描写,让读者随着作者笔下的小弄堂,走进上海这座大都市的腹地。
又如王承志先生的《同和里》,通过描写改革开放前后弄堂同和里中几户人家的悲欢离合,将其与大多数上海人记忆中的旧上海妥妥帖帖地重合在了一起。
我母亲出身于弄堂之中。她回忆说,在每个夏天的晚上,居民们都会搬出藤椅、摇着扇子、吹着过堂风在弄堂里乘凉。大人们侃大山,小孩子们则玩一些诸如滚铁圈一类的弄堂游戏,欢声笑语中驱散了夏天的炎热。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当时人们都很快乐。
弄堂的的确确是老上海人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记忆。
说到上海的建筑,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就是“石库门”了吧。确实如此,石库门是老上海的典型建筑,上文所说到的亭子间和弄堂也是石库门的一部分。中西合璧的风格、宽敞的大院、闹中取静的环境等多个因素让石库门成为了上海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最青睐的住所。
改革开放后,政府开始着手实施旧房改造,而石库门幸免于此。原因就是因为石库门不仅仅是简单的住所,更是承载了一代上海人的记忆。上海的文化,归根结底就是脱胎于石库门的高墙深庭大院之中。正是因为我们把握住了上海的城市历史、打牢了上海的根基,才能在此基础上使上海在改革开放40年中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夺目光辉。
当时的上海,人均住房面积仅为1.5平方米。而现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这个数字增长到了15个平方米。一个个新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从上海这片日渐美丽富饶的土地中冒出。在现代化小区里,有怡人的绿化、有齐全的健身器材、有宽敞明亮的房间。就拿我家来说,三个人住在一个一百平方米的屋子里,这在几十年前是完完全全无法想象的。改革开放给人民带去了真真切切的美好的福音。
不仅仅人们的住房需求得到了保障,上海更增添了许多摩天大楼,给整个城市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1994年建成的东方明珠电视塔、1998年落成的金茂大厦等,无数坐落于浦东和外滩的高楼,构成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称赞的“上海天际线”、也成为了无数精英人士的办公场所。
可是,谁又能想象到,在40年前,如今繁华的外滩仅仅是一片荒芜的浅滩呢?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应归功于改革开放。这座古典艺术与现代主义完美融合的城市,无愧于“十里洋场不夜城”的称号。
改革开放之于上海的变化并不只作用于建筑。交通方面,上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不仅是将上海内部各个城区紧密联系,更是将其与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连在了一起。地球村真实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上海改革开放40年来,没有一天不是在蓬勃发展的。
40年中,上海走过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无数风风雨雨。在飞速的发展中,上海并没有舍弃它原本的海派味道,而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传承发展,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海纳百川。
身披日月流光而来,携星辰万千而去。上海的脚步,永不停歇。